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安装工程质量自控主体的施工前期控制

时间:2022-09-13 03:43:18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质量自控主体的施工前期控制

【摘 要】施工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施工前期对工程质量的策划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论述了施工前期工程质量控制的组织管理、主要内容、流程等。

【关键词】工程质量;自控主体;前期控制。

施工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既要遵循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要根据其在所承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通过具体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有效地实现自主控制的目标,充分发挥施工方自控主体的作用,达到图纸设计的安全功能和使用功能,交付建设单位满意的工程产品,是施工方不懈的追求。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分为施工前期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这里将重点阐述施工前期质量控制。

1.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做为工程建设主体之一的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和施工操作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要素,项目团队的组建应该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

素质和身体素质诸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对国家规定持证上岗人员,一定要做到持证上岗。

2.熟悉图纸,掌握设计意图由项目总工程师(或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其重点是:工程概况;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在本工程中的使用情况;工艺流程;结合建筑图纸,各专业进行图纸审核,汇总施工图纸中的遗漏、差错、相互矛盾和疑点之处。

3.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诊叶于交底和图纸会审一般是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首先由设计单位介绍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计

依据,设汁意图;结构特点,施工及工艺要求;技术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及关键问题,然后由施工单位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最后经共同研究、商讨,拟定解决办法,写出会议纪要。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相关人员要认真参加。

4.应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即二次深化设计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通过应用施工图电子版,在计算机上将各个系统进行施工前的模拟预装配,在不影响设计意图、安全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合理布置,避免施工阶段各个专业管线相互交叉、衔接不当造成返工,提高整体布局的观感质量。它的作用是解决了机电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相互独立、各专业相互扯皮打架、死角多、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等疑难问题,重点是二次深化设计的施工图,(如: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图、各种预留孔洞土、吊顶平面机电器件布局图、局部大样图等),难点是机电安装各施工单位的协调。

5.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是施工方质量自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以难度较大,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技术及质量要求较高,采用新工艺的分部或

分项或专业工程为对象,通过确定施工程序和顺序、施工起点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质量、安全、进度、资源配置等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6.施工技术交底项目经理部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建立适应本工程正常履行与实施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分层次、分阶段向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技术交底,交底目的是为了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工程的概况、特

点、设计意图、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技术交底的内容是工程特点、难点、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工序的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技术交底的形式可以用会议口头沟通形式或示范、样板等作业形式,也可以用文字、图像表达形式,但都要形成记录并归档。

7.施工机具及检测器具的选用施工机具及检测器具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成本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在选用上应本着因地制宜,突出施工与机具相结合特色,使其具有工程的适用性,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具有使用操作方便性和安全性,施工机具及检测器具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的依据,要能满足需要和保证质量要求。

8.把好材料的采购、进场和验收关材料是指投人工程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

件及水电暖设备,它们是工程施工的物资基础,材料不符合标准,工程质量就达不到要求,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首先选择质优价廉、信誉高、售后服务好的生产厂家和供货方;其次是加强对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进场关;第三是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特别应该优先选择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材料和厂家,落实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推行的建设

工业产品准用证制度,第四是对材料质量进行跟踪,避免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损失。

9.编制质t控制计划首先建立以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施工队质量员为核心的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将质量控制目标进行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其次是明确质量控制的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包括图纸、设计说明、标准图

集)、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它们是对工程质量实行管理的共同性依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建筑材料及制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技术标准、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如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等。第三是设立质量控制点,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质量控制点的具体内容,并分等级进行控制,通常我们将控制点分A、B、c三个控制等级,A类一停检点:业主方或监理方需要验收的控制点。如:设备材料的开箱及现场验收、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主控项目验收、设备及材料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的检验和测试等。B类一控制点:通常是项目技术负责人或质检员需要验收的控制点。如:基础定位、位置、标高的确定,检验批一般项目验收、工序交接验收等。C类一检验点:通

常是施工员或施工班组自检的控制点。如:班组自检、互检、支吊架制安等。第四是制定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质量通病之各专业施工中都有不同程度存在,其量大面广,虽不影响使用功能,但有碍感官质量。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第五是制定产品保护措施。

10样板间施工现代高级民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功能齐全,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门类多,系统完善,所以施工的难度和复杂性是比较大的,对于标准层、标准间、相同区域的施工质量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前期先进行样板间、碑曰.,样板区域的施工,通过优化设计又综合协调、不断改进,达到安全功能最可靠、使用功能最合理、维护检修最方便、工程质量最美观,明确施工方法、顺序,质量控制要求等,向机电安装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最直观的现场交底。

结束语:施工方是工程质量的自控主体,而工程质量控制的前期策划和准备又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上做好施工阶段的事前控制工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返工,避免人、财、物、施工机械和施工有效时间的浪费,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因此,施工阶段质量的事前控制工作是不可忽视的。

上一篇:把小孔村建成幸福乡村 下一篇:寻找一种品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