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素质

时间:2022-09-13 04:30:40

浅谈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素质

从孩子脱离母体降临人间起,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进入家庭生活,并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特殊感情,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对孩子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权威的教育力量,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对孩子产生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数优秀人才成长的经验说明,子女的成长,不论是知识的增长,还是思想的修养、体力的增强,都与家庭教育有直接的联系。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创新能力的。其实,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刨根问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允许孩子“异想天开”,鼓励孩子的“求异”精神。其次,转变旧观念,淡化成人权威,正确评价孩子。

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特别需要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使孩子敢于创造,乐于创造。

二、要教育孩子学会读书

家长不能只满足孩子学会,而更要教孩子会学,虽然两者仅仅只是词序的不同,但它却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素质。杨振宁博士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到一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要你注意的不是最高原则,而是一些新的现象,抓住这些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归纳、总结。”我们不是要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是希望孩子能掌握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工具。

三、要引导孩子的创新行为

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够了,不给孩子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环境,这样实际上剥夺孩子的自我发展的机会。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谈何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家长要由替孩子做事,变为指导孩子自己做事;指导孩子独立地跨越障碍,独立地思考问题;甚至让孩子受点挫折,使孩子从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逐步具备独立地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孩子外出旅游时,可告诉孩子旅费不能放在一处,要分散放之,以免万一失窃,产生尴尬,至于如何放,可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有时还可有意识地给孩子设定一些问题情景,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孩子多动手。家长应鼓励孩子动手做实验,动手制作,动手发明创造一些作品。教育孩子动手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更重要是为了发现。要允许孩子得出的结论与众不同。鼓励孩子采用不同的仪器和方法。对于孩子一些“破坏性”的举动不要简单粗暴地给予否定,要发现孩子举动中的创造性因素,加于保护。如帮孩子修理电动玩具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养成动手的习惯。家里坏了的钟表,电器可鼓励孩子去拆着玩。让孩子折纸、搭积木、玩积塑,这些小制作都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要教育孩子学会思考

科学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向导”,离开了这个“向导”,就有可能被伪科学钻了空子,就可能分不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科幻,什么是神话,什么是真实,什么是魔术。

综观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得主的事迹,有许多人是凭着直觉确定主攻方向的,但这种直觉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基础上的。作为家长,从小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分辨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以免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无效的努力上。孩子创造个性的培养与家庭环境和氛围有密切关系。只有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事互相探讨,共同商量,有理为正,有理为真。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中长大,没有拘束和压力,才能有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和不时闪烁出创造的思维之光。

家庭不仅是开发孩子创造力之源,而且在开发孩子创造力中有着特殊作用。人世间父母对子女最亲密的爱,子女对父母由衷的特殊情感进而转化为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权威的教育力量。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我国的《学记》中有句话,叫做“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指教育中重视情感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孩子创造力的开发,不是靠上课、教科书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是把对子女创造力的开发贯穿于整个生活环境之中、整个家教之中、整个身心发展之中。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首先要家长具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一颗求异创造、理解关爱的心。还要正确处理好活动中想象和幻想的关系,把握尺度,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孩子的情感发展积极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孩子创造的乐趣。

因此,我们的家长除了满足孩子创造力发展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提供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人文环境。使环境成为孩子创造力发展的有利课堂,环境之功在于发掘,教育之妙存于一心。

上一篇:谈谈椭圆中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和张角 下一篇:观念与措施并进,评价与反思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