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之“奇思妙想”

时间:2022-09-12 10:58:45

信息技术课之“奇思妙想”

信息技术学习方式似乎沿袭着“所见即所得”的简洁线路,要完成某项操作,就在某个菜单去寻找,找到了就好。这种感觉常常让我想到开车,使用一下导航,目的地便在那里,中间只管开过去。这导致信息技术学习全然用不上学习其他学科时的复杂思维,学生不需要考虑数学中添加辅助线,不需要考虑化学中化合价的变化,不需要考虑英语中的结构变化,也不需要考虑语文中的词性改变……诚然,所有的学习都在追求相同的目标: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但我们能从“简单”的信息技术学科找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吗?

补集思想:随处可见的操作范式

【补集】数学概念。一般地,设U是一个集合,A是U的一个子集,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子集A在U中的绝对补集(简称补集或余集),如下图所示。

数学有补集,信息技术也有补集?当然了。早期Office版本中,选定文字时,字体颜色呈现对比色,如黑变白,红变绿,黄变紫。不仅字体颜色,其他的颜色设置也有“补集”效果,如边框、底纹颜色在选定时同样呈现对比色效果。图片在被选定时,不仅颜色有补集效果,连颜色的亮度也有“补集”效果。

大家知道颜色补集原理吗?

颜色有RGB三个颜色组成(A,B,C)。其中A,B,C的数据范围为(0~255)。那么,该颜色的对比色为(255-A,255-B,255-C)。

除此之外,图像处理过程中也经常用到“补集”思想。比如要体现运动强烈的动感效果,我们一般用“爆炸式”滤镜,即设置“径向模糊”滤镜。一般先用套索工具选定人物后,然后进行反选。设置滤镜之后的效果更具运动感,视觉效果更强烈。

其实,我们还可以采用另一种“补集”思想,即先对整张图片设置滤镜,再将选中的区域擦除。我们可以先对全图使用“径向模糊”滤镜,后用橡皮擦擦除人物主体的滤镜效果,这样效果更自然。当然,由于先滤镜,后擦除滤镜,因此不能在原图上直接操作,需要复制相同图层来完成。

生活模型:无处不在的操作建构

【模型】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来表现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物件。

一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软件、硬件的产物,我们不可避免地都能找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因为所有的研究产物都来自于人类,它们或多或少会折射人类的足迹、人类的影子。

比如,数据结构中的栈就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洗碗叠碗模型,比如队列就是生活中排队的模型。如果将学习内容置于生活情境,比如讲到栈,就模拟洗碗叠碗,那么信息技术学习就会更接地气。

本学期我给初一的孩子上编程内容,讲到一维数组时,我就采用了生活模拟的方法。

师:将一维数组看成是一条长长的队伍,删除操作相当于队伍中有人离开了。这时队伍中的人们会怎么做呢?

生:假设离开的是第5人,那么队伍中第6人及后面的人们往前挪一格。

师:详细点说呢?

生:第6人到第5格,第7人到第6格,以此类推……第10人到第9格。

师:这个过程顺序可以换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现实生活中移动时,确保前一人已经“离开”,那么这个位置可以让给后一人,否则容易发生踩踏。

师:前移过程“依次”进行,这个过程可以用循环完成。以本题为例,第6人到第5格,第7人到第6格,以此类推……第10人到第9格。循环语句如何实现?

生:For i=6 to 10 do a[i-1]:=a[i];

师:插入操作相当于插队。现实生活中,插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但假如遇到老弱病残,我们非常愿意帮助他。假设在第5人之后加入1人,队伍中的人该怎么操作呢?

生:那么队伍中第6人及后面的人们往后挪一格。

师:详细点说呢?

生:第6人到第7格,第7人到第8格,以此类推……第10人到第11格。

师:确定吗?我往后退的时候,会怎么样?

生:踩到后面的人了!

师:那该怎么操作呢?

生:最后一个人先移动。第10人到第11格,第9人到第10格……第6人到第7格。待这些人移动完毕,加入的人可以站到第6格的位置了。

经过师生整理思路,将程序运行过程分步模拟,最后给出编程实现的对应代码。

效率考量:实时跟进的操作思维

【效率】物理概念。本义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现在一般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任何学习都避免不了效率问题,但是信息技术的学习似乎没那么多讲究。事实上,每次的操作我们在大脑中都会进行比较,考虑效率问题。比如以下情况:信息技术操作过程中,万一产生误操作,我们可以使用“撤消”进行还原。几乎每个软件都设置了“撤消”功能。

师:为什么要设置这个操作呢?

生:为了还原,不浪费之前的有效操作。

师:还原方便吗?

生:很方便,只要一步即可。

师:真那么方便吗?假如现在执行到第6步,要撤消第2步的操作,需要几次撤消?

生:65432,需5次撤消。

师:还原了2的同时,我们发现6、5、4、3的操作也自动“恢复原状”了。现实操作中,你一定会采用“撤消”吗?

生:不一定。如果6、5、4、3对我来说是有效操作,我不会撤消2,而是将2再操作。

师:以后使用“撤消”时,你会怎么考虑?

生:综合考虑“撤消”操作效率。发现问题,尽快“撤消”。

关于效率问题,我想起了好多年前苗逢春博士贴出“查找与替换”的讨论话题,大概内容是在一段含有大量“信息”“信息技术”词语的文档中,将原先的“信息”替换为“信息技术”,将原先的“信息技术”替换为“信息”。如何替换?这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查找替换的效率问题。按照常规的思维进行替换,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操作时序有别,总是会出现新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正确地、有效率地来完成替换呢?大家很快会想到,这里的替换非常像两个物的交换,很自然地会想到两个变量交换的经典案例:普通情况下,引入第三个变量。那么在上述案例中,第三个“变量”选什么比较合适呢?这需要我们至少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信息”的替换内容,不能含有“信息技术”;二是“信息”的替换内容,不能从文档中找到。所以,学生们纷纷想出一些有效率的点子――

生:如果文档中不含英文,我会先将“信息”替换成一个英文单词。

师:打算用什么单词?

生:computer。

师:大写还是小写?

生:我可能会选“COMPUTER”。

师:为什么这么考虑?

生:一篇规范的文档中不应该出现“COMPUTER”这样的单词。甚至我会选看上去有点怪怪的“COMPuter”等字符。

师:有点意思!

生:老师,我会选另一个完全没有关联的词语――bread或coffee.

师:这位同学给我“吃货”的错觉。(学生笑)

生:为何一定要单词呢?我就造一个字母序列,比如qtcef,比如ytp5r6。

师:难道不能用中文?

生:可以啊。我就想用中文,找个生僻字或繁体字,一字足矣。还可以找一些特殊符号作为替换内容,同样保证不重复。

师:信息技术操作一般有内容与形式两种方式。除了内容之外,我们似乎也可以用用形式。

生:是不是加个颜色来区分?除了颜色,还可以采用不同字号、字形、字体等格式进行替换。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实验中学)

上一篇:高考电磁感应试题自勺五个动向 下一篇:计算思维:编程教育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