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时间:2022-09-13 05:22:2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辉煌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而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时代真理,不是终极真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是特定时代的思想理论体系,因此它又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

不断发展,否则,就没有生机活力。

建党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它总是根据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新闻工作性质与任务的变化,用新的实践、新的理论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正是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许多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时期的革命斗争和新闻工作实践,才有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闻事业的党性立场、舆论导向、群众路线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的独特理解。、邓小平、、的新闻论著,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是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典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走过了90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总结,不断丰富发展。

一、必须以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始终坚持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90年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提出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我们党始终认为,报刊宣传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完全服从党的领导。这是无产阶级报刊的党性原则,也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的根本传统。说:“报纸,这是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1]从新闻的阶级性出发,十分强调新闻的党性原则。1942年4月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指示,把“党性”作为党报必须具备的四项本质(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之首。[2]要求各级党的领导机关要“把报纸当作自己极重要的武器”,要“利用报纸做为自己组织和领导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工具”。[3]邓小平认为,新闻宣传工作极端重要,对经济形势、政治形势和稳定与发展“关系很大”,[4]“作用大得很”,[5]他强调新闻工作者“责任尤其重大”,[6]要经常地、自觉地以大局为重,思想上想大局,行动上讲大局,纪律上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新闻宣传才是正确引导。邓小平还说:“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7]继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的新特点作了理论概括。说:“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和喉舌”。[8]“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9]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闻工作方面推出了许多新的政策调整和改革举措,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任务,而且把它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改进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实践证明,只有以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适应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需要制定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新闻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推进新闻工作,在服务大局中体现新闻工作价值

党的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党的政治路线、中心任务服务的。90年来,新闻工作始终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体现了很强的党性和大局责任。1945年5月在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发刊词中写道:“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足以尽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10]邓小平认为,“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11]

重申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他说:“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出版等事业一样,……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尽管服务的具体形式、内容、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必须遵循这个基本方针”。[12]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和任务作了新的阐述,他说,宣传思想工作的崇高使命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而“新闻单位在这四个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负有重大而光荣的使命。”他说:“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3]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入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维护社会稳定、举办北京奥运会、抗震救灾等重大报道中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事件后,从四个“有利于”的角度强调了新闻媒体及时、准确报道的重要性:做好国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我们处理突发事件工作的开展。要按照有利于党和政府开展工作、有利于组织社会力量共同行动、有利于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的要求,及时准确传播信息,积极有效引导舆论。

实践证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把新闻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新闻工作才能明确科学定位,更好地履行职责,体现社会价值。

三、必须把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全党满意,让人民满意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是衡量新闻工作的根本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但体现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工作宗旨和工作方针,也包含着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办报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内容。90年来,新闻工作者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人民意愿作为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民报刊和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14]“真正的‘好的’人民报刊,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才能形成”。[15]认为,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是全党和全体人民群众的事业,主张动员全党和群众共同参与新闻工作,即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16]邓小平认为,既然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性的必然要求,新闻宣传就要非常注意群众的议论、群众的思想、群众的问题,善于从群众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新闻宣传一方面要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把它变成人民群众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要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力量。坚定不移地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邓小平强调,“新闻宣传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17]要“反对‘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要批判‘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18]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新闻界提出“三贴近”的基本要求,就是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及“以人为本”的新的执政理念为前提提出来的。“三贴近”成为我们党指导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实践证明,新闻工作只有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与信任。

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新闻工作改革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新闻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思想原则。90年来,新闻工作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所处的时代,广播的出现引起了他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他说:“古时也开会,叫做宫廷会议,但那时还没有学会广播、报纸做工作。现在我们要学会这种工作方式”。[19]邓小平在指导党报的社会主义经济宣传和推动新闻改革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反复强调,党报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宣传上来。党报要在“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20]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党报工作要坚持改革,要为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服务,等等。认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21]

实践证明,新闻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五、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新闻队伍自身建设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关键。90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要政治家办报。二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主张报社的人应该经常下去参加实际工作,“下去又做工作,又当记者”。三是要学习业务,尤其要学习语言。[22]邓小平认为,新闻工作者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23]他强调,新闻工作者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讲理想,讲事业心,讲责任感,讲作风,讲组织纪律性。作为新闻队伍,既要通过新闻宣传培养教育人,又要造就好自身的接班人。提出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即理论路线根底、政治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和新闻业务根底。同时他强调,要坚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六大优良作风,即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勇于创新的作风。认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要大力加强新闻宣传战线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坚定、组织能力突出、熟悉新闻宣传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业务本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24]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自身建设,新闻工作者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者和宣传者,才能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弘扬者和传承者,才能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注释:

[1]《选集》第5卷,1977年4月第1版,人民出版社

[2][10][16][19][22]《新闻文选》,1983年12月第1版,新华出版社

[3]《选集》第4卷,1991年第2版,人民出版社

[4][5][6][7][11][17][18][23]《邓小平论新闻宣传》,1998年第1版,新华出版社

[8][9][12][1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读本》,2001年4月第1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4][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20]邓小平同志1984年9月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的题词

[21][24]:《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

(湖北日报)

上一篇:文化势能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下一篇:对话即市场:新口碑时代对传统媒体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