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 第11期

时间:2022-09-12 01:10:22

社会管理 第11期

当城市管理渐行渐窄,社会管理将从更切实的社会关系入手,不断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深层次矛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社会管理?为什么要创新社会管理水平?社会即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管理就是人性化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管理与被管理、警察与小偷、城管与小贩、富人与穷人……当金、银、白、蓝领多层排列,当资产、中产、无产者多阶构成,当国有、民营、私有多元并举,以往单一的线性社会管理模式遭遇多元社会矛盾的挑战―社会管理创新,迫在眉睫。

管理创新的前提,是思维创新。以城管与小贩为例。单一的平面的线性的看,这对矛盾,只能是在鼠与猫的辩证中进行“魔与道”的力量对比。但辩证法强调的则是联系即产生这对矛盾的社会关系。重庆的城管开展每天做一件好事的活动,引来好评如潮。倘改成每月做一天小贩,便具有了更浓重的人文色彩。

其实,在城管与小贩这个范畴里,说穿了主要矛盾是,小贩们就是要省点进场费和管理费罢了。省下这费用,才能赚到钱,赚到钱才能再生产,再生产才能活下去。其次要矛盾是,小贩导致交通堵塞,影响了场内交易,因此便非被城管不可。多少年来,将次要矛盾上升和无限升级,城市管理,从一开始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问题的关键是,城市管理的痼疾不除,影响的是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即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常所说的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其最基本的社会管理项目是消除民怨、消弭芥蒂和建立平衡的社会心理机制。而矛盾却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当保障性住房加大建设力度,来自有钱人的诧异是:如此低廉的住房,会不会让穷人更懒惰?其更深的意味则是,他们都被“保障”了,“商品房”岂不吃亏?这种近乎微妙的心理活动,其实正是社会管理要创新的范畴。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要摸透人心,整明白民意,弄清楚人性。

吃透人性,马克思主义最先强调的就是一要穿衣二要吃饭;抓住民意,邓小平理论最核心内容是要告别贫穷的社会主义;民生至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求来的真理就是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改革开放最宏伟动力是13亿中国人民追求富裕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生活理想。从这样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社会管理的最终归宿,是为了人民幸福。它最初的起点,应该是给所有的百姓以出路。

日子好过了,心情才舒畅;愉悦的美感,产生向上的动力;人心思齐,才是国民素质提升的基础;百姓精神面貌如何,决定了社会管理的水平。如是,当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标志着基层迈出走向公共财政和透明管理的坚实步伐;当富士康事件引发社会对劳资矛盾“犀利化”现状的思考,只要强化了社会组织之一即工会的作用便可化解;当河北保定的“专拍哥”用镜头改变108名儿童的命运,说明老百姓对参与社会管理热情高涨。微博勃兴,“围观”成为草根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时尚;“中国社会创新奖”的创立,为中国广大社会组织、企业进行社会创新,提供了一个可贵的交流、学习平台……抓住了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这个纲,社会管理的创新才能纲举目张。当城市管理渐行渐窄,社会管理将从更切实的社会关系入手,不断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论非语言交际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自然垄断经济特性的政府规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