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血热\气虚型月经先期的中医中药治疗

时间:2022-09-12 02:48:58

女性血热\气虚型月经先期的中医中药治疗

女性血热\气虚型月经先期的中医中药治疗

月经先期主要由血热致血海不因而致。经量多,色紫红,质稠者为实热;经量少,色红质淡为虚热;量或多或少,色红或紫,挟有淤血块者为郁热;量多,色淡质稀者为气虚。

1血热型

1.1实热型:多见于青壮年,素体阳盛者。

1.1.1临床表现:主症:月经先期,量多,质稠,色紫红或深红。兼症:心胸烦闷,面赤口干,欲冷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或洪数。

1.1.2辨证分析:邪热炽盛,迫血妄行,故月经先期量多。血受热灼,则质稠色紫红或深红。邪热内扰则心胸烦闷。火性炎上则面赤。火灼津液则口干;欲冷饮且便干溲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或洪数主体内热盛。

1.1.3治则治法:清热凉血,调经。选方用药:清经散。丹皮、地骨皮、青苗、黄柏、白芍、熟地、茯苓。方中丹皮、地骨皮、青蒿、黄柏清热解血;熟地,白芍养血敛阴;茯苓除烦安神,共同达到火不可任其有余,水断不可使之不足之目的。另外此病还可运用先期汤,苓连四物汤加减治疗。必要时可去茯苓,酌加茜草炭,焦芥穗等,一两味止血而不留淤血之品。

1.2虚热型: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1.2.1临床表现:主症:月经先期,量少,质稠,色红。兼症:手足心热且以夏日尤甚,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1.2.2辩证分析: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妄行则月经先期,量少。虚热灼血,则经血红而质稠。手足心热,颧红,潮热,舌红少苔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征。

1.2.3治则治法:养阴清热,调经。选方用药:两地汤。地骨皮、生地、麦冬、白芍、元参、阿胶。方中地青皮、生地养阴清热;麦冬、白芍、元参养阴敛阴;阿胶养血止血。方中五味滋阴养血,仅一味清虚热,目的在于水盛火自平也,此病还可选用地骨皮饮加减治疗。

1.3郁热型:由肝疏泄太过,化火而致。

1.3.1临床表观:主症:月经先期,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挟淤血块,色红或紫。兼症: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经前胸胁、、小腹胀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1.3.2辩证分析: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月经先期而至。肝藏血、司血海功能失调,月经量或多或少。邪热灼血则经色红或紫。气滞血瘀,经行不畅,则挟淤血块。肝胆火旺,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肝郁经气运行不利,则经前经期胸胁、、小腹胀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征。

1.3.3治则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选方用药:丹桅逍遥散。丹皮、焦山栀、柴胡、薄荷、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煨姜。去煨姜,加川楝子、炒蒲黄、五灵脂。方中丹皮、焦山栀、柴胡、薄荷疏肝清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取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煨姜性热去之。如果胁胸小腹胀痛甚,可加川楝子、炒蒲黄、五灵脂理气活血止痛。如果淤血块多而大,方中可加泽兰、焦山楂破淤血块。此病还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2气虚月经先期

2.1脾气虚型:可见于久病、大病,素体虚弱者。病情可进行性发展,劳累则诸症加重。

2.1.1临床表现:主症: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清稀。兼症: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纳少便溏,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2.1.2辨证分析:心脾气虚,摄血无权,月经先期量多。血源不足则经色淡,质清稀。血不养心则心悸,中气不足则气短。脾虚不能主肌肉四肢,则疲乏无力。脾虚运化无力则纳少便溏。脾虚下陷则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均为脾虚之征。

2.1.3治则治法:健脾益气,摄血调经。选方用药: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健脾益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阳举陷;甘草和药。儿药配伍共凑健脾益气,摄血调经之效。此方人参可据病情轻重缓急选用,气虚重用人参,气虚轻用党参。本病还可选用归脾汤加减治疗。

2.2肾气虚型:以月经初潮者多见。

2.2.1临床表现:主症: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清稀。兼症:面色?白,形寒肢冷,四肢乏力,腰困腰痛。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2.2辨证分析:先天禀赋不足肾虚,肾虚固摄无权,月经先期量多。肾气虚致脾气虚,气血生成不足,经色淡,质清稀。脾肾气虚则面色?白,四肢乏力。气虚及阳则形寒肢冷。肾虚则腰痛。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是肾脾气虚之征兆。

2.2.3治则治法:补肾健脾,益气调经。选方用药:归肾丸。菟丝子、杜仲、熟地、山茱萸、枸杞子、山药、茯苓、当归。方中菟丝子、杜仲补益肾气;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肾阴;山药、茯苓健脾和中;当归养血调经。全方治肾兼脾,达到了补肾健脾,益气调经的功故。临床运用时,酌加生黄芪,党参增加健脾益气之功效;酌加桂枝温通阳气为宜。此病还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

3讨论

月经先期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的妇科常见病,历代医家认为,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为气虚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而血流散溢,血海不宁,但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其他证型亦不少见。故临床治疗不可只局限于气虚、血热,应详细询问病史,据其不同病因,辨证施治以提高疗效。

上一篇:36例石棉肺 HRCT与X线平片 DR 影像学对比分析 ... 下一篇:银黄水煎液及其膜分离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