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教学风格的成因与培养

时间:2022-09-12 07:42:20

浅谈教师教学风格的成因与培养

摘 要:教师教学风格的构成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教师在追求教学风格时应具有的必备条件有:1.要充满感情;2.不断进行自我反省;3.正确利用模仿;4.持续学习与提高;5.稳定而自然的心理准备状态。

关键词:教师教学风格;成因;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02

教师教学风格就是指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特点,它涵盖着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思想特点与艺术特点,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区别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教学艺术。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教学艺术,同时也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探讨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培养,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极有必要。

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师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但它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一步一步逐渐形成的。刘桂林老师对教师风格的形成有着独特的见解,以他对教师风格的形成的理解为理论依据可以对教师风格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1]

(一)模仿阶段

这个阶段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第一步。教师通过其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教学风格加以观察,并模仿其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点每一滴,从中获得这些教师的教学风格。但模仿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教学风格还没有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风格具有模仿对象的影子。因此,模仿必须注意高标准,严要求,善于琢磨思考,得其精髓,为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打好基础。

(二)追求个性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教师从模仿到创造性教学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教师从他人中获得的教学风格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并加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的教学因素,从中获得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从中获得成功,同样也会获得失败。教师要从失败里得到经验,逐渐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创造性地形成自己风格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教师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把教学风格加以优化,加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最终形成教师的稳定的教学风格。

通过对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分析,说明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不是与生俱有的,它是逐渐形成的。所以,对教学风格不能急于求成,而要一步一步的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

二、教学风格构成的因素

教学风格的构成是多维统一体,其构成因素多种多样,概而言之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所以,在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构成的研究时,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外部因素

就外部因素而言,构成教学风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

1.师生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态度总会受到社会上他人态度的影响。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教师的要求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教学的评价等就能及时反馈到教师身上,引为注意,并为教师修正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促进教学风格形成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教学环境

所谓教育环境,是指学校在施教过程中,对师生施加影响的外部条件。如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习俗,社会需求,社会风气、家庭、校风、校园文化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风气和校风的影响。社会风气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社会空间。良好社会风气,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优化的社会空间,对教师专心致志于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是具有十分重要。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所具有的一种习惯势力,对教学活动于巨大的影响。教师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中,势必会受到已经形成的校风所制约。

(二)内部因素

就内部因素而言,构成教学风格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思想,教育理论和技巧以及教师性格。

1.教学思想

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必须优化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良好思想政治修养的教师,能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积极负责地从事平凡而艰巨的教育工作,把全部精力和血汗灌注于教学工作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而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使自己得以形成符合当代需要又为学生所欢迎的教学风格。

2.教育理论和技巧

教育理论和技巧是教师必备的职业要素,也是教学风格赖以形成的基础。教师掌握了教育理论和技巧就会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明确教育目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其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学风格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3.教师性格

教师良好的性格素质,对形成教学风格有着重大的作用。性格是一个教师教学经验、教学特色和灵性的折射。可以说,性格与风格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素质,这样才有助于形成符合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

三、塑造教师教学风格的必备条件

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棵新树,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因此,它(转下页)(接上页)是一切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所孜孜以求的[2]。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早日成熟呢?笔者认为在追求教学风格时有以下几方面是应该是教师所具有的:

(一)要充满感情

因为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当然也应如此。感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感情是创新的直觉思维,感情是情感的直接表象。有感情就显活力,有感情就能滋润每一颗心灵,有感情就能迸发出智慧的浪花。

(二)不断进行自我反省

人不仅要认识外部世界,而且也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事业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评价自身行为的社会意义。只有不断地反省、认识自我,发现、弥补、纠正自己所存在的疏漏、失误,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水平,深受学生――自己的教育教学对象的青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影响并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正确利用模仿

模仿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手段之一。在进行模仿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拿来主义”的态度。要有“识”,即对成熟的教学风格要有鉴赏力、有眼力;2.模仿借鉴要适合自己的条件,要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技巧和方法,因为“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必然成为最坏的方法”;3.要不拘一家,博采众长[3]。

(四)持续学习与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最重要的来讲。陶行知先生也说:“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了。”孔子说过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

(五)稳定而自然的心理准备状态

成熟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教学风貌。教学风格往往能够体现一个教师独特的审美情趣、思想倾向、思维方式乃至气质、性格、能力、修养等众多的个性因素。并不意味着如果一堂课体现了以上所说的诸因素就可以说这位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只有这些因素在他的所有课堂教学中得到了稳定持久的表现才可以这样说。因此,教学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一个稳定的心理模态,即形成一种定势。

我认为只有具备了上述基本条件的教师才能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有了最基本的条件,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高校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科学学院学报(科学版),2007,(9).

[2]刘桂林.中学教师怎样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9).

[3]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

上一篇:浅谈高校师生关系 下一篇:略谈如何搞好大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