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12 07:26:07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所使用的思想政治教材,具有接近社会、接近学生、接近实际的特点。要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教材,熟练驾驭教材,充实自身的业务素质,活跃政治课的教学气氛,丰富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期望学生能在这种氛围里更想学,学得更好。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具有的教学设施,如何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要思索与探究的问题。那么,教师应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练习、做作业这一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因此,如何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

1、教师要转变观念。

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实行灌输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记和听。于是厌学的情绪普遍出现,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有一部分伏台睡觉,课堂气氛很沉闷,教学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部提出了课堂改革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看作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2、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重视了教师的作用,轻视了学生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扮演者“主角”学生扮演着“配角”。随着形势的发展课堂改革的进行,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配角”,而是成为了“主角”。课堂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必须让学生树立“主人翁” 意识,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把课堂活动当做自己的活动,充分他们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充分挖掘教材,发挥教学优势

利用教材的方式很多,在新的初中思品课本中每篇课文每框题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内容丰富、画面生动、趣味盎然,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并没有重视插图的作用,也一直没有使用多媒体的条件,唯一可以用的道具就一个录音机,并且许多人认为只有英语课、音乐课才可以使用录音机,而其它科目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有课文要求使用录音机来教学,或者往往把它们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对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视而不见,未能够充分利用它们作为道具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搞活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不能不说是教学中的一大失误。

笔者在教学中就如何把插图和寻找到的录音材料与课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它们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作了一些探索:首先,教材中的插图很具体很直观很吸引学生的眼睛,可以把它在教学中作为激发学生深人学习的好素材。正所谓“任何人认识任何事物,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就要发挥这种“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把客观事物转化为主观观念的第一步。它是关于事物的现象和现象之间外部联系的反映,是以感官直接感触为特征的生动、具休、直观形象的认识。”的作用,充分使它成为我们教与学的帮手,使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产生丰富的联系和想象,开发他们的智力,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奠定理性认识的墓础。其次,精美的插图,除了叮以激发学生产生想象和深刻的思索之外,还可以在美妙的音乐中当作艺术作品来欣赏,在这流动的音乐环境里来鉴赏插图的新奇和精致,很有可能使人神思飞扬,茅塞顿开,灵感顿生。

三、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艺术

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的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风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

2、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时事热点教学。比如在讲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其中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联系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等内容,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我们所学的所有知识进行分析。

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的联系,而且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设置课堂专题讨论或辩论。确定课堂讨论或辩论的问题是组织讨论、辩论的关键,讨论课本问题要紧扣课本重点问题,有社会现实性和丰富内涵,并且是由学生提出的普遍关心、希望了解的问题。在这几年的教学期间,笔者组织学生讨论、辩论了如“金钱万能还是金钱不是万能的”、“假如我是厂长”、“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应该如何解决”等问题,学生踊跃参加,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辩论的欲望,发表了不少的高论。

四、多学科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上一篇:试论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 下一篇:用爱启迪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