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2 19:50:01

诵读教案

诵读教案范文第1篇

还未备课,贾老师第一句话就问卢雷,“课文会背吗?”卢雷说不会,贾老师立即要求他“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 。贾老师一句简简单单的“课文背出来了,再来找我备课”,使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离开了诵读,就不称其为“语文”。然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诵读能力怎么样呢?在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强化的时候,我是否能够以身作则地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呢?日常学习时,我是否只顾着滔滔不绝地传“道”,而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是否已经失去了很多学生琅琅的诵读之声?我是否已经失去了对学生身先士卒的示范指点呢?时下又有几个语文老师能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背书给他们听呢?

“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这话多么掷地有声啊!

如果你,曾幸运地走进贾老师的课堂或聆听到他的讲座,就会发现——无论是对经典课文的诵读,还是对精彩习作的记忆,贾老师都能够脱口而出。已经不再年轻的贾老师,可以为我们展示对多篇文章熟读成诵的基本功。那一篇篇或长或短的课文能在贾老师滔滔不绝的背诵中“活”了。当我们为贾老师居然有这般清晰的记忆,这般流畅的表达,这般敏锐的反应,这般游刃有余的课堂教学惊叹时,也不难理解贾老师背后所蕴涵的,又何尝不是对一篇篇美文熟读成诵的结果呢?我想到大概这就是,功夫在教外,功夫在读中吧!

05年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的指导。尽管是随堂课,我仍毫不含糊地进行了课前准备,所备之课也是博采众长,探究创新的结果。可是,实际教学并不近人意??朗读文本时,多数学生读得勉强有点感情,读得有滋有味的更是屈指可数。课后究其原因,盛老师并不责问什么,只是拿起课本,看着我,静静地说:“告诉我,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此时,我才如梦初醒,老老实实交待自己先是查了各种资料,再备课,至于课文只是匆匆读了5、6遍,并没有去深究啊!

是的!“读”书第一,一点不假。正像盛老师所指正的那样,备课不备“读”或少备“读”是我这节课所呈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某个角度说,我读得有多好,课堂上学生的阅读体验就有多深。如果我对文本读得越透,视觉越独特,那么学生的体验就越深刻!只有这样,备课也才会有我自己的个性!

盛老师寥寥数语,却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备课,我们一定要先“读”课——必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凡是让学生看我们老师读的地方,最好自己能背出来。在课堂上,我们的表情和手势也要经过反复琢磨,只有备“读”时,在“声”和“情”上下足了功夫,上课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一篇人教版小学实验教材课文通常只有几百字,偶尔才上千字。尽管小学阶段的教材篇幅都不算长,但是文中蕴含的思想,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谋篇布局的方法以及作者处理语言文字的技巧,绝不是老师粗读一两遍就能全面掌握的。假使我们认为,小学课文大白话,平淡无味,翻两遍就懂了,那么我们就不能进入教材意境。不下点苦功夫,哪能把文本精华发掘出来呢?老师钻研教材,犹如沙里淘金,只有多读,多背,才能汲取其中的营养,更何况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不少课文还是名家名篇,我们备课时必须得读熟练了,最好能脱口而出(如果遇上要求学生背诵的片段、文章,我们自己首先要熟记于心),才能创设一个个性化的课堂啊!

从那以后,每每备课,我时时不忘将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上五遍,并标记上段落,划好生字词,再写上批注。在此基础上,我要求自己把课文再多读几遍,读熟,直至能够惟妙惟肖地在学生面前范读课文,时常不用看教科书就可以把原文或精彩的片段背出来!同时,我也很少再为一读书就忘记情感的投入而担心了。

教学《观潮》一文时,我多次要求学生把书放下,“看”老师读(背)。当我毫不含糊,声情并茂地范读(背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

还未读完,学生就情不自禁地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课后,当学生得知我能有声有色地范读,正是平日“读”占鳌头,文章不厌百回读的结果时,顿时个个肃然起敬。学生的模仿力是相当惊人。看了我的诵读,他们朗读、背诵课文都比以往认真得多了,不仅语气、语调,就连我连朗读时的表情神态也开始注重起来了。现在的我,只怕是不想先“背”课,后备课都不行了。

正如上海著名专家吴忠豪教授所说,多读、多背,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我们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才能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味”,回味出语言文字的余音、余韵和余意来。背诵,则是在反复吟诵基础上,熟读成诵,把文字读“活”,诵读出“老师自已带有鲜明个性的理解”,让课文呈现“令人同喜同悲、同歌同泣的有生命气息的世界”,才能将浅显简易的课文“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世界”,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为说话和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见,我们在备课前能“读”课,如若能 “背”课,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啊!

聆听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真是极大的享受,叹为听止!可是,谁能想到执教前一天的晚上11点钟多,于老师还在房间里捧着书,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于是,第二天的课堂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的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谁又曾知道?王崧舟老师在备《草船借箭》时,一口气读了13遍,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感觉,精妙的教学设计才呼之欲出。

尽管如此,据了解多数老师备课很少会将课文读7、8遍,个别是没出声“读”一遍。一上课,老师总是急着去看参考资料,去看名家教案,去写教案。甚至有老师将备课简单地等同于写教案,以为教案写好了课就备好了。教案是一定要写的,但写教案绝对不等于备课!写教案是备课,而钻研教材、朗读课文、思考教法等也是备课,是隐性备课,“隐性备课最重要”。备课时,我们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读出来——要感知性的读,初读时,必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添字,不能漏字,不读破句子,知道课文主要内容;要理解性的读,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片段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要品味性的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在情感读出来,把课文味道读出来。接着才是写教案(写教案只不过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试想自己都没有将课文读懂,又怎么能引导学生去读懂课文呢?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向贾老师、盛老师和于老师等各位前辈好好地学习才对啊!

如果,希望明天的课堂能够精彩纷呈?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 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

参考文献:

1、课堂节奏的修辞化解读《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3)

2、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小学语文教师》2008(1)

诵读教案范文第2篇

一、任教学科:语文。

二、研究课题:《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三、个人研究方向: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的阅读习惯

四、研究目标:

1、改变目前小学生“动口不动手”的阅读现状,逐步达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所要求。

2、通过研究,探索适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

3.在研究、学习、培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已得到不断的发展,成为终身学习型的教师。

五、研究措施:

1、理论学习: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相关的教育杂志,学习一些相关的专着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实践参与:认真参加课题组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探索适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3、忠于课堂:课堂教学是研究校本教研的根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从课堂中发现问题,及时的寻找多途径解决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反思积累:在教学,学习、研讨中,要加强自我反思,及时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自已独特的想法撰写成文,继续在自己的校本课题专栏上传,多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二)

个人子课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总结并形成适合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应用方法,以及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充分发挥出“双主互动”、“导学—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实际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写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2、写好课题组个人子课题计划;

3、将计划上传到教师博客,并丰富博客内容;

4、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十月份:

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4、认真准备课题研讨课。

十一月份:

1、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2、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总结,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3、课题组成员及时撰写研究材料,上传到网站,充实教师博客。

十二月份:

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元月份:

1、写好课题组子课题小结;

2、写好个人课题小结,并进行交流;

3、收集并整理研讨课教案、说课稿和评议,并及时上传到博客;

4、写好课题研究论文,并进行交流。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三)

一、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参与课题研讨课活动、撰写论文、教学设计、研究心得等多种方式,探索出相关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使学生在良好的诵读中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并使自己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迅速成长。

三、研究措施:

1、转变观念,认真系统地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诵读教学的有关理论。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着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

2、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国内外诵读教学方面先进文章,尽可能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3、联系实际,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踏实细致地调查分析。

4、实事求是, 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课题组研究计划安排下,每学期上好课题研讨课、“一人一节课”,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本年度具体工作安排计划:

十一月份:

(1)学生诵读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总结。

(2)学习课题组课题总方案。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内容。

(4)参加课题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

(3)参加课题研讨活动。

(4)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丰富个人博客。

一月份:

(1)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专题研讨课。

(2)积极参与专题研讨课的评课及讨论。写好听课感言。

(3)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4)撰写诵读教学论文,参加论文评选活动,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诵读教案范文第3篇

湖州市吴兴区弁南小学

管艳

2月初,阅览08年第一期《小学语文教师》。

对于期刊内《“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一文,笔者所讲述的上海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指导学生卢雷进行《开国大典》备课的故事,我记忆犹新——

还未备课,贾老师的第一句话就问卢雷,“课文会背吗?”当时卢雷说自己不会,他立即要求卢雷“课文背出来了,再来找我备课” 。贾老师一句简简单单的“课文背出来了,再来找我备课”,却让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离开了诵读,就不称其为“语文”。然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诵读能力怎么样呢?在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强化的时候,我是否能够以身作则地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呢?是否我已经失去了对学生身先士卒的示范指点呢?时下又有几个语文老师能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背书给他们听呢?日常学习时,我们是否只顾着滔滔不绝地传“道”,而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是否已经失去了很多学生琅琅的诵读之声?

如果你,曾幸运地走进贾志敏老师的课堂或聆听到他的讲座,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对经典课文的诵读,还是对精彩习作的记忆,贾老师都能够脱口而出。已经不再年轻的贾老师,可以为我们展示多篇文章的熟读成诵的基本功,那一篇篇或长或短的课文都能在贾老师滔滔不绝的背诵中“活”了。当我们为贾老师居然有这般清晰的记忆,这般流畅的表达,这般敏锐的反应,这般游刃有余的课堂教学惊叹时,也不难理解贾老师背后所蕴涵的,又何尝不是对一篇篇美文熟读成诵的结果呢?我想到大概这就是,功夫在教外,功夫在读中吧!

“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这话多么的掷地有声啊!

在我校07学年上半学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年轻的王国斌老师所教学《庐山云雾》一课,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上课的音乐声响起,伴随着悠扬“神秘园”,王老师开始了对“庐山云雾”诗一般的诵读——“古往今来,人们提到庐山,常常把它和云雾连在一起。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更使游客对庐山云雾产生了神秘感。……”

整整40分钟的课堂,他的目光没有一刻是盯着书本,却时刻深情地看着学生——原来,王老师早已把课文背诵地琅琅上口,惟妙惟肖。是啊,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庐山云雾的趣味无穷早已在王老师抑扬顿挫的背诵中,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面前。课堂氛围宛如庐山云雾,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飘飘悠悠,学生和听课老师犹如文中那位“清代学者”,个个心醉了……

无独有偶,不久后的一次教研活动,我有幸聆听了浙江省青年名师肖绍国老师教学《姥姥的剪纸》。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肖老师示范朗读,他时不时地抛开课本,面对学生诵读,声音浑厚,情感浓郁。学生随即体会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和舐犊情深,融入了笑源的心梦之境和对童年的眷恋、对亲人的感恩之情中,随后学生的朗读也倾情投入。不知不觉地课至正酣时,经典银幕金曲《A time for us相处岁月》的旋律开始缓缓流淌,肖绍国老师饱含深情地娓娓道来:

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

是呀,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回归之心统统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

有一首歌这样唱着:(教师轻声哼唱)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朗诵读完,在场老师和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学生在肖老师的深情演绎中,用一颗感恩的心记住了亲人、故乡永远是自己情归的港湾,懂得了感谢亲人、感谢命运、感谢生活……

以上两节课堂中,老师的背诵带给了学生强烈的心灵冲击。这样的精彩,源于两位教师对“读”的内涵的深刻体认。我们能裁度猜度出:备课时,他们对读下了多少苦功!

现在,我们探讨有效课堂,提出有效课堂要借助于有效的备课。有效的备课要借助于对教材的把握程度,那么,是否有效课堂也取决于老师对文本“读”的备课呢?

听各位名师的课,我们都会十分关注他们的教学设计。其实,名师课堂的精彩,最根本的还是来自名师们对教材的“读”啊!

还记得05年,我在踏上讲台不久后的一次课堂教学中,非常幸运地得到了我省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的指导,盛老师的指导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当时,我初次接触新课标,初次担任中段教学任务,“勇于发现、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我正开始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中颇为打动人心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学。尽管是随堂课,我仍毫不含糊地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所备之课,也自认为是博采众长,探究创新的结果。可是,实际教学并不近人意,在朗读文本时,多数学生读得勉强有点感情、读得有滋有味的更是屈指可数。课后究其原因,盛老师并不责问什么,只是拿起课本,看着我静静地说:“告诉我,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此时,我才如梦初醒,老老实实交待自己先查了各种资料再备课,至于课文只是匆匆读了5、6遍,并没有去深究啊!

是的!“读”书第一,一点不假。正像盛老师所指正的那样,备课不备“读”或少备“读”是我这节课所呈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某个角度说,我读得有多好,课堂上学生的阅读体验就有多深。如果我对文本读得越透,视觉越独特,那么学生的体验就越深刻!只有这样,备课也才会有我自己的个性!

盛老师寥寥数语,却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备课,我们一定要先“读”课——必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凡是让学生看我们老师读的地方,最好我们能背出来。在课堂上,我们的表情和手势也要经过反复琢磨,只有备“读”时,在“声”和“情”上下足了功夫,上课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一篇人教版小学实验教材课文,通常只有几百字,偶尔才上千字。尽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篇幅都不算长,但是文中蕴含的思想,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谋篇布局的方法以及作者处理语言文字的技巧,绝不是老师粗读一两遍就能全面掌握的。假使我们认为,小学课文大白话,平淡无味,翻两遍就认为自己懂了,那么我们就不能进入教材意境。不下点苦功夫,哪能把文本精华发掘出来呢?语文老师钻研教材,犹如沙里淘金,只有多读,多背,才能汲取其中的营养,更何况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不少课文还是名家名篇,我们备课时必须得读熟练了,最好能脱口而出(如果遇上要求学生背诵的片段、文章,我们自己首先要熟记于心。),才能创设一个个性化的课堂啊!

从那以后,每每备课,我时时不忘将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上五遍,并标记上段落,划好生字词,再写上批。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自己把课文多读几遍,读熟,直至能够声情并茂地在学生面前范读课文,常常不用看教科书就可以把原文或精彩的片段背出来,让学生感到惊讶!同时,我也很少再为一读书就忘记情感的投入而担心了。

教学《观潮》,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几次要求学生把书放下——“看老师读”。当我毫不含糊,声情并茂地范读(背诵)起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还没有读完,学生就情不自禁地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课后,当学生得知我能有声有色地范读,正是平日“读”占鳌头,文章不厌百回读的结果时,顿时个个肃然起敬。学生的模仿力是相当惊人,看了我的诵读之后,他们朗读、背诵课文都比以往认真得多了,不仅语气、语调,就连我连朗读时的表情神态也开始注重起来了。现在的我,只怕是不想先“背”课,后备课都不行了。

“看老师读”,还能激发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起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当老师在有声有色地范读时,对学生朗读的引导是潜移默化的。有效的读,能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动耳,全身心地投入,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认认真真地朗读课文,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并发展为一种责任感和事业感。可见,老师在备课前能“读”课,如若能 “背”课,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啊!

正如上海著名专家吴忠豪教授所说,多读、多背,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以及文章思路的逻辑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我们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才能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味”,回味出语言文字的余音、余韵和余意来。背诵,则是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把文字读“活”,诵读出“老师自已带有鲜明个性的理解”,让课文呈现“令人同喜同悲、同歌同泣的有生命气息的世界”,才能将浅显简易的课文“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世界”,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为说话和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聆听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真是极大的享受,叹为听止!可是,谁能想到执教前一天的晚上11点钟多,于老师还在房间里捧着书,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于是,第二天的课堂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的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谁又曾知道?王崧舟老师在备《草船借箭》时,一口气读了13遍,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感觉,精妙的教学设计才呼之欲出。

尽管如此,据了解多数语文老师备课时很少会将课文读七八遍的,有的甚至是没有出声“读”一遍。一上课,多数老师总是急着去看参考资料,急着去看名家教案,急着去写教案。甚至少数老师将备课简单地等同于写教案,以为教案写好了课就备好了。教案是一定要写的,但写教案绝对不等于备课!写教案是备课,而钻研教材、朗读课文、思考教法等也是备课,是隐性备课,“隐性备课最重要”。我们在备课时要在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能够声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读出来——要感知性的读,初读时,必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添字,不能漏字,不读破句子;知道课文主要内容;要理解性的读,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片段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要品味性的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在情感读出来,把课文味道读出来。接着才是写教案(写教案只不过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试想自己都没有将课文读懂,我们又怎么能引导学生去读懂课文呢?在这方面,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向贾老师、盛老师和于老师等各位前辈好好地学习才对啊!

如果,希望明天的课堂能够精彩纷呈?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先“背”课,后备课吧!

参考文献:

1、课堂节奏的修辞化解读《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3)

2、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小学语文教师》2008(1)

3、案例评析《江苏教育》2007(11)

诵读教案范文第4篇

一、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需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全体师生共同谋划,出勤出力,校园环境布置焕然一新。

今天,当你跨进校门,映入你眼帘的常常是教学楼上悬挂的经典诗句与名言;当你走过教室长廊,吸引你眼球的一定是每个教室门口墙上的“每周一诗”,稚嫩的书法加上富有童趣的画面,让你既领略到古诗文固有的文化底蕴,也感受到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满腔热情和他们充满创造力的智慧。当你走进一间间教室,在那里你或许就能和李白、杜甫等古代名人相遇,看到他们的身影,读到他们的故事,听到他们在吟诗……在这样的氛围里,上课读古诗文,下课谈古诗文,教研议古诗文,也就成了一件平常的事情了。

事实证明:让育人的无形文化寓于众多的有形活动之中,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可估量的。

二、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古诗文诵读”,缘于它的文学特点,我们把它归属于语文教学范畴。但是作为拓展型课程,在教学上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读为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诸如音读、形读、情读和意读等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以培养兴趣、诱发自信、开阔眼界、拓展知识、丰富内涵、提升素养为宗旨,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在拓展型课程领域开辟一块具有发展前景的教学新天地。

作为拓展型课程内容之一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我们主张学科之间有机整合,即在强调学科性教学特点的前提下,注意各学科的优势互补和相互借鉴。例如:古诗文与美术在创作的意境上有着相同之处,它们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古诗文的理解有时会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古诗文本身就含有律动之美,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吟唱古诗,其表现形式则更为活泼,学生也更乐意接受;古诗文教学与自然教学结合,可以敦促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古诗文中包含的自然知识和生活知识,懂得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性,也可以诱导学生在学习自然常识的同时欣赏典雅的语言、提高文学修养;古诗文诵读与英语教学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东西方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华古诗文正在走向世界,更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我国古汉语的独特魅力。

三、与读书活动相结合。

读书活动是我校的特色工作之一,精心打造充满书香的校园,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著作,感悟经典著作之内涵。每年的文化艺术节,学校都要进行经典文化学习的汇报活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与“古诗文诵读”有关的活动。其中,有诵读活动,有吟唱活动,有版报展示,歌舞演唱,情景剧和小品等表演……丰富多彩的活动,符合古诗文自身的特点,也符合儿童智能发展呈多元性的规律,它让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

四、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在“古诗文诵读”专题活动中我们关注教师课改意识的增强,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科整合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围绕古诗文诵读课程目标,组织各类专题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编辑教材、撰写教案、课堂教学研究等活动,通过实践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撰写教案,我们又以讲课、咨询、对话以及个别辅导等方式等请专家解读教材,以加深教师对古诗文含义的理解,敦促教师在备课中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研究所备古诗文作者的个性特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注意把握学科的教学特点、古汉语的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征,找准教学切入口,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年级设计出不同的教案。

我们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实战”中接受培训,得到锻炼,从而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学校将“古诗文”诵读作为学校课改语文拓展性课程的推进,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当前,两纲精神的渗透、贯彻与实施,只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首先,古诗文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其次,古诗中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不仅包涵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重新解读,积极思辨,这本身也是开启青少年心智的过程。

诵读教案范文第5篇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为了使教师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全面落实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标,切实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备课的作用,特提出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才能上课,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和“信口开河”。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好本册教材的重点,与前后教材的内在联系及函接,各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教师必须弄懂教材的知识,以保证准确、无误地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2.备每一课必须做到:

①备教材: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的要求要明确、恰当。要分节备课。

②备教法:教师应不断探讨新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③备学生: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既使中下生能学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

④备练习:改革课内外练习的形式,激励学生爱练 ,善练、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3.每课的教案应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智能与思想教育两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步骤、必要的答案、练习的安排、作业的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内容。

4.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各年级备课组要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可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备课小组成员根据本学期的教材,可以电脑备课的形式,分担一至两个单元的备课任务,实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其他教师在他人的教案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与本班学生的特点,把修改的意见写在自己的备注栏内。修改意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总的设计思路是否符合我的学生?2、我的学生还会在课堂中出现哪些问题?我将如何解决?3、本教案的哪几个环节使我得到启示,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后反思也应有自己的个性。电脑必须按以下六个环节操作:组长分配任务——组员独立备课——教研组集体讨论修改后下发教案——上课教师再修改后执教——撰写课后反思——集中交流反思。提倡在语文书上圈圈点点。

诵读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古典诗歌 《雨霖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对教师“想教什么”的反思

通过那么多的教案总结,不难发现,教师对于雨霖铃的教学内容基本上还是按照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展开下面几点的。但是这么多的目标落实到教师自己想教的层面也是各不相同,是教意象?教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是说教艺术特色?在这点上,每个教师的把握都不一样,或者可以说教师自己想教的东西这点上也很困惑,毕竟短短的45分钟时间,要导入新课,要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要整体感知全词概括全词的内容,还要品悟作者的情感。纵观《雨霖铃》这首词的教学案例,有些是简单赏析后教给学生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有些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逐句鉴赏与理解,还有些是在反复吟咏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品悟。

2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

在教学内容上大致按以下教学步骤展开:导入、整体感知、配乐诵读全词、品悟和情感升华。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和传递的信息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教师指导学生的诵读,落脚点在于逐字的品味全词。

诗歌语言的品味必须伴随着大量的诵读,细细的品读,这一点大部分教师都把握地十分到位。诗歌最大的特点便是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和富于节奏和韵律。这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更好的方法将诗歌情感的强弱起伏发挥的淋漓尽致。只有通过诵读、吟诵,特别是在教师读、唱、吟的示范下,学生读得有板有眼, 读出节奏, 读出语感, 读出韵味,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传递的情感。

(2)教师指导学生品味词句,落脚点在于字词句的推敲。

多数的课例,是教师提出字词的问题,学生理解情感。像许正老师的课,竟一连给学生讲解了10个挖字眼的问题,经过教学课例的统计,教师像讲文言文那样对诗歌作逐字逐句的解释占了绝大部分,有些直接将诗歌变为一篇散文让学生读翻译后的散文。笔者认为这样会破坏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以致于把诗歌中丰富细腻的情感和灵性变成了一堆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符号,语言的美感、情感的激荡、精神的愉悦、思想的深沉都流失殆尽。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这首诗中的意象,并总结写作手法等。

纵观这些教案,就不难发现诗歌教学中存在很明显的问题。诗歌本应是阅读教学中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部分。它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其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美的熏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限制,诗歌的教学与诗歌本身的韵味之间有着很大的落差。欣赏诗歌过分纠缠于词句及构思,反而会破坏诗歌本身的整体美。如果我们欣赏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字词或技法上,就会破坏这种整体的美感。特别是《雨霖铃》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在教学中,如果采取上面那些教学片断,只会破坏这首词的美感,让学生对于诗歌的热情递减到零度下。

3学生实际学了什么

根据这些教案推测,学生在教师教学后,真的能学到教师预先设想好的效果吗?这可以归结于下面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关于诗的知识面不宽,二是教师关于诗的品鉴能力不高,再一个就是关于诗的教学设计缺乏诗味和艺术性。由于种种限制,诗歌的教学与诗歌本身的韵味之间就会产生很大的落差。就以《雨霖铃》的教案为例,教师为了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中讲述自己编好“剧本”,事无巨细地准备到上课的每一环节,不可谓不认真,但是讲坛上的尽情演绎,一人做主,灌输知识,但是恰恰在整个剧本里少了最重要的角色――“学生”。这就导致学生最后无法真正体会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无法进入诗人的那个世界。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句话就一语道破诗词最大的特点:诗歌是表达情感强弱起伏的变化。是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体验作者世界中的情感变化。在此种情景下,所有抽象的讲解、说教、讨论以及作者介绍都是多余的,让学生直接接触与真切感受作品,走进作者创造的形象世界,在诗歌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笔者认为诗歌教学最重点的是通过意境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感情起伏变化,并通过抓住情感变化的点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让学生在期待中迎来下一节课堂的到来,如此,便是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郭熠.《雨霖铃》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3(1).

[3] 金玉红.让学生喜欢语文课――《雨霖铃》教学叙事案例[J].新课程学习,2013(5).

诵读教案范文第7篇

1.更新教学思想。

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唯考是从的非正常局面。其次,必须目中有人,阅读教学必须要发现人的价值和潜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多实践。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发展智能,应从学生着眼,从课本着手,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生去实践。阅读教学要发展人的个性,既发展他们的体力,又培养他们的心理能量,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之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再次,必须树立未来意识,阅读教学既要沟通字词句篇与语修逻文的关系,又要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更要为未来着想,使“教文”为“育人”服务。

2.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整体出发,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这是阅读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任务。启发式的要点在于,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方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这里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能力。启发式当然要设疑解惑;而且这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决不等于满堂问或满堂练,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要提高启发质量,改善启发形式,讲求启发效果。

3.开拓联想,适时点拨。

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要求活。怎样才算得活呢?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语文课要求活,只有把课教活了,才有语文课的高效率。为了把课教活,教者就必须注意在教学中开拓联想,时时点拨。开拓性的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4.吃透教材,挖掘新意。

教材本身就是有无穷的魅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决不被教学参考书所束缚,而应该认真研究教材,钻研教材表面不易发现的隐情隐义,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就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5.重整体把握,轻过细分析。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整体性强。我们评论一堂语文课是从整体性着眼,我们评估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是从整体上进行,语文教学更应从整体上把握。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因而,我们从研究教材到准备教案,到实施教案,再到课后练习,都要围绕这篇文章进行通盘考虑。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字词句章的分析,主题思想的归纳,写作风格的提炼,都要结合课文的整体进行。

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着把完整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的现象,不少教师过于看重课文的过细分析、分析细到某个句子,某个词,乃至于某个字的含义,于是乎学生把这些分析视作经典而大记特记,因为接下来的考试这些就是“标准答案”。而对这些内容在文章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则茫然无知,语文课所特有的韵味,在这过筛式的分析中变得味同嚼蜡,长期下去,语文课的兴趣则宕然无存。因此,我们认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要减少过细的分析,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语文课阅读中得到多方面的训练,学到多方面的知识。

6.重诵读训练,轻题海战术。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可如今语文教学中的诵读训练不见了,不仅教师不范读,学生更没有读的机会,而变成了课内讲析满堂灌,课后做题大量练,使学生对课文缺少感性认识,相当多的学生学习一篇课文连一遍都没读上,这怎能学好语文呢?要学好语文,对课文的理解首先来自于对课文的感性认识,获得感性认识的最佳方法就是诵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对语文的理解运用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诵读训练,抛弃题海战术,必要的练习是应当做的,但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的自我理解能力。

7.重个性特点,轻教参意识。

所谓个性特点是指语文教师上课要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应是个人知识水平,对教材的研究程度,教学方法的使用,驾驭课堂的能力及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不像理科课容易上,语文教师必须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有时可通过体态、眼神、手势等非语言手段,极力引导学生参与对课文的分析,最终把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转化为学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

正如每篇文章都有写作特点一样,语文教师也应有自己的讲课特点,没有个性特点的课是不能吸引学生的。但是,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真正有特点的人不多。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受教参影响最大。由于《教参》对课文分析非常精细,且面面俱到,教学过程、课时分配、问题设计、板书设计齐全,于是相当多的教师再也不认真备课,更不认真钻研教材,拿了教参直接上讲台,这样不仅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可能退化。我们认为,语文教师要信教参而不能用教参代替自己的教案。教者应在不脱离《课标》前提下,借助教参指导,通过自己对语文的钻研,写出符合自己特点及学生实际的教案,这样课才上得得心应手。我们教师要重视培养自己教学上的个性特点,切实减轻自己对教参的依赖意识,语文教学这块园地才能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诵读教案范文第8篇

应该说,讲的还是比较顺利的,我想这与自己课前的充分准备十分不开的。首先我是将这两首词,自己认认真真的好好研究了一下,能够有感情的背诵这两首词;其次我参考了很多比较优秀的教案,从中对自己没有能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对自己的读法进行了纠正,以及其他知识环节进行了补充;第三,在把正式的教案拿给指导老师看之前,我与小组同学进行了磋商,让他们对我的教案提意见和建议,自己修改。然后才拿给指导老师看;教案通过之后,我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演习,直到自己能够完全熟识上面的每一个环节,无论哪个方面在正式上课前我都能说出个甲乙丙丁出来。《醉花阴》我用的是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适机点拨法;《声声慢》我采用的是小组讨论法。

在正式的课堂中,整个课堂进行的循序有进,我想这与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十分不开的。在课堂是,可能是讲课紧张吧,我对“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永”字分析掉了,后来等到第一个课时结束的时候,我才想起来,于是我巧妙的安排,做了一个调整,加入了一个课堂质疑环节,结果如想象当中一样,没有一个人有疑问,所以我只好自己问了。也就正好,把自己讲漏掉的两个知识点又补充了进去,

第三个方面,我想谈谈,这次教学重点一个发现。那就是无论自己准备的多么的充分,有可能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事情发,学生的思维是非常的活跃的。因而,我们应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或许比我们单纯上自己讲给学生的更多。刚刚说到了,对于那个教学质疑的环节,虽然没有同学课堂提问,但是课下还是有学生给我出“难题”了。她问道:“老师,我在有些参考书上看到的"佳节又重阳"是说的中秋节后又重阳节,这个又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幸亏自己当时灵机一动,才说出这样的话:“当然也可以那样理解。但是你想想,哪种理解更好,哪种理解更能够体现此人清照的那种思念丈夫的愁苦?”当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后来我又下来查找资料,了解到“佳节”的出处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且在很多的诗词作品中,佳节指代重阳节的比指代中秋节的多,因此后来我又给问我学生的问题补充了这个答案。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必须。另外呢,《声声慢》呢,我上的是一节讨论课,其中有两个地方让我发现了学生的智慧。针对上片我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乍暖还寒”好还是“乍寒还冷”好,我自己设计的答案呢,主要是围绕这个天气的变化来答的,结果学生们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不仅有天气的变化这一层,而且还从南渡前后此人的情感角度来思考,真的是很出乎我的意料,这比我仅仅简单的从一个方面来思考更加的全面、合理。在下片当中,我提的这样一个问题,也同样遭到这种待遇,就是针对“大雁”这种意象的理解,我设计的答案主要是大雁是一种候鸟,能够南来北往,而词人清照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不能够回到家乡。从而表现出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感慨。我的学生们不仅结合词人的身世谈到了我说的这个方面,还运用典故“鸿雁传书”来说这只大雁就是以前为自己和丈夫传书的大雁,从而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也是初次登上三尺讲台我的一些感悟:课前充分准备;课中灵活多变;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将课堂还给学生。我想只要我做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再多的困难,我也会处理的很好。这就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

醉花阴教学反思(二)

昨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李清照的《醉花阴》,教完之后得在导入和诵读这两个环节作了一点思考。

一、导入与新授环节要紧密结合

《醉花阴》是李清照南渡以前的作品,主要写对丈夫的思念,词的主旨不难理解。我设计用邓丽君演唱的李清照词《一剪梅》导入,试图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进入词作的赏析。随着音乐的响起,我把《一剪梅》词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对词的内容很感兴趣,甚至有个别学生跟着一起小声哼唱。学生们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这个情境的设置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接下来我让学生说说她们了解的李清照,学生回答出李清照的词分前后期,两个时期的词风是不一样的,应该说学生在她们知识的范围内能答道这些也是很不错的,我于是对李清照的前后期词风进行了总结,围绕她的人生经历讲了很多,等到进入本课学习时原本营造的相思氛围已经一扫而空了。回过头来看,我想在导入之后就直接引入李清照爱情词及她早期的人生经历,进入本课的学习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因为本课属于前期词作,内容上并不复杂,后期凄惨的人生经历、背景不介绍对本课也没有影响,这些课后还可以再补充。导入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引入新课,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一堂好课必然会有一个精彩的导入,有了好的导入还必须和后面的环节紧密联系,不然就会失掉作用。

二、诵读的作用及策略

上一篇:拼图教案范文 下一篇:郊游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