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养得起中产阶级吗

时间:2022-09-13 12:05:25

世界养得起中产阶级吗

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是世界人口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部分。未来的12年里,地球的总人口将增加10亿,而中产阶级队伍会扩张18亿。在这些中产阶级新成员中,大约有6亿会是中国人。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前首席经济师、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霍米•卡拉斯(Homi Kharas)估计,到2020年,中产阶级人口将占地球总人口的52%,而这个比例目前只有30%。 在那些经济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里,人民正迅速脱离贫困线,中产阶级队伍会扩大一倍。到2025年,中国会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中产阶级阵营,与此同时,印度的中产阶级人口数量将是今天的10倍。

当然,这是个好消息,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人类将要遭受空前的压力。新中产阶级崛起的影响已经慢慢显现出来了。去年1月,雅加达1万市民上街游行,抗议大豆价格的一路飞涨。但印尼人并不是唯一对食品价格表示抗议的。2007年,米兰人游行抗议意面价格上涨。墨西哥人为玉米饼价格上涨而示威,塞内加尔人抗议大米价格上涨,印度人则扯起了反对洋葱价格上涨的条幅。与此同时,从阿根廷、中国、埃及,到俄罗斯,许多政府都在试图努力控制食品价格。

这些抗议者的共同心声是:我们为面包、牛奶、巧克力等食品付的钱越来越多了!

是新兴中产阶级推高了全世界的食品价格。《经济学人》从1845年开始汇编的食品价格指数,现在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仅仅2007年一年,该指数就上升了30%。去年,牛奶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29%,小麦和大豆价格的上涨幅度分别在80%和90%左右。其他许多农作物,比如大米和玉米的价格,都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英国政府新任首席科学顾问约翰•柏丁顿(John Beddington)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一场农业“暴风”正在酝酿当中,原因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非食品作物的增加、气候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到2050年预计会达到90亿)、水资源供应问题,以及贫困状况的改善。

但是他强调,最值得担忧的还是中产阶级的崛起。因为中产阶级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加工要求,都远远高于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他们会对资源造成更大的冲击。

约翰•柏丁顿教授认为,中产阶级崛起所带来的影响,会比气候变化或者全球人口增长更加直接和不容忽视。

居世界银行估计,由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繁荣,发展中国家年收入超过8000欧元的家庭,会从2000年的3.52亿增加到2030年的21亿。与此同时,世界人口将从65亿增加到85亿。

约翰•柏丁顿教授认为,世界需要尽快对农业进行投资,以保证不出现能源和食品危机;人们还必须学会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食品供给的危机已经显现了出来。从2005年开始,世界农业产量的增长速度已经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又因为新兴中产阶级的菜单上除了蔬菜谷物还多了很多肉类(中国的平均肉类消费量,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翻了整整一倍),于是农业生产遭受了更大的压力。鸡禽、猪、牛,几乎都是用谷物喂养的,所以对谷物的需求会与对水资源的需求一同上升。

约翰•柏丁顿教授还引用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所长乔治•布劳恩(Joachim von Braun)的报告说,在饲料、食品和燃料需求高涨情况下的低供给增长、低库存,以及供给不稳定,已经造成了价格的急剧上升,“而且短时间内这样的高价没有下降的趋势。”

食品价格高涨会使穷人不得不再次改变他们本已严重营养不均的菜单,从而对健康造成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商业通常意味着增加痛苦――尤其是对世界上最穷的那些人而言。”

高速扩张的中产阶级给世界带来的影响,马上会在其他能源的价格上显现出来。中产阶级不单会消费更多的肉类和谷物,他们还会购买更多的服装、冰箱、玩具、药品,还有汽车和房屋。

中国和印度拥有占世界40%的人口,其中大部分还十分贫穷,即使这样,他们已经消费了世界上超过一半的煤炭、铁矿石和钢铁。由于这两个国家,加上巴西、印尼、土耳其和越南等其他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他们对于许多商品的需求急剧上升。过去两年内,世界锡、镍和锌的价格都上涨了近一倍,与此同时,铝价上涨了39%,胶合板的价格上涨了27%。

不仅如此,这些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即使远比富国中产阶级更为朴素――还会对能源产生巨大的需求。2005年,中国增加的电力供应量相当于英国一整年的供电量。2006年,其增加的供电量已经与法国的总供电量等量齐观了。即便如此,中国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民众缺乏可靠的电力供应。在印度,还有超过4亿人没有解决基本的用电问题。未来25年里,印度的电力需求将会增加5倍。

石油价格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已很清楚。同样的,油价能创下超过每桶100美元的新高,也不是供给因素引起的,而是穷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空前的消费增长。近年来,世界原油消费增长中的三分之一都被中国占去了。

中产阶级还喜欢旅游――据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估计,现在出境游的游客总数是每年8.46亿。到2020年,这个数字会增长到每年16亿。去威尼斯和巴黎旅游会变得更加昂贵――也更加拥挤。

公众对于世界消费爆炸的争论主要还是集中在环境负担方面。不过除了环境,经济和政治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或许意味着现在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必须有所改变。一个美国、法国或者瑞典家庭所能接受的消费模式,会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昂贵。有些事情(比如随时开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甚至可能被禁止。这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这也意味着,一些能源的价格,比如水价和油价,能够得到更精确的反映。

但是,还有一些阵痛显得比较令人难以接受。移民、城市化和和收入分配不均将变得更加普遍。对于更好的住宅、医疗、教育和政治权利的期望也会不断增长。新兴中产阶级对世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影响,还将占据着我们每天的新闻。

关于地球“限制发展”的争论,早在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中就已经被提出了。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的趋势。过去,悲观主义者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更高的价格和新技术的产生(比如绿色革命)总是会适时地拯救和推动供给,使世界得以继续发展。这样的规律还会继续起作用。但是针对中产阶级,世界必须做出比以前更大的调整。

正像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的抗议者所说的:它们不再便宜了!世界也将不再平静了。

上一篇:中国发展市场设立“民间组织灾后重建项目专项... 下一篇:能源利用:从改变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