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健身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时间:2022-09-12 11:12:25

瑜伽健身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起源于古印度并风靡世界的瑜伽健身法,以其崇尚自然、美体健身、平衡身心的独特健身理论,深得世界健身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十多年前,张惠兰女士将瑜伽健身引入中国,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欢迎。瑜伽从开始时的单纯性学习已发展为现在的教学研究和传播的完整体系。面对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社会,释重减压无疑成为当代大学生们休闲健身的重要目的,而具备这一功能的瑜伽健身自然成为了大学生们推崇的焦点。

在大多数普通高校里,健美操是针对女大学生而开设的选项课,大多数女生希望通过健美操练习来塑造形体、培养气质。通过实践发现,女大学生在学习健美操初期有着饱满的热情,但是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希望将瑜伽健身融入到健美操教学中,通过瑜伽的伸拉帮助学生雕塑形体,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在健美操大强度、快节奏的强化练习之后,通过瑜伽冥想帮助学生放松机体、消除疲劳、舒缓心灵、释放压力,将瑜伽和健美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文通过对照班的实验研究,以女大学生的心理症状量表、身体素质、期末健美操专项考试成绩为评定指标,进行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黑龙江科技学院2007级参加健美操选项课的本科女大学生两组各30人为实验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与健美操、瑜伽相关的期刊和文章。

实验法:在研究对象中设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并且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从2008年3月开始至2008年7月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对比实验研究。

问卷调查法:采用心理症状量表SCL-90调查问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7份,有效率为95%。

信度检验: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抽取部分调查对象并在间隔15天后对同一对象重测,将前后两次的调查数据用SPSS11.5系统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出每个题目前后两次的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为0.878,因此问卷内容具有一致性,信度较高。

逻辑分析法:针对实验前后女大学生的心理症状量表、身体素质及期末健美操考试成绩的对比数据进分析得出试验结果。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5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实验内容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由教授心理健康的老师担任主试,要求被试者针对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项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独立评定。

身体素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力量素质测验为1分钟仰卧起坐;柔韧素质测验为坐位体前屈;灵敏素质测验为1分钟跳绳;耐力素质测验800米跑。

期末健美操专项考试(考核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动作),由外校健美操专家针对学生的身体姿态(15分)、动作的准确性(25分)、动作的完成情况(25分)、艺术表现力(20分)、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情况(15分),进行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实验过程:实验的测试安排在教学实验结束后的两天内进行,为防止因时间过长而造成实验内部效度降低,实验组采用有健身操、瑜伽健身术介入的方法进行教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准备活动通过有氧健身操来完成热身练习;第二部分,教师带领实施瑜伽伸拉练习;第三部分,由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第四部分,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瑜伽冥想来放松身心。而对照组仍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

实验监控:对全程实验进行严格监控,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课的时间、场地条件相等,授课的两位教师教学能力相当,教师均不进行课外辅导等。

二、结果与分析

1.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表1是对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心理因子变化进行的差异检验,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实验前后的躯体化和恐怖无显著性差异变化(P>0.05),强迫、人际关系、偏执和精神病性四项指标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

2.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通过表2“实验前后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对照表”,可知两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其力量、柔韧、灵敏、耐力的身体素质测验情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结合以上四项素质指标,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表2我们看出:实验后两组学生在柔韧和灵敏素质两项指标上其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这是因为瑜伽的伸拉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虽然健美操对这两种素质也有很好的提高作用,但融入了瑜伽的健美操课堂教学其效果更为明显。而两组同学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均无明显变化。因此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结合瑜伽练习,对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3.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通过表3“实验前后考试成绩对照表”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优秀和良好所占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及格和不及格人数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健美操课中融入瑜伽的教学,试验后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健美操课堂教学。这是由于瑜伽的练习丰富了课堂内容,充分地调动了女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健美操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可知瑜伽健身融入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通过试验研究瑜伽与健美操的结合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精神压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实验组同学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虽然我们并不能完全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学效果的优劣,但是至少我们通过研究可知瑜伽对健美操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瑜伽属于缓慢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在快节奏大强度的健美操练习后,通过瑜伽练习不但可以缓解肌肉疲劳,而且可以通过瑜伽的静力性伸展运动伸拉肌肉,提高身体柔韧性,塑造良好的体型体态,是对健美操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黄璐.街舞与健美操项目特征之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30-132.

[2]石爱华.试论舞蹈与健美操的关系及合理运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20-22.

[3]杜熙茹.瑜伽健身术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109―112.

[4]殷晓旺,等.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338-339.

[5]葛艳荣.瑜伽应用于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11-113.

上一篇:高职学生现状及教师工作角色探讨 下一篇: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