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象―意”文学本体论与英伽登作品论比较谈

时间:2022-09-12 04:22:54

“言―象―意”文学本体论与英伽登作品论比较谈

摘 要:本文以中国传统“言-象-意”作品层次构成的文学意象本体与英伽登的“图式化观相”文学本体相比较为目的,从细微处对比分析中国传统“言-象-意”寄寓的作品观与英伽登作品文论的同与不同,探究文学作品的存在本体。

关键词:文学本体 英伽登 “言-象-意”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国内对英伽登的文学作品论除了专题研究之外,还有一类把中国传统“言-象-意”的作品观与他的文学作品论做对比研究。张永清在《问题与思考:英伽登文论研究三十年》中总结的“相当一部分研究论著还止步于对它的介绍和描述,而未能将其哲学理论与文论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出来” ①。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言象意文论与英伽登文学作品论的比较研究中也存在着,大体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把中国传统文论中作品的“言”、“象”、“意”三个层次与英伽登文学作品论的四层次一一对应,以“不谋而合”从文学作品论沟通中西方文论②;二是把言象意理论中的“游”、“忘”审美心境等同于英伽登文论的哲学背景――现象学的“悬搁”③;三是忽视“言-象-意”理论与英伽登文学作品论中的文学作品存在领域的不同。

鉴于此,本文试图厘定中国传统“言-象-意”文论内涵,把英伽登的作品论与现象学哲学背景结合起来,从细微处对比分析中国传统“言-象-意”文论与英伽登作品文论的同与不同,探究文学作品的存在本体。

一、中国传统“言-象-意”文学本体的确认

“言-象-意”的文学本体论是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形-象-意”的本体论与认识论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哲学观里,世界的存在是“天人合一”“形-象-意”的整体存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提出“道”为世界之源,“似万物之宗”。“形”是“道”衍生的万物。“道”即为“意”。“形-意”是自然存在的表里结构,由“形”与“意”两个要素构成,“象”是人在“形-意”世界认识的结果,三者形成了“形-象-意”的世界本体。圣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立象以尽意”,“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谓“执大象,天下往”,人认识世界,就是与“形-象-意”的世界本体相互融合的过程。

“言-象-意”的“言”兼顾“形”与“意”两个方面,与“形-象-意”结构中的“象”相当。汉字的创制和使用以“象”为本,“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说文解字・序》),强调“依类象形”的“象”。“言”既有“象形”的具体性,也有“达意”的抽象概括性。明代杨慎《六书索隐》指出,“六书,象形居其一,象事居其二,象意居其三,象声居其四。假借者,借此四者也;转注者,注此四者也。四象以为经,假借、转注以为纬。”“言”既有个别性的特征,“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庄子《秋水》),也有社会性的属性,“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荀子《正名》)。

中国传统文论的“言-象-意”文学本体是由“言”、“象”、“意”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形-象-意”世界本体中以意象形态独立存在。叶朗就肯定了审美意象在文化中的独立存在,审美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④文学作品本体就是文学意象,是作者审美活动的结果,独立存在于“形-象-意”世界本体中。

二、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与现象学

现象学是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的哲学基础,文学作品以体现“先验本质”的“图式化观相”形态存在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意向性”活动的创作结果和接受者的审美对象,不是客观自然、科学论著那种自足的物质实体和观念客体,而是依赖人类的意识活动。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后期针对“悬搁”的自然世界补充的。自然世界只有被人感知到才对人有意义,把自然世界和科学认知“悬搁”起来。胡塞尔倡导“回到事物本身”,回到日常生活经验之中,以人对物的意向性活动经验为世界本体,探究意向性活动经验中的共性。这种共性正体现出了人精神中的“先验本质”。“先验本质”决定之下的人的意向性活动及其结果构成了生活世界。

英伽登认为,语言就是人类以声音为意向对象的意向性活动的结果,存在于“生活世界”。意义是“所有和语词发音有联系并且和它一起创造了‘语词’的东西” ⑤76,体现着人类意向性精神活动中的“先验本质”。语言在“生活世界”中的作用就是,语言的“意义”“能够意向性地确认一个客体,不是在物质和形式上确认它,就是它对已经意向性的创造了的一个客体(或者对知识和它有关系的客体)发挥某种特定的意向的功能”。语言具有类似意向性的“对象性”功能,指向对象,在关联的关系结构中存在着。作者的语言意向性创造活动的结果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语言对作者、读者存在着、发挥着这种“特定的意向的功能”。脱离作者意向性活动的文学作品只是一个图式化的构架,包含有空白、未确定点。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中只有图式观相的存在,这种图式观相让我们在阅读作品时,能够见到各种不同的、在事先设定的范围内变化的观相。” ⑤259-260英伽登补充的伟大作品的形而上的层次,即本质性图式化观相在意向性活动中的普遍存在。这种“共相”与胡塞尔认为的“先验本质”何其相似。

英伽登以读者的意向性活动过程为基础分析文学作品各层次及整体性结构。雷纳・韦勒克阐释为“(1)文字声音的层面,它构成了(2)意义单元。二者展现了(3)系统组合的方方面面,因此构成(4)一个再现的客体的世界”。⑥“由于每个层次的素材和功能不同,这就使得一部文学作品的整体不是单一类型的质的造体,就其本质来说,具有复调的性质。这就是说,每个层次在这个整体中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显现出来,并把自己某种特殊的东西赋予整体的总性质,而且不破坏这个整个的事实上的统一。” ⑤48-49文学作品“有它自己的特性和它的审美价值质,在整个作品的复调中有它自己的声音,常在对诗歌作品的审美把握中起主要作用。” ⑤270

三、“言-象-意”与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比较

两者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一)文学作品是由语言、形象、意蕴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层次整体。中国“言-象-意”的文学作品本体是以“意象”而存在的有机整体。在意象的整体结构中,“言”、“象”、“意”是不可分裂的“言-象-意”“不离”状态存在。韦勒克翻译阐释的英伽登文学作品层次论恰当地表达了作品层次之间不可分裂的整体特点,各部分之间是递进生成的结构关系,最终是以“图式化的观相”这种形象而存在。

研究者常把王弼《周一略例・明象》篇的作品层次论与英伽登的作品层次论来做对比研究。王弼作品层次论中论到意对象、象对言的依赖关系,援引了《庄子・外物》篇的筌与鱼、蹄与兔的比喻,把庄子的“得意而忘言”阐释为“得象在忘言”、“得意在忘象”。庄子“得意而忘言”指对作品审美感知中超越作品与个体的审美状态。王弼“得象在忘言”、“得意在忘象”,把言与象、象与意对立起来,“忘言”、“忘象”是“得象”、“得意”的前提条件,认识过程中“言”、“象”、“意”是分裂状态,是钱钟书所谓的“不即”,作品各层次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王弼的作品是“言”、“象”、“意”分离的,以“意”为目的,以“意”为主体的哲学作品,而不是以“象”为“言-象-意”整体面貌的文学意象。⑦

王弼“言”、“象”、“意”的“不即”状态与意象的“言-象-意”“不离”、英伽登作品本体的整体性是他们之间根本性的区别,整体性也正是文学意象本体论与英伽登作品本体论的共同点。

(二)文学作品的存在不是物理属性上的自然存在,是在人类活动中的存在。中国“言-象-意”构建的意象是存在于“形-象-意”的人类活动时空中。英伽登文学作品是人的意向性活动的结果,存在于人类集体意向性活动结果――“生活世界”里的。文学作品的存在不是物理符号和物质载体的物理存在,这是文学意象本体论与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的第二个共同点。

两者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文学作品的存在领域的区别。意象存在于由“道”衍生出来的“形-象-意”的、“天人合一”的世界。共相存在于由人的“先验本质”决定的意向性活动及其结果所构成的“生活世界”。

(二)意象与共相,是不一样的。存在领域、方法论的不同体现在对文学本体的认识上。诚如张瑞德的观点,正是在中国文化和哲学中“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神与物游”的方法论影响下,文学作品研究遵循主客融合为一,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论作品的“文与质”、“言与意”、“形与神”、“情与景”、“意与境”、“韵与味”、“意与象”⑧48-49。文学作品意象的创造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是主客体统一的产物。“图式化观相”是作者在意向中以语言赋予自然以意义,是人类主导的本体。意象与“图式化观相”内蕴不同。意象是“圣人立象以尽意”,以审美形象表现“意”、“道”;共相是意向性活动的结果,体现着人的“先验本质”。

(三)对文学作品审美的不同。意象审美强调审美的整体性,以整体为统帅感知具体部分;“图式化观相”审美是审美意向性活动的过程,从各层次到“图式化观相”。究其原因,意象研究的文本“多以抒情类文学作品(诗)为对象,而对叙事类文学作品(小说、戏剧等)关注不够” ⑧。这不仅导致叙事理论少,也决定了文学意象审美从整体到局部的特点。英伽登作品论主要针对小说,体现了阅读过程和再现客体的形成过程。

“游”、“忘”的审美心理与胡塞尔“悬搁”不同。意象审美强调审美的整体性。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为了达到对意象的整体把握,要求接受者达到“游”、“忘”的状态,超越具体的“言”、“象”、“意”各部分的局限。接受者在意象的体验性审美中达到“物我同一”“神与物游”、精神自由的境界,这是审美意境的特点。“悬搁”要求意向性活动主体把自然世界与理性认知置之不顾,进入意向性活动的生命经验中,从诸多的意向性生命经验中找到共同的部分,那就是规定着意向性活动的人的“先验本质”。“游”、“忘”是接受者进入审美体验中的状态,“悬搁”是为了进入意向性的生命经验中,接受者要做好的准备。

四、文学作品的本体是“意象”,还是“图式化观相”?

因“言-象-意”文本观与英伽登所持有的语言观不一样,导致文学作品本体意象与“图式化观相”不同。“言”是“形”与“意”的统一体,存在于“形-象-意”的世界,既是具体的,又是普遍的,既是个别的,又具有社会一般性。意象就是以“言”来“立象”,也具有具体与普遍、个别与社会一般性的统一,是一个形象的存在。英伽登语言是人类“先验本质”的产物,是一套所指指向“先验本质”的能指符号系统。由于作品语言塑造的形象脱离意向性活动就呈现为本质结构的“图式化观相”,脱离了具体性。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应该具备具体性、形象性,“言-象-意”的意象本体更体现了这些特点。

“言”、“象”、“意”在“言-象-意”有机整体结构中生成新的客体――意象。意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主体。从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来看,意象与读者在接受过程中是“天人合一”的主客融合。意象审美接受过程是接受者依托又超越意象与审美主体的“实”,意象与审美主体融合中共同创造出虚实结合的意境,使审美主体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图式化观相”的接受者受制于“图式化观相”的层次结构,受制于语言中人类的“先验本质”,基于“图式化观相”的审美是一种半自由状态。半自由状态是对“图式化观相”审美过程的心理特点,最终可能超越个体“图式化观相”而呈现出再现客体。英伽登把超越当作是对支配意向性结构的“先验本质”的探索。审美接受过程中,“图式化观相”作为独立客体能动性仅体现在结构上,接受者意向性活动的能动性受制于“先验本质”,更突出接受者与作者之间的主体间性。比较之下,意象审美所获得的意境是艺术审美的更为自由、本真的状态。

注释

① 张永清.问题与思考:英伽登文论研究三十年[J].文艺研究,2011(2):41.

②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这是“中西文论中这种不谋而合的现象”.

③ “悬置”与“游”、“忘”的对应,“把本质之外的质料一律‘加括号’之后搁置一边二直观其本质的态度,与‘言象意’层递关系中之‘忘’的对应性便十分清晰了”。窦可阳.言-象-意与英伽登的本文层次理论[J].福建论坛,2008.10:36.

④ 叶朗.美在意象――美学基本原理提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⑤ (波)罗曼英伽登.论文学作品[M].张振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83.

⑥ (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29-630.

⑦ 钱钟书先生指出,诗歌的立象尽意与《易》的立象尽意不同。《易》之立象,只为“取譬明理”,所以象意间可以“不即”,亦可易以别象;而诗歌本形象艺术,故象意间必须融洽(“不离”),不可随心所欲。

⑧ 张瑞德.中西方诗学文本理论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48,49.

上一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解读《人性的污秽》 下一篇: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