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2 09:54:53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因自身局限和现有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一直在发展中面临资金需求无法有效满足的难题。而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因信息建设和技术水平均相对滞后等原因,进一步加剧融资难问题。文章以温州农村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除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企业;问题研究

温州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着雄厚而活跃的民间资金。由于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的有效而快速的结合,实现了温州经济的快速腾飞,创造了闻名世界的“温州模式”。但近些年来,由于民间借贷的不断收紧,导致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恶劣,出现大量中小企业亏损甚至倒闭的现象。本文分析温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为解决温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一、温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在我国,银行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非金融类产品少,中小企业若想健康发展么就必须进行民间融资。但金融形势的一再变化不断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一方面,国家为防止过热投资,采取了收紧银根和减少货币供给的政策,导致可供借贷的资金量大为减少。另一方面,因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持续上涨,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银行的信贷风险都随之加剧,反过来又使得银行在放贷时更为谨慎,进-步提高信贷条件,使得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举措,我国金融机构也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给与了大力支持,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资金不足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问题。

(二)温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民间借贷发挥重要作用。温州农村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基本依靠自有资金,实现内源融资,然后在发展中逐渐依赖外源融资。而与其他地区中小企业主要依赖外源融资中的银行信贷不同,温州中小企业主要依赖民间借贷,较少依赖金融机构信贷。温州民营借贷机构发展相对完善,和当地中小企业联系密切,也较为熟悉中小企业需求和市场发展需求,较好地避免了中小企业贷款中常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等情况,通过与企业和管理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双方的共同发展。但民间借贷也存在巨大风险,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当借款人无法或不愿偿还贷款时,国家无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带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民间借贷利率高,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同时,民间借贷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效果。

二、温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首先,缺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和法规。由于我国现行有关有关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在借放贷时常面临无章可循和无法可依的局面。其次,未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多层次融资体系。第三,民间借贷管理不力。政府对民间借贷组织没有进行有效引导,缺乏统一的调整和规划,导致民间借贷组织秩序混乱。最后,风险投资机制建设滞后。

(二)中小企业缺乏足够融资吸引力。农村中小企业普遍存技术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抗风险能力弱、容易倒闭、信用等级不高、财务制度不健全和不透明等特征。这些特征与中国现有以大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贷管理体制不相符合,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信贷要求,进而难以通过金融机构实现融资。

(三)金融环境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金融体系机构不健全,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面,我国目前直接融资渠道过窄,债券、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形式的直接融资规模相对较小,迫使部分中小企业选择民间借贷而非国家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融资手续复杂,较高的门槛,对各项资质的审核流程严谨。与中小企业需求不对接,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急、频、短”等特点,而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条件高,审核流程复杂,放款时间长,两者不相适应。

三、解决温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对策

(一)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优惠税收政策,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我国应尽快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保障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基本权益;完善有关中小企业担保法和融资法,使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均可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从上而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和扶持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便利;健全中小企业信用和担保体系,提高银行在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时的效率,并降低成本和风险;制定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如税收金融、引进技术、开发项目,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法律保障。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建立良好金融环境的同时,国家还应采取其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如增加专项资金、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等,以加快其实现转型升级,帮助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加强品牌建设等。

(二)金融机构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以优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可以优化信贷评审机制,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化信贷审批流程、简化信贷手续,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时效要求;优化风险管理机制,保障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可持续性;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政策,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把信贷重点从大企业转移至中小企业,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

(三)中小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中小企业应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长期发展计划,减少和避免短视思想和行为,避免盲目跟风;提升信息搜集、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对市场的把控能力,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财务制度的规范化和透明化,重视自身信用;最终实现内源融资有丰富的资金流,外源融资有良好的信用体系,并呈现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汪丽丽.多维视角下民间金融生成逻辑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1).

[2] 许经勇.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与金融综合配套改革[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04).

上一篇:浅析体育骨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 下一篇:医疗纠纷中医护人员现状及法律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