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品味诗歌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9-12 12:59:19

诵读:品味诗歌的有效途径

摘 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要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关键的一环就是诵读。首先要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兴趣,其次是培养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绘画美。

关键词:诵读诗歌;音韵美;情感美;绘画美

古典诗歌讲究韵律、情景融合,具有美的旋律和节奏。诵读是我们品味古诗的重要方法。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其掌握诗歌的主题、意境,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古典诗歌的朗读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兴趣

我国古典诗歌具有韵律美、情感美和意境美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展示与诗歌意境相同的画面、音乐等手段,使学生通过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其中名家的配乐朗诵,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中,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二、把握方法,体现诗歌的音韵美

要感知诗中形象、领悟诗中情感、理解诗中内容,只有通过有节奏、带感情的诵读,才会体味得到这些美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读出诗歌美感的方法。

首先,读准字音,夯实基础。尤其注意生字、难字、易读错的字。

其次,划分节奏,体会韵律。可按其意义或音节划分,四言诗一般是“二二”拍,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诗每句“二一二”或“二二一”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拍,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再次,泛读指导,感受语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节奏后要有轻短的拖音,有极短暂的停顿,以突出节奏。教师范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初步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调及变读,读出情感、语气,感受古典诗歌的音律美。

最后,变换形式,灵活朗读。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使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三、反复品读,体现诗歌的情感美

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通过品读,领会诗歌中表达的感情。学会用内容和感情来判断韵律的轻重缓急,读出节奏声调的上挑或下降;学会语速的选择,情绪激昂处势如破竹、缠绵处则如潺潺溪流;读出诗歌的情调,或豪放激昂,或凄楚哀婉。因为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声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以坡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为例:这是一首咏叹历史上英雄人物和事迹,抒发词人壮志未酬的豪放派词。全词的情感基调是豪放的,读时应激情荡漾、铿锵有力。上阕以壮丽的长江赤壁为背景,颂扬当时众多的英雄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应读得豪放、舒展、有力;“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应读得急促、铿锵,末句舒展有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应以舒缓但有力的语言表达词人赞颂、思慕之情。下阕写周瑜,描绘火烧赤壁的功业,并向江月倾诉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前部分应表达出对古代英雄的思慕之情,后部分要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的感慨,语调由舒展豪放转为感慨万端,要读得洒脱,不可消极低沉。

四、借助想象,赏读诗歌的画面美

学生学习诗歌,往往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短短的几行诗,就具有那么丰富的内涵?而读者又如何在有限的文字里走进诗人的心灵?笔者认为,只有反复地诵读,再加以丰富的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才能感悟诗中的真意。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仅28个字的散曲极其凝练地写出了羁旅之思。但如何让学生感受这一点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诗歌的语言描述成画面:时近深秋,万物凋零,荒凉的古道在夕阳的照射下无尽地伸向远方。路旁的藤蔓枯黄,落叶遍地,随着秋风在地上无奈地飘零。枝节嶙峋的老树伸展着枯瘦的枝条,几只乌鸦瑟缩着身子在枯枝上不时凄惨地啼叫。旅人形单影孤地骑着一匹老马,身上披着如血的残阳余晖,身后,长长的影子随着寂寞的马蹄声缓缓地移动。这时,远处小河边一座残破的小桥浮现在旅人的视野中,小河旁的人家屋顶上,冒着袅袅的炊烟,秋风不时地送来人们的欢声笑语。眼前的景象,使旅人增添了无尽的思乡之情。

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感受到文中强烈的羁旅之情,因而,也就产生了阅读的兴趣。这时,教师再作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朗读时语调应哀婉、语速应缓慢,以读出这首散曲的情感和意境。学生通过这些富于变化的诵读,再加上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多媒体课件中的名家朗诵,初步从整体上感受诗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获得一种审美体验。

总之,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会被古诗的韵律美、情感美、画面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悟。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可谓“气韵神和”“声情并茂”,非朗诵无以感受其韵律美,非朗诵无以品味其情感美,非朗诵无以欣赏其绘画美。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焊接工艺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课标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