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宗族制度与中国古代法律

时间:2022-09-12 11:24:27

论中国宗族制度与中国古代法律

摘 要:宗族制度,寄身于传统的农业经济体系之中、依托于农耕生产方式而存在, 同时又构成了传统社会正统价值体系、政治制度的基础。而法律与社会又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法律维护了社会的制度、道德和伦理等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宗族和法律通过社会这个桥梁,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文正是意在通过对中国宗族问题的探讨,来探索中国宗族制度中国古代法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宗族、家族、家法族规、国法

一、宗族与家族

(一)宗族

1、宗族的定义

笔者翻阅了诸多专著以及大量期刊相关文献,发现各位名家学者对宗族的定义莫衷一是,而且大多不是采用"宗族是……的A"的方式,而是通过对宗族特征的多个角度来具体说明。对于这一点,可能正如钱杭教授所说的那样"宗族是标准的中国本土概念而非舶来品……并不需要现代社会科学术语的帮忙就可以说清楚"①的确,如果用现代社会科学术语来A来指代"宗族",其所指的并不一定对称,用后来的或者舶来的词汇来指代旧有的本土的概念,也多少会造成本末倒置的感觉。宗族问题研究鼻祖级的人物吕思勉老先生,在其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制度史》第八章宗族中亦是通过对宗族六个方面的特征来阐释何为宗族。②在本文中,笔者倾向于采用美籍华裔学者许良光对宗族的七个特征的表述展开论述:(1)有一个明确的组织,并且该组织拥有一套适用于实体集团的明确的行为规则;(2)委任给一个受到承认的首领的个人的、有权威的领导力量,或者形成了一个行使这种领导力量的会议集团;(3)拥有一个无愧于其成员尊敬、并对其成员的行动发挥支配作用的领导力量;(4)拥有关于成员资格的正确而明晰的标准以及关于成员的记录;(5)缺乏由内部紧张和分离造成的分裂;(6)以具有成员资格为荣和成员间的团结心(7)成员间有密切地社会、经济、礼仪上的关系。③

2、宗族的范围

由以上宗族的定义,我们显然可以看出宗族是超越一个家庭而存在的群体,换句话说它有一定的范围。而自古所说的"诛九族"又是哪九族,"五服"又是哪五服?

宗族是一个体现了父系单系世系群原则的群体,内部包含着若干世代。世代的数量,即世代的规模,亦或称之为宗族的范围。被学术界认为是从丧服等级角度涉及宗族世代规模的最早最准确的文献是《礼记・丧服小记》中关于"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的记载。这也就说明了同宗近亲有一个范围,核心是父、己、子三代。在三代的基础上,从上下两方扩充至祖父和孙子,这是五代。再以五代为准,上面加上曾祖、高祖,下面加上曾孙、玄孙,至此共九代。以上是指直系宗亲。由于每一代都有兄弟,因此一个人除了直系宗亲,还有旁系宗亲,其中包括了自己、父、祖、曾祖、高祖传下的四个旁系。以上就是所谓的"上杀,下杀,旁杀"。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九族"是不是就等于"九代"?

自汉代起对于"九族"就有两种争论,其一认为九族即九代"上至高祖,下至玄孙",其二认为"九族"为"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在此,笔者更偏向于后者的观点,原因有二。首先,"上至高祖,下至玄孙"这九代不可能同时存在,即使古人再怎么早婚,也无法在其有生之年同时拥有高祖和玄孙,按照逻辑来讲,一个人在世时算上自己这一代最多存在五代同堂的现象,这样"诛九族"岂不是最多只有"五族"?而中国古代律法历来是偏向于加重主义,似乎不太会容出现这样的漏洞。再者,九代排除了异姓,即家中的女眷。虽然在古代妇女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句话在否定妇女独立地位的存在的同时,也表明了妇女的地位依附父、夫或子而存在,所以九族根本不可能只有同姓男性九代,自然包括了这些男性的母族和妻族。所以,本文中后文出现的九族均指代从高祖到玄孙的九代宗亲,而非单世系九代。

所谓五服, 是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种丧服服饰④。其中,穿斩衰服饰, 表明与死者的血缘关系最亲密。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服饰所表明的亲密程度依次降低。

3、宗族的功能

宗族的功能主要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两方面。⑤在政治方面,宗族制度与儒家思想结合,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是历史上宗族政治的一种工具,构成了传统社会正统价值体系、政治制度的基础;在社会生活方面,对于传统社会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宗族关系是人生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一个人的生、养、病、死,生前的婚姻嫁娶、择业谋生,身后的祭葬承嗣等等人生基本问题,大约没有能脱离与宗族的关系的。

由于本文主要是想论证宗族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 所以在这里着重介绍宗族的政治功能。宗族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内容上。与分封制结合,实现周代贵族政治,即狭义上的宗法制,在此就不多赘述。而分封制破坏之后,宗族不但没有随着周的灭亡而消亡反而继续存在以及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长达上千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宗族与君主专制政治相结合的基础,在于宗族结构与社会等级结构相吻合,使上层宗族成为等级社会政权的统治主体。贵贱的对立并不曾因为封建组织的解体而消失。而这也恰恰说明了为什么传统法律为什么要维护宗族制度,若没有宗族,就不存在社会等级,那么统治阶级也就没有正当的理由来统治下等的阶级。

(二)宗族与家族

宗族与家族,仅一字之差,所称、所指也非常接近。在学界的运用上,有的学者认为两者可通用;有的学者则提出五服之内叫宗族,出了五服叫家族;有的学者则提出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五服之内叫家族,五服之外叫宗族。无论是五服之内还是五服之外,这两种观点都是建立在丧葬制度的基础上,用钱杭教授的话来说"基于丧服五服的标准来确定家族、宗族范围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合理性但也有待更加充分的论证"⑥本文也将采用钱杭教授的观点拟将家族宗族这两个名词定为总类与分类的关系,认为宗族是同姓之下有明确父系祖先的一级亲属组织,其下辖有若干族,即若干个较小的家族。即,下文所论述的父权、家长权、均相当于宗子权。下文所论述的家法族规,均相当于大宗族法下各个小家族的族规,族规各有差异但不与整个宗族法规相违背。

三、宗族家法族规积极与封建国家法律相配合

家法族规是封建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形式。家法族规以维持既定的宗族秩序为直接目的, 因而起到支持国家政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 与国家法律一起, 共同组成封建的法律体系。

(一)家法族规对国家法律的直接吸收

国家法律维持地方秩序, 宗族法维持宗族秩序, 二者在作用范围上部分重合, 而国家统治者与宗族统治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决定了他们需要把社会秩序维持在同一限度以内, 国家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往往也同样有损于宗族秩序, 也为家法族规所不允许, 因此, 国家法律的某些内容成为家法族规的直接渊源, 为家法族规所采纳。

麻城鲍氏宗族制定《妾户规》四十八条,很多内容皆与国家法律相似, 其中关于" 子孙违反教令"、"养异姓乱宗族"、" 娶同宗无服之亲"、"逐婿嫁女"、"一女两婚"、"妻无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 及"妻妾背夫在逃" 等条文,与国家法律规定几乎只字不差。⑩各地宗族法在罪名设立上, 与国家法律颇多相似之处。如宗族法中, 普遍设立不孝、不敬、窃盗、斗殴、赌博、奸淫、延课等罪名。对于各种罪行的处罚, 家法族规也参照国家法律, 并结合宗族实际给以新的规定。

(二)家法族规对国家法律的补充

有些行为, 在国家法律看来, 无非是一些恶习, 于统治秩序的危害性不大, 对行为人可施劝导教化,而不必由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来惩处,但是在宗族看来,认为影响很大,必须加以规范。正所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比如有些家法族规规定的"戒诉讼"、"禁漂荡""禁的暴"、"惩贱役"、"远佛老"、"禁吸洋烟"、"禁毁谱碟" 等内容, 国家法律一般都没有相应的罪名设立, 这些看似"小题大做"的条文, 实际上是对封建国法的补充,于封建社会秩序极为有利。

四、结论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宗族制度作为维护封建族权和封建宗法伦理秩序的一种工具, 与中国古代法律一样, 深深打了时代的烙印。国家制定法律通过规范、确认和支持宗族制度, 来保证宗族制度为封建专制政治服务, 使封建统治更为巩固。一些宗族组织把封建国家制定法吸收人家法族规之中,或者把家法族规送请官府审批,目的是为了增强家法族规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所以说,宗族制度从本质上与封建国法是一致的,二者相互表里、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宗族制度尽管随着封建社会的彻底解体而瓦解了, 但是, 宗法观念对中国广大农村的影响远未消除。怎样正确处理几千年封建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个沉重包袱,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在从总体上批判、否定宗族制度的时候, 也应看到其中又有一些反映中华民族优良精神和传统和因素, 如禁止酗酒、赌博、偷盗的规定, 要求勤俭节约、自强自立的规定。

因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达到真正的法治社会秩序,在重视国家制定法的同时,还应当辅之以其它的社会行为规范。充分注意到广大民间社会自生的习惯法,以补充国家制定法的不足, 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钱杭.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9

②钱杭.宗族与宗法的历史特征--读吕思勉《中国制度史》第八章《宗族》.史林.1991年02期

③许良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出版社.1990:77

④钱杭.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出版社.2009:196

⑤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

⑥钱杭.宗族的传统建构与现代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15

⑦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7-12

⑧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16-18

⑨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28-67

⑩郑定.马建新.论宗族制度与中国传统法律.法学家.2002年第2期

作者简介:何汶臻,女,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本科在读,社会工作司法方向。

上一篇:浅析海尔服务营销战略 下一篇:有限合伙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