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2 19:50:01

诵读教案

诵读教案范文第1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

(2)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重点

品味意象。

三、教学难点

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

感悟法、朗读法、启发法。

五、课时:一课时

六、课型:新课学习

七、教学资源:计算机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舒缓的音乐配以雨巷的图片)

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幅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在一条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彷徨着一位诗人,又彳亍着一位姑娘,他们在雨巷中飘然相逢,又飘然相散。今天,让我们和诗人共撑一把纸伞,再走进梅雨时节江南小镇中的寂寥小巷,一起去追寻姑娘的身影。(播放音频朗诵)

初品雨巷,整体感知。

优美的东西总是轻易就能打动人心,初品雨巷,大家就已沉醉其中,你们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感情基调:忧愁、哀怨。

诗人为何忧为何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这首诗,去看看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朗读时语调低沉一点、舒缓一点。(生齐读)大家朗读得很流畅,不过情感的表达还欠缺一些,我想这是因为大家对诗歌的内容还没有进行更深刻的分析。哪组同学来归纳一下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梳理线索:期盼(逢着)――相逢――相散――思念(飘过)

思考:“逢着”为什么要改为“飘过”?

明确:“飘过”更显得希望的渺茫。

小结:诗人遇见了爱情,却又与它匆匆地擦肩而过,他的忧愁、哀怨是缘自对美好爱情的遇而不得。

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品读意象:

自古文人多情,一抹斜阳,一地落花,一叶扁舟,一曲笙箫,都能引发文人那莫名的忧伤和惆怅。同学们,当你们在一瞬间突生莫名的哀伤时,会选择什么意象来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戴望舒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寻找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我”、篱墙。

意象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情感而服务的,下面我们选取几个典型意象来看看它们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

雨巷:悠长又寂寥(老师分析)

小巷:狭窄、悠长、残破,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让人感到空寂而幽冷。

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因此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

迷蒙的细雨笼罩着狭窄破旧的小巷,独自行走在这样的雨巷,那潮湿的忧思和惆怅、孤寂和落寞,自然就会爬上心头。而“我”则选择了这样一条小巷走了进去:

“我”:

同学们来看看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进雨巷的?找出表现诗人心情的词语:独自彷徨、寂寥、彳亍。大家来感受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孤独、忧愁、迷茫又怀着希望。我们再来读一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同时又读出诗人的期盼。

满腹心事难以言说,于是“我”走进雨巷,带着期盼去排遣忧伤。这时,谁出现了?

丁香姑娘:(分组朗读2-6节)

丁香姑娘有什么特点?忧愁。

找出描写姑娘忧愁的词语或句子:结着愁怨、哀怨又彷徨、彳亍、冷漠、凄清、又惆怅、静默、太息一般的眼光、凄婉迷茫。那么为什么要以丁香花来描写姑娘呢?

丁香花喻人:“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外形单薄细弱,容易凋零;因此文人在面对丁香时常怀有伤春的情绪,丁香也就成为了愁心和愁怨的象征。

小结:这么多忧伤词语的堆砌,再加上丁香花的比喻,我们感觉到这位姑娘真是太愁了,神情眉宇、举手投足间处处散发出忧郁的气息来。

流连雨巷,纵深体味。

在诗人眼中姑娘为什么那么哀怨忧愁?雨巷为什么那么残破?(小组讨论)这首诗仅仅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产生的时代。

戴望舒,中国现代诗人。在第一次革命战争高潮中,戴望舒受到革命的洗礼,加入了共青团,在震旦大学投入了革命的洪流。然而,1927年4月12日,发动了反革命,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遭到屠杀,他也因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隐居于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感受“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这首诗正创作于诗人最为苦闷的那个时期。

体味象征意义: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了解了时代背景后,我们再来品读这首诗歌,你觉得它还是一首单纯描写爱情的诗歌吗?我们来看看诗中的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小组讨论发言)。

雨巷: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还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

“我”:找不到革命的前途,陷于彷徨迷惘,渴望新的希望出现的知识分子。

丁香姑娘:诗人的理想,对人生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

小结:结合背景,大家很轻易地就找出了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把《雨巷》看作是诗人在革命的低潮时期,躲进小楼的一种忧郁和苦痛的复杂思绪的抒写,抒发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所求不可得的哀怨、彷徨,其间交织着希望与失望,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们忧国忧民的可贵情怀。

走出雨巷,分享体验。

同学们,经过层层解读,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诗人的忧愁与哀怨,下面请找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段落,大声自由的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加幻灯:自由朗读)

作业布置:

请选择典型的意象来抒写内心的哀愁。

清明已至,请描写一段有关清明的文字,选择合适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感情。

作别雨巷。

诵读教案范文第2篇

一、任教学科:语文。

二、研究课题:《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三、个人研究方向: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的阅读习惯

四、研究目标:

1、改变目前小学生“动口不动手”的阅读现状,逐步达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所要求。

2、通过研究,探索适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

3.在研究、学习、培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已得到不断的发展,成为终身学习型的教师。

五、研究措施:

1、理论学习: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相关的教育杂志,学习一些相关的专着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实践参与:认真参加课题组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探索适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3、忠于课堂:课堂教学是研究校本教研的根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从课堂中发现问题,及时的寻找多途径解决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反思积累:在教学,学习、研讨中,要加强自我反思,及时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自已独特的想法撰写成文,继续在自己的校本课题专栏上传,多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二)

个人子课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总结并形成适合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应用方法,以及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充分发挥出“双主互动”、“导学—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实际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写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2、写好课题组个人子课题计划;

3、将计划上传到教师博客,并丰富博客内容;

4、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十月份:

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4、认真准备课题研讨课。

十一月份:

1、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2、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总结,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3、课题组成员及时撰写研究材料,上传到网站,充实教师博客。

十二月份:

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元月份:

1、写好课题组子课题小结;

2、写好个人课题小结,并进行交流;

3、收集并整理研讨课教案、说课稿和评议,并及时上传到博客;

4、写好课题研究论文,并进行交流。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三)

一、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参与课题研讨课活动、撰写论文、教学设计、研究心得等多种方式,探索出相关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使学生在良好的诵读中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并使自己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迅速成长。

三、研究措施:

1、转变观念,认真系统地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诵读教学的有关理论。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着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

2、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国内外诵读教学方面先进文章,尽可能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3、联系实际,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踏实细致地调查分析。

4、实事求是, 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课题组研究计划安排下,每学期上好课题研讨课、“一人一节课”,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本年度具体工作安排计划:

十一月份:

(1)学生诵读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总结。

(2)学习课题组课题总方案。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内容。

(4)参加课题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

(3)参加课题研讨活动。

(4)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丰富个人博客。

一月份:

(1)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专题研讨课。

(2)积极参与专题研讨课的评课及讨论。写好听课感言。

(3)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4)撰写诵读教学论文,参加论文评选活动,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诵读教案范文第3篇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为了使教师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全面落实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标,切实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备课的作用,特提出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才能上课,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和“信口开河”。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好本册教材的重点,与前后教材的内在联系及函接,各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教师必须弄懂教材的知识,以保证准确、无误地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2.备每一课必须做到:

①备教材: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的要求要明确、恰当。要分节备课。

②备教法:教师应不断探讨新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③备学生: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既使中下生能学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

④备练习:改革课内外练习的形式,激励学生爱练 ,善练、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3.每课的教案应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智能与思想教育两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步骤、必要的答案、练习的安排、作业的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内容。

4.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各年级备课组要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可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备课小组成员根据本学期的教材,可以电脑备课的形式,分担一至两个单元的备课任务,实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其他教师在他人的教案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与本班学生的特点,把修改的意见写在自己的备注栏内。修改意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总的设计思路是否符合我的学生?2、我的学生还会在课堂中出现哪些问题?我将如何解决?3、本教案的哪几个环节使我得到启示,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后反思也应有自己的个性。电脑必须按以下六个环节操作:组长分配任务——组员独立备课——教研组集体讨论修改后下发教案——上课教师再修改后执教——撰写课后反思——集中交流反思。提倡在语文书上圈圈点点。

诵读教案范文第4篇

一、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需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全体师生共同谋划,出勤出力,校园环境布置焕然一新。

今天,当你跨进校门,映入你眼帘的常常是教学楼上悬挂的经典诗句与名言;当你走过教室长廊,吸引你眼球的一定是每个教室门口墙上的“每周一诗”,稚嫩的书法加上富有童趣的画面,让你既领略到古诗文固有的文化底蕴,也感受到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满腔热情和他们充满创造力的智慧。当你走进一间间教室,在那里你或许就能和李白、杜甫等古代名人相遇,看到他们的身影,读到他们的故事,听到他们在吟诗……在这样的氛围里,上课读古诗文,下课谈古诗文,教研议古诗文,也就成了一件平常的事情了。

事实证明:让育人的无形文化寓于众多的有形活动之中,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可估量的。

二、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古诗文诵读”,缘于它的文学特点,我们把它归属于语文教学范畴。但是作为拓展型课程,在教学上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读为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诸如音读、形读、情读和意读等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以培养兴趣、诱发自信、开阔眼界、拓展知识、丰富内涵、提升素养为宗旨,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在拓展型课程领域开辟一块具有发展前景的教学新天地。

作为拓展型课程内容之一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我们主张学科之间有机整合,即在强调学科性教学特点的前提下,注意各学科的优势互补和相互借鉴。例如:古诗文与美术在创作的意境上有着相同之处,它们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古诗文的理解有时会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古诗文本身就含有律动之美,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吟唱古诗,其表现形式则更为活泼,学生也更乐意接受;古诗文教学与自然教学结合,可以敦促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古诗文中包含的自然知识和生活知识,懂得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性,也可以诱导学生在学习自然常识的同时欣赏典雅的语言、提高文学修养;古诗文诵读与英语教学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东西方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华古诗文正在走向世界,更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我国古汉语的独特魅力。

三、与读书活动相结合。

读书活动是我校的特色工作之一,精心打造充满书香的校园,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著作,感悟经典著作之内涵。每年的文化艺术节,学校都要进行经典文化学习的汇报活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与“古诗文诵读”有关的活动。其中,有诵读活动,有吟唱活动,有版报展示,歌舞演唱,情景剧和小品等表演……丰富多彩的活动,符合古诗文自身的特点,也符合儿童智能发展呈多元性的规律,它让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

四、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在“古诗文诵读”专题活动中我们关注教师课改意识的增强,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科整合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围绕古诗文诵读课程目标,组织各类专题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编辑教材、撰写教案、课堂教学研究等活动,通过实践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撰写教案,我们又以讲课、咨询、对话以及个别辅导等方式等请专家解读教材,以加深教师对古诗文含义的理解,敦促教师在备课中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研究所备古诗文作者的个性特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注意把握学科的教学特点、古汉语的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征,找准教学切入口,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年级设计出不同的教案。

我们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实战”中接受培训,得到锻炼,从而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学校将“古诗文”诵读作为学校课改语文拓展性课程的推进,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当前,两纲精神的渗透、贯彻与实施,只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首先,古诗文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其次,古诗中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不仅包涵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重新解读,积极思辨,这本身也是开启青少年心智的过程。

诵读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细节性问题 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和多媒体的运用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正根植于日常的初中语文课堂。在赞许新课改带来的教学新气象时,透过看似课堂活跃、学习气氛浓厚的表面,越来越多的细节性问题凸显出来,对此笔者进行了思考。

一、教案的“预设”与课程的“生成”问题

现象:笔者参加一次规模较大的初中语文教学新秀的汇报课,有一节是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授课教师先带领学生了解了作者苏轼及“乌台诗案”背景、朗读课文、学生范读、简单地疏通文义后转入课文的分析上。此时,教师提出“文章第一段写了什么事”这一问题。当教师按自定的“预设”教案写出“寻游赏月”时,学生们产生了质疑,有的学生提出应是“寻游赏夜”,随后学生间辩论声四起。起初,教师还作为一个参与者耐心在听,不时叫学生回答,可是观点有分歧的学生力求阐述观点,纷纷举手。老师眼看时间不够,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就武断地下出结论,结束争议。然后又继续提出“文章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月景的”,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针对“积水空明”是否是月景展开争论,课堂气氛再次高涨。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不是因势利导促成“生成点”,而是又一次以权威给出答案,熄灭了一个个迸发出的学习火花。教师在学生频频举手却视而不见的状态下,完成了“预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则在压抑、困惑中走出课堂。

反思:什么是“预设”?说得简单点就是课前教师所备的教案。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案”为本位,每节课的内容和进程都具体地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教师在授课时关注的是“这节课”包含什么问题――正确的答案――说出答案的手段,这些任务完成了,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至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随机出现的“情境”则采取压制回避的态度,因为它不在自己预设的范围内。

“死”的教案不仅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而且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跟随着教师,“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就怎么学,不教就不学”[1]。最后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完成知识的填充。这样以教案为本位的封闭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动力。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性的开放式过程,是学生多元思考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当固守预先设置的固定程式。“时变法亦变”,预设的教案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打破预定。教师不必担心一节课预设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因为这样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反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教师能抛开预设教案,抓住“生成点”就学生关注的一个问题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有效讨论,把“质疑”、“误解”转化为生成资源,那么就是一节精彩的语文课。

“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二、阅读语言文字与探讨主题延伸问题

现象一:一位教学新秀在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朗读文章后提问学生“作者写此篇的缘由”,待学生答出“兼怀子由”及作者仕途的遭遇后,教师完全抛开文本向学生发难:“苏轼的人生是完美的吗?”“你有没有不完美的人生?”当被提问的学生说出“我还是学生,谈不上什么人生的完美不完美”时,老师马上就说:“你难道考试上就没有失败?就没有挫折?”学生回答:“有。”教师接着说:“有挫折能算完美吗!你谈谈你的不完美!”一节课在学生的无病中结束,至于该词美在何处?“婵娟”为何物无从知晓,更不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艺术内涵了。

现象二:一名教师在讲授《陋室铭》时,在介绍作者刘禹锡、提出文章的三个问题后,将重点放在了陋室的主人为什么要写这篇“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主人具有一种什么品质?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对文章工整的对仗、贴切的比喻、精妙的引典、生动的遣词却置之不理,使该词的“词味、词趣”荡然无存。

反思: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了体现“人文性”,为了充分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一些教师将授课的关注点放在了“整体感知”上,经过肤浅的分析后就抛开文本语言品味而大谈所谓的“情感”,甚至不惜生拉硬拽让学生谈并不存在的“亲情”,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传承已久的文学常识、修辞方法、语法知识、语言文字积累等被淡化、被遗弃。更可悲的是,有些汉语语法知识还要靠英语教师在英语课上补习。

语文课堂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呢?当然,我们反对传统的单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的授课方式,也反对将语文知识全盘放弃的教学,其弊端在中考、高考中早已暴露出来,错字连篇,语句不通,不知作者姓甚名谁,生活的年代,更不用说其人的艺术风格了。我们在强调“情感、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放弃“语文知识”的教学是不可取的。

在阅读教学中要给“语文知识”教学环节留有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既要使学生懂得文章的内容,了解课文主题思想,传播了哪些知识,又要让学生知道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什么地方的语言文字可写、可用、可模仿[2]。如《春》中“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的语言特色:《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生动笔法;《沁园春・雪》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丰富想象;《孔乙己》中“排出”“摸出”大钱这一动作所表现的不同境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成”新知,达到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构建。

“文学”大厦是建立在“字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的基石上的。试想,一个不通语法,不精修辞,提笔错字的学生怎么会写出优秀的文章,怎么会妙语连珠?我们在探讨主题延伸情感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语言文字”这一语文教学的“本”。

三、多媒体泛化问题

现象:一位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展示课件,用声像的欣赏代替了语言的品味,以变换的屏幕画面代替了文学意境的想象……这样的课堂,看不到教师的板书,看不到学生的阅读,更缺少了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对内容的挖掘。在听课的时候,觉得有时像图片欣赏课、有时像影视展播课,既像地理课,又像历史课,最终是“四不像”。

反思:多媒体的泛化使课堂失去了语文味,其结果是只能使学生越来越不知道怎样学语文,越来越不会学语文,这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华而不实,教学质量下滑。

因为语文课堂首先面对的是文字,是文字连缀而成的文章。在多媒体利用过滥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不重视字词教学,即使出现了字词内容,也只是出示幻灯片,打出字音、字形就一闪而过,使学生无法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试想:学生连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概念都没有明确,可能知道“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的两个“封”字用法的不同吗?一个学生连句子的主、谓、宾都弄不明白,又怎能知道“沛公安在”是宾语前置吗?同样道理,一个学生很多汉字都不认识、不会书写,很多词语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怎能做到语言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生动呢?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呢?丰富的词汇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走向广阔的阅读空间,获得字面以外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前提。

再者,在过滥使用多媒体的语文课堂上,很少能听到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诵读,取而代之的是有音乐伴奏、有画面流动的“音画”,这是让学生欣赏动听的音画呢?还是欣赏名家的诵读?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总得读。”诵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读触摸文字、熟悉课文、学习语言,在读的过程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感受语言的魅力,进而才能对语言敏感起来。诵读是一个对节奏、声调、语气的揣摩过程,也是一个调整自我情感逐步接近作品情感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将那些精美、准确、灵动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另一方面,反复诵读,可以对节奏与声调所表达出来的情意进行深度体验,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自己的心灵也会变得诗意起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日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多媒体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给学生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又弱化了学生的文学想象能力;在让学生欣赏音像的同时,又左右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甚至,多媒体有时还表现出一定的束缚性。运用多媒体,预设性很强。但课堂是变化的、生成的,许多教学环节是无法事先预设的。

总之,教学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教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忽视课堂生成的资源,又不能矫枉过正。采用多媒体应以合理、有效为前提,既要考虑“三维”目标的达成,又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松.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策略浅谈[J].吉林课改,2006(3).

诵读教案范文第6篇

教案趋于密不透风和程式化,一方面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第一课时字词教学,第二课时分析课,第三课时练习课,这样的课堂索然无味。长此以往,学生学会了等待,只能按图索骥,独创性逐渐泯灭了。另一方面否定了于教学中反馈控制的人本因素。同一教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千姿百态的,因此不能照搬和套用优秀教案,更多考虑教学程序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具体情况,以人为本,关注个性,关注灵感。我在实践中尝试着给教案“留白”。

给教案“留白”是指教师在编写教学方案时适当留出“自由空间”。课堂通过教师“裁剪”导演,学生自我定向、自我感悟,获得成功。教案中有意地缺省某个环节,形成尝试空间,可以为师生创造性思维提供用武之地。如何给教案“留白”呢?

一、让学生“随机进入教学”

让学生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的学习内容,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与理解,学术上称为“随机进入教学”。将教学目标由过去的教师示标转为学生自主定标。布鲁姆认为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学生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自主定标具有内推力和激励作用。对于一份阅读材料,通过预习后,学生必然会形成模糊的整体认识和目标问题,正处于“愤”、“悱”状态,课堂就成了他们探究的场所。学生认识会因人而异,这都将作为“后续学习的知识生长点”。如教学《螳螂捕蝉》一文,学生提出的疑问分别有:(1)为何吴王听了小孩的话会恍然大悟,他悟到了什么?(2)为什么吴王会听小孩的话而不听大臣的劝告?(3)小孩在吴王后花园中转悠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的故事是真的吗?仔细斟酌问题,不难发现是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我运用分层分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内深入探讨,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可以联系生活,可以翻阅其他资料。学生通过诵读讨论找出吴王与故事中螳螂、黄雀的联系,明白事理。有的学生还找来了《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说明劝说别人要找到好时机,巧妙地运用迂回战术,等等。如此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

二、改变单一线型结构为多元重组

许多教师对学生理解难点和存疑处能准确把握,因而就面面俱到地讲清楚,用告诉替代学生体验,用讲解替代学生探究。教学中单一线型的流程是表面上的统一和规范掩盖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个性是通过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熔成的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我们在学生“随机进入教学”后应对教案作充分的调整,尊重学生需求,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解决学生的疑问,不要做平庸的讲解,适时点拨,采取多元化重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策略,教师看似“形钝”,实则高明。

课堂设计中的多元重组在形式上采取分组教学,促进课堂多向互动(师生、生生、群体)。课堂围绕不同的问题全方位参与,使认知与情感和谐生成,实现学生主动发展。根据需要可将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组内异质、组内同质灵活变通。在教学策略上学生自主采取诵读自悟、小组讨论或辩论、动脑想一想、动手查资料等。教师通过行间巡视,和有困难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授以“利器”。如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本来设计先讲读课文,再安排课后演课本剧。没想到一进入课堂,学生就举手提议:“我们想先演课本剧。”面对因兴奋而涨红的脸,我答应当一回观众。学生演完了还意犹未尽,恳求再给一次机会。我适时提议各小组将廉颇、蔺相如的角色反复揣摩,组内要分工合作,评出几个“最佳”。课内、课外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还翻阅《将相和》,进一步充实课本剧内容。我只扮演了隐形的顾问和“催化剂”,学生的智力、性格、兴趣、需求得到了尊重和认同,主体参与的欲望迅速充溢了整个身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开放课堂评价终端

课堂评价的价值取向尽量避免用简单划一的标准区分学生结论的对与错,实行开放式的评价,更多地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重视全员参与(参与热情、参与程度、参与密度),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语文学科讲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也许只是思想的萌芽,需要大量阅读和生活实践中综合、整合。如阅读《江雪》时,有的学生体验到清冷、孤寂;有的学生感悟到悠闲、自在;还有的学生质疑“孤舟”是表示“孤零零”还是“独个”呢?我没有照搬教参的答案,而是推荐他们读《独坐敬亭山》,以提升学生感悟情感的能力。认知和情感的相似模块进一步组合建构,当然对于古诗词的“悟”还需要生活的历练。

诵读教案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营造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全面、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促进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普及推广,为构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更好地落实语言文字工作,学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各班班主任

下设严店初级中学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高大华(兼任)具体负责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

三、活动安排:

(一)学校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开辟校园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落实二级乙等教师的强化训练措施,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

教师活动

1、要求每位教师在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做为评优课和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2、利用校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体教师的推普意识、写规范字意识。

3、每位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写简化字,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中、末检查教案时,其中一条看是否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对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师的教案提供给大家观摩。

4、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5、加强全体教师推普意识,积极投入推普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普通话素质。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

6、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听课和说课,在说课环节和上课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7、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评语、成绩册等资料的检查。

学生活动

1、 举办一次全校性语文知识大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县级比赛。

2、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做推普工作的动员。

3、举行一次全校学生写规范字的写字比赛,并进行评比。

4、举办一次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推选优秀团队参加全县诵读比赛。

5、办一期推普板报,并进行评比。

6、各班召开一次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

7、组织一次推普社会宣传活动,在街头设立宣传站,向广大市民宣传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8、开展啄木鸟纠错活动,对校园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作业等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校外的墙面广告文字进行检查、纠正,对个别门面店的错字、别字进行及时通知、纠正。

9、举办一次说普通话演讲比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县级比赛。

10、举办一次以语言文字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三)发挥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1、语文教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其他学科教师普通话均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

2、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在语文课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教学和口头说话训练外,还要进一步开展一课一练的词语训练和书法写字训练。

3、加强诵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继续办好经典诵读社团工作。

诵读教案范文第8篇

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我校学生文学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拓宽语文学习天地。

二、成立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兰祥勇

副组长:周全 代勤杰 王玉兰 陈挚

成员: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音乐、美术教师

三、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四、实施过程

(一)营造氛围

利用黑板报等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每周黑板上写诗文、警句或名言。

每日一诵(3~5分钟)形成常规。

(二)用好“课程”。

1、语文阅读课。

本学期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

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学科整合。

1、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研究课:音乐中的古诗词。

2、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研究课:诗配画。

3、其他学科,如品德、科学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检查方式: 看课 备课教案 要求备课中有所体现

每位教师要围绕学校和区教委的计划安排制定个人的实施计划。不用复杂,简单写出你准备怎样做?有操作性即可。

(四)活动开展

1、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师带生,生带生。

(2)形式多样的读念: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中高年级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10分钟。

诵读教案范文第9篇

重点:进一步积累古代文言文词汇。

难点:学生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

通过自学解决字词,教师提示个别难句。

一、简介作者情况

二、正字音

三、通过自学掌握字词。

四、学生表演二僧至南海一段,加深理解记忆。

第二课时

一、提问字词,复习旧课。

二、分析

1、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文,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找出本文论点。

2、第二段如何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昏庸与聪敏的辩证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再用曾参传圣人之道加以佐证,非常有说服力。

3、第三段如何论证?

4、分析二僧之南海之事。找出去之困难的体现,僧贫者能至和僧富者不能至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样?

5、最后一段怎么样扣住论题再论证?

三、谈启示并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感想。

1、难事做于易,繁事做于细。再难的事情,只要去做,总会完成,而再易的事情,如果水去做,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2、是天资聪明与愚钝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惟在勤奋努力与否。如果努力了,必将有所收获,否则一事无成。

设计思想

对于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强调学生自学为主,教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要加强诵读的落实。用一课时对论证方法这一教学重点用讨论法进行落实。

板书设计

为学

清彭端淑

一、提出论点

天下事:为之:难易人之为学学之,难易

不为:易难不学,易难

(普遍真理)(本文论点)

二、道理、举例论证

1、道理:资,材学而不怠不知昏庸

屏弃不用无异昏庸

2、举例:鲁传圣人之道

三、比喻论证

二僧:贫者:为之至

富者:不为不至

四、总结结论:

人之立志:恃材自败

恃勤自力需“为”需“学”

教案点评:

对于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强调学生自学为主,教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要加强诵读的落实。用一课时对论证方法这一教学重点用讨论法进行落实。

教案示例

重点:进一步积累古代文言文词汇。

难点:学生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

通过自学解决字词,教师提示个别难句。

一、简介作者情况

二、正字音

三、通过自学掌握字词。

四、学生表演二僧至南海一段,加深理解记忆。

第二课时

一、提问字词,复习旧课。

二、分析

1、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文,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找出本文论点。

2、第二段如何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昏庸与聪敏的辩证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再用曾参传圣人之道加以佐证,非常有说服力。

3、第三段如何论证?

4、分析二僧之南海之事。找出去之困难的体现,僧贫者能至和僧富者不能至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样?

5、最后一段怎么样扣住论题再论证?

三、谈启示并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感想。

1、难事做于易,繁事做于细。再难的事情,只要去做,总会完成,而再易的事情,如果水去做,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2、是天资聪明与愚钝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惟在勤奋努力与否。如果努力了,必将有所收获,否则一事无成。

设计思想

对于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强调学生自学为主,教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要加强诵读的落实。用一课时对论证方法这一教学重点用讨论法进行落实。

板书设计

为学

清彭端淑

一、提出论点

天下事:为之:难易人之为学学之,难易

不为:易难不学,易难

(普遍真理)(本文论点)

二、道理、举例论证

1、道理:资,材学而不怠不知昏庸

屏弃不用无异昏庸

2、举例:鲁传圣人之道

三、比喻论证

二僧:贫者:为之至

富者:不为不至

四、总结结论:

人之立志:恃材自败

恃勤自力需“为”需“学”

教案点评:

对于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强调学生自学为主,教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要加强诵读的落实。用一课时对论证方法这一教学重点用讨论法进行落实。

探究活动

活动:故事改写

说明:本课第三段,作者举出蜀鄙二僧的故事,叙述简单。教师可利用这故事训练学生写作、思考的能力。学生可凭想象,合理地加入一些情节,使故事活泼生动些。

建议:本活动可利用作文课进行。

例:

很久很久以前,四川某个庙里有两个和尚,这两个和尚,一个比较富有,另一个很穷。

有一天,富和尚起了个念头,他想:普陀山是我佛门圣地,哪天我若能去朝圣,也就不枉做一个佛门弟子了。

由四川到普陀山,路途遥远,在古代,交通非常不便,沿途必定困难重重。富和尚左盘算,右盘算:要到南海去,得雇条船才行,这一路上不知道要多少花费呢,万一钱不够用,怎么办?他犹豫再犹豫。一直都不敢有所行动。

巧的是,穷和尚也想到南海朝圣,他便把这想法告诉富和尚说:“师兄,我打算到南海去朝圣,你以为如何?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富和尚大吃一惊,问:“你没钱,哪来的盘缠呀?”

穷和尚回答:“师兄,你怎么忘了呢?化缘是我们出家人的本分,我只要带一个瓶子一个钵,就可以上路了。”

富和尚以不信的口吻说:“我这几年来,一直想雇条船到南海去,一直都没能去成,你没钱,只靠化缘,能到得了吗?”

穷和尚笑一笑,没再答辩。第二天一早,他果然带了一个瓶子、一个钵,就上路了。沿途化缘,白天赶路,夜里找座庙挂褡。终于让他是到了普陀山。

朝完圣,他高高兴兴地又沿途化缘回来。

走到山下,远远地看到富和尚,他兴奋地招手喊道:“师兄,我回来了!”

诵读教案范文第10篇

彭银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德育存在着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脱节,方式上强调知识灌输的问题,使德育出现单一强调政治性、注重统一性和规范性的倾向,教育效果不太理想。2012年以来,党的十有关文件和多次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基于此,2013年3月,肇庆市政府提出要在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和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市教育局制定了《肇庆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探索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德育改革,传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有效地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让青少年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刚才您谈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培养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需要,现在全国很多区域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请问,肇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什么样的优势?

彭银祥:我们的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优势一:建立了政府强力推进的运作机制。2013年肇庆市工作会议和2014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了要在全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任务,由市委市政府倡导这项工作,在全国应该是首例。

优势二:准备充分,试验先行。我市的课程决策至少经历了四年多的试验和准备。在多方听取意见,多次进行调研、咨询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这个《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课程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优势三:教学内容更具导向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我市目前使用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既较好地体现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又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儒家经典“四书”和《礼记》为重点,兼及《道德经》和《周易》,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如此明显的优势,想必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一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彭银祥:是的,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日渐凸显。

首先是形成了立德树人“知行结合”的课程运作模式,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什么教”的问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全覆盖―扩面提质的基础上,制定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知行合一”行动方案,推荐若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德育渠道,通过“学典立德”内化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知行合一外化学生的行为,达到“修身育人”的教育目标。

第二个方面是规范“学典立德”教学模式,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的“落地”问题。课堂教学一方面强调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规范化要求,一方面突出经典教学对于学生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注,总结出诵读经典―理解经典―拓展延伸(领悟和实践经典)―背诵经典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孔子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端砚文化”“竹文化”“玉文化”“花文化”“红色文化”等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扩展了我市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多个抓手,其中课程是最基本的保证,肇庆是如何整合这方面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教材的?

彭银祥:我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化”问题。一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融入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中去。三是教育环节全覆盖,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首先来说教育人群的全覆盖。我市目前从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经费这“四有”上保障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落实。从幼儿园到高三,每班每周一节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安排专任教师上课,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分层设计: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使用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使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九年级至高二着重传统文化经典选读――《道德经》《礼记》,高三主要是“中华文化之源”――《易经》。这样的设计既体现出每部(篇)经典的独立精神,又能兼顾系列经典的整体关联,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好地遵循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再说说学科课程的全覆盖。我市各学校结合思品、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利用课前五分钟、早午读、大课间和升旗礼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樱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和传世智慧,感悟民族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全方位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来谈一谈教学环节的全覆盖。根据《方案》要求,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进校园到进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社团活动作延伸,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为拓展,县(市、区)主题活动为窗口,各中小学通过周末大讲堂、研究性学习、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初步理解和理性认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而辐射社区和家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关键一环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才能更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肇庆做了哪些工作?

彭银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研训结合的原则,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搭建多元学习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能力:

专业指导引领。我们成立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中心,制订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计划、方案,组织指导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定期开展专项调研(督查),有力推进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常态化开展。

强化教师培训。市教育局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组织各类学校分管领导、教师参加中华书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艺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举办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培训教育教学骨干教师三千余人次。各县(市、区)和学校也纷纷组织传统文化专题培训,为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研提升。教育局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努力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打造一批骨干教师,锤炼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也通过举办教学比赛和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以传经、教研的方式进行培训学习。

搭建展示平台。我们还开展了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规划和教案共享活动,通过经典诵读展演、演讲比赛、教师素养比赛等活动,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引导教师创新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肯定和专业成长。

健全激励机制。市教育局每两年评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多方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真正打造出一支热爱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学校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家校合作。请您谈一谈,肇庆是如何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彭银祥:一方面强化家校互动。要求各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把《肇庆市中小学生传统美德行为指引》和低年级教材印发到学生手中,开展亲子诵读活动、传统美德“五个一”实践活动;通过评选“经典诵读家庭”“美德之家”等途径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家长会、校讯通等平台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另一方面创设交流平台。市教育局编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简讯》,开设肇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站和新浪、网易博客平台,及时全市各地各校教育动态,报道各地各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学习心得,开辟“锦言录”专栏,反馈分享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来,肇庆教育系统发生了哪些变化?

彭银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根据我们的访校记录和家长、学校反馈,课程实施以来,无论城区还是乡村的学生,都已经能熟读或背诵相关经典选段,学生通过诵读和吟诵,熟悉经典、领悟经典,培养了学习兴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尊师行孝等行为有明显的改善,日常行为更趋规范,涌现出一批“美德少年”和“美德之星”。在公布的2015年“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测评中,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分以高于第二名15分的压倒性优势取得了广东省五个城市中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了测评组的高度评价。

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市教师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大胆创新,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成效显著。市教育局先后面向全市教师进行了“示范教案推荐”和“优秀课程规划与教案征集”,评选出25部优秀课程规划和203份优秀教案,并向全市推广使用。此外,在由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录像课、教学设计、论文评比中,我市教师获得三个项目的特等奖,有27名教师获得一等奖,获奖总人数达51人,获奖档次之高,覆盖面之广,令人瞩目。

全市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学校教育辐射整个社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到家庭和社区,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市教育局还接到家长表示赞扬和支持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电话,一对耄耋之年的退休大学教授,听说学校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还专程到学校听课。如今,传统文化经典亲子阅读、创建“书香家庭”、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在肇庆蔚然成风。

:正所谓努力耕耘结硕果。四年播种,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就和变化,但实施的过程中必定有苦有甜,请您谈谈这中间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彭银祥:确实如此,我想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认识是先导。同样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县区之间、学校之间、甚至校内班级之间,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衡现象。造成不均衡现象的根源,主要是管理层以及任课老师的思想认识差异。帮助全体教育工作者觉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推进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导性问题。

师资是关键。能否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给学生,老师是至为关键的因素。我们通^骨干教师培训和结合实地观摩的研修活动,培养一批传统文化教学“种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但是如何扩大培训的范围,调动教师自我进修的积极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材是重点。我们使用自编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该读本提供的是没有删节也没有注释和翻译的“素读本”,这可能给授课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障碍。为此,我们一方面建议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把握教材的基本内涵和育人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教材原典基础上,完成了经典读本的修编,增加了阐释经典的“大意理解”、以价值导向为目标的“思考与感悟”、以实践活动和趣味故事为导行的“拓展与延伸”等内容。编撰了参考课程规划和教案,同时向老师推荐了另外两个权威版本的教材,作为教学参考。

上一篇:拼图教案范文 下一篇:郊游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