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展览形式设计研究

时间:2022-09-12 05:19:15

档案展览形式设计研究

摘要: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重要形式。档案展览主题的选择和材料的组织是形式设计的基础。在形式设计环节中需要着重考虑如何处理平面纸质资料、如何更好地与观众沟通、如何创造出合理的观赏交流环境以及如何实现展品的交互式展示。

关键词:档案馆档案展览形式设计

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重要形式。在筹办展览中,档案部门按照一定的主题,以档案原件或复制品的陈列展出为主要载体,系统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档案内容。档案展览形式设计作为档案展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档案展览的质量。当前,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对档案展览形式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档案展览形式的探索和研究,对于办好档案展览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现代展示设计进步推动档案展览形式设计发展

林福厚在《展示设计精要》一书中将展示陈列艺术设计的范畴概括为:展(博)览会设计、橱窗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商业环境设计、演示空间环境设计、各类广告设计、旅游及名胜古迹观赏环境设计、庆典环境设计和标志设计。

档案展览是展示设计这一学科的一个门类,它以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为主,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互动交流等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展示环境,通过设计将展示内容传达给观众。所以,档案展览的形式设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展示设计发展水平、理念、流派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展示设计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风格和流派,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1.后现代主义展示风格,即反对统一的设计模式,主张各种文化的兼收并蓄;反对过分强调理性因素,主张情感因素的渗入;反对单一的历史进化观,主张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具体设计中,追求无序多元、通俗意趣、参与模拟、富于人性,将信息传达与互动娱乐相结合。2.科技派,追求现代设计意识,充分运用现代展示手段,如新材料、新信息传达手段等,从而体现现代设计美感。3.功能派,主张一切展示表现形式均应服从展示主题需要,将展示的物性、物感与机能提到首位,以突出展品本身的价值。

在档案展览形式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充分吸收上述设计理念的养分,进而融会贯通,大胆创新。同时,需要清楚认识到档案展览自身的特点,准确把握档案所具有的原始性、直观性和回溯性的特性,设计出适用性、经济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档案展览。

二、主题的选择和材料的组织是形式设计的基础

(一)选好主题

“十一五”至今,以北京市档案局(馆)为例,共推出展览18个,主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当前,北京市正处于建设世界城市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时期,围绕这个大形势,结合馆藏选好展览主题。以2012年7月北京市档案局(馆)主办的《青少年与奥运》(以下简称《奥运》)展览为例,在伦敦奥运圣火即将点燃的时候,在万里之外的北京举办《奥运》展,既是向伦敦奥运会献上的遥远祝福,也是对四年前北京奥运会的深情回顾。

当今,档案馆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众、媒体和政府的关注,这不仅因为档案――这一丰富资源拥有社会文化传承重要载体,还因为充分发掘档案资源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研、文化中都具有重要服务作用。档案馆通过对馆藏资源的研究,精选主题举办展览,是档案馆服务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材料组织

档案展览的选材要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在材料的选择中一是要注意以馆藏档案为主,向社会征集为辅。二是选材的范围要广泛,注意收集除档案文件以外的图片、表格、声像和实物等相关资料。三是要结合展厅客观条件综合考虑选材数量。比如文中提到的《奥运》展,就是从馆藏的第29届奥运会档案资料中,精选了照片、原稿、声像、实物档案220余件。所有选材既恰当地反映了主题,又适应狭小的展厅空间,因而收到了较好的展出效果。

展览材料的组织过程也就是撰写大纲和脚本的拟定过程。因主题性展览的特点是总体脉络结构复杂,材料内容丰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展览的展出目的、观众群、规模、展出时间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地对材料整理和选编工作。组织材料的过程对后期的形式设计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有些材料虽然重要,但却缺少档案资料来支撑,这就要求在展览脚本编写过程中予以特别关注,准备大量文字资料、照片、纪录片等来辅助那些关键档案的展出,即以群组式的展示方式加以展现。2012年5月举办的《故事爷爷孙敬修》展览,其中一个环节是要突出孙敬修老人一生中讲过成千上万个故事,但没有照片能够很好地体现。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张海报,上面罗列了孙敬修老人生前讲过的故事名字,在现场很多爸爸妈妈给小朋友读着海报上一个一个的故事名字,讲着里面的故事……这样的设计在展出中增强的互动远比我们将故事书放在一起拍张照片来展示更加贴切生动。由此可见,形式设计建立在材料组织的基础上,设计为材料的组织将提供更有效的可选择方向。

三、形式设计环节中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一)克服平面纸质档案资料平淡化

档案资料如果只是简单地以平面纸质图板的形式展出,观众肯定会易于疲劳。在展览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调动观众的兴致,力求在各部分内容单元中都有观展的聚焦点与趣味点。

传统的陈列式的展览通常是采用展板、展柜及光电手段来展示档案和图文资料,观者接受信息的方式比较被动。现在展览的趋势是要求融合研究和互动为一体的展示方式。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将内容、空间与切实可行的展示技术三者有效地结合。比如北京市档案局(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以下简称《胡同》)展览,除了在展览中设计了音频、视频区、触摸屏答题等互动环节,还制作了很多按比例缩放的模型供观者近距离观察研究。此外,同步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主题讲座,切实满足了观众的不同需求。

(二)“诠释”的涵义并不仅仅是“真实”的复制,更是要良好的沟通

档案馆举办展览的任务是将具有典型意义的档案资料组织起来,诠释其内涵和意义,从而达到向观众传播信息的目的。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将档案原件的复制件或仿真品进行展示,但现在这个层面的展示已经不足以满足观者的要求了。“诠释”的涵义并不仅仅是“真实”的复制,而是要更好地沟通。这就需要在展示形式上提供一种更适合的情境营造。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参考博物馆举办展览的某些做法,现代的博物馆在展示上已不完全依赖收藏品的品质,而是以更多能引起观众兴致的装置设计来代替物品的品质。档案展览也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展示手段来进行补充设计手法,使我们可以选取档案资料中一部分内容转换为适当的展示装置,达到丰富视觉效果的目的。比如《胡同》展中,不同类型的四合院大门复制品将二维的图纸以三维的形态展现在观者面前,在展现上形成了一个强烈的视觉焦点。

(三)空间设计要为观者提供合理的观赏和交流的环境

将系统化、脉络化的文本内容转换成富有秩序感和韵律感的空间,设计师必须将展示流线问题与展示内容结合考虑,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常见的流线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单一的贯通流线形式。这种流线形式由一条预先设置的展览路线构成,其导向性和展览的有效性都比较好。观众只要根据展览路线进行参观,就可以获得全面的展览信息。这种形式多适用于展示空间比较狭小或展品种类比较单一的情况。如图1

2.以一条主线贯穿,多条辅助流线结合的流线形式。相对于单一的贯通流线形式,这种流线形式既保证

了导向性和展览的有效性,同时可以针对特定的(如重点器物、不同参观人群等)展示要求进行流线上的特殊安排。这种流线形式比较适合空间比较大的单一展馆,如博物馆中的各主题展厅。如图2

这是比较典型的一条主线贯穿,多条辅助流线结合的流线形式。

3.走道式的流线形式。此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各展示空间之间没有直接的连通关系,需要借走道来贯穿。这种流线形式适合展示主题性质统一,展示单元较多的情形,如展会、招聘会等。如图3

4.发散性的流线形式。这种形式多以大厅为出发点,将不同的展示空间分散在大厅周围,从而使大厅成为人流集散的中心,通过这个中心既可以把人流分散到各个展示空间,又可以把各个展示空间的人流汇集于此。如图4中反映的就是由中厅和若干个扇形组成的发散性流线形式。如图4

展示功能特点不同、人流活动状况不同,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流线形式。事实上,绝大多数展示空间都必须综合地运用两种或多种类型的流线安排形式,但总的来说合理的流线布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围绕展示主题,符合展览信息;第二,要使观众的参观变得自然顺畅;第三,要符合人的心理特征。

再以刚刚提到的《胡同》展为例,此展览采用的即为以一条主线贯穿,多条辅助流线结合的流线形式。从入场序厅的灯片展示来营造了老北京市井生活胡同人家曲径通幽的感觉,通过线路的转折处理、软隔断的巧妙运用,引导观众在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路线依有序而行,若干条辅助流线方便观众在自己感兴趣的展品面前长时间驻足观看。顺畅的流线设计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感知和接受过程。另外,快速通道的巧妙设计为管理人员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提供给了方便。

(四)结合观者参与的交互式展示需要被更广泛地使用

高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对展示设计提供了越来越优良的技术保障。展示设计从一个边缘的设计学科发展到一个综合的设计学科,当代展示空间的核心原则是创造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可以调动多重感官,能够让人获得心灵的慰藉,让人们的情感得到交流。如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建党九十周年大型展览《一切为了人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间的动态展示、多媒体展示、交互展示、声、光、电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为整个展览营造了一个清晰、简洁、高效的空间环境。在这个展览中,“北京笑脸”环节让观者在大屏幕上找到自己的笑脸这个互动环节使人们有很强的参与感。

四、结束语

从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世界博览会开始,世界性的博览会已经有了160年的发展历史。各国在文化性的展示领域都呈现出高投入、长期化的趋势,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使展示活动成为一种艺术性的文化活动的活动。档案展览作为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形式,必将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绚丽篇章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档案展览形式设计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德]博特史沃兹,费雷.章梅翻译.展览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汤洪泉.展示设计基础[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3]吕理政.博物馆展示的传统与展望[M],台北:台北南天书局,1999.

[4]马赛.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5]黄厚石,孙海燕.设计远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李君.展览会工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7]韩斌.展示设计学[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6.

[8]赵云川.展示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9]吴诗中.展示陈列艺术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

上一篇:我与龚书铎先生的“学缘” 下一篇:20世纪前半期云南边政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