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田企业建设和谐油地关系方法与途径

时间:2022-09-11 11:09:00

浅谈油田企业建设和谐油地关系方法与途径

【摘要】在油田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油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油田勘探开发步法的主要因素。油地关系,说到底就是石油企业与当地政府,工业与农业,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文章对油地关系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油地关系处理中把握的要素,强调了油田企业必须要发挥国企的优势,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最终才能实现油地合作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油地矛盾 国企责任 和谐双赢 方法途径

一、当前油地关系协调矛盾的难点

(1)地方政府油区管理部门设置与油田开发需要的矛盾。工农矛盾是油地关系最突出、最明显、最实际的反映,它既关系到地方群众最基层的利益,又是油田现场施工能否顺利的关键。多年来,油田与当地村民发生工农矛盾时都依靠当地油区办公室等部门协调,地方油区部门为油田生产建设保驾护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地方油区管理部门大都是自收自支单位,各级政府还都对油区或涉油部门下达了每年上缴利润的指标。油区部门只是个协调服务部门,所上缴的利润多依赖于在协调工农矛盾时向油田索要高价,或变相多收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扣减油图对地方的补偿费的现象。造成工农补偿费逐年增高.同时地方村民不能及时得到或足额拿到油田的补偿费,使得村民产生对油田的不满或不信任心理,对抗、为难油田的情绪较大,严重阻碍着油地关系的健康发展。

(2)油田开发用地的不确定性和连续性与土地政策的矛盾。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用地范围的不确定性和滚动开发逐年递增占用基本农田的连续性,决定了石油工业与当地政府关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长期性。油田企业地面工程建设项目的快速实施与用地手续长周期的办理存在较大的矛盾。而对进入开发后期的油田来说,产量逐年递减,生产成本却不断上升,内部资金短缺,发展的难度也不断加大,使工农矛盾日益上升和激化,直接制约着油田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用地“搭便车”政策与国家及行业土地管理政策严重相背,导致办理土地使用手续时处处刁难、设卡。

(3)个别油田所在地行政执法不公、违法处置不力。在石油、天然气资源出产地,油气公司与当地居民、地方政府之间纷争不断,油地关系相当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法律制度方面,土地产权与油气资源矿权的权属规定在人们内心

未能得到普遍认同,相关法律在利益分配问题上的制度安排不合理,另一方面部分地区行政执法不公、违法处置不力是主要原因。

(4)区域处理难度的不均衡性。油田勘探开发普遍在郊区或农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风土人情、发展历史等情况各异,政府和农户对油田的认识程度、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不一,油地关系的处理难度不一样。

(5)涉油案件逐年增多,影响着正常的原油生产扶序。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法分子盗窃原油已成为影响油区秩序稳定的突出问题,涉油案件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有组织的盗油团伙十分猖撅,主要是采取破坏井口,在输油干线上打卡子盗油。

二、油地关系处理中把握的要素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作用。油田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油地双方要始终做到认识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才能实现互促共进、共同繁荣;要树立共同发展的坚定态度,进一步强化油地共建意识、互利双赢意识和协调发展意识,才能开创油地合作发展的新局面,在推动油地融合中实现共建双赢,全面提升油田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税调整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改变资源税的计征办法,从价计征有利于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有利于资源产地的经济发展,它会使得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财政优势。

(3)充分发挥资源企业的勘探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油田企业是无围墙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其勘探开发平面展开的特点以及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形成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将会诱导国家或区域经济的迅速繁荣,拉动地方需求,促进地方建设,惠及百姓生活,提高政府税收。

(4)充分发挥地方政法力量切实维护好油区治安。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在日常油田治安管理时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职能优势,采取协防、联防、共建等方式保障油田治安秩序。

三、油田发挥国企优势,勇于担当经济责任、社会责任

(1)不断加强广大干部职工对土地法律法规的学习,实现依法维权。油田应统一编制油地工作手册,把地方、政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油田有关文件、制度、规定,统一编制成册,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宣传贯彻,使广大油地工作者学习掌握。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石油企业的利益。积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第三,各单位在处理同一油地关系的问题上应做好协商,口径一致,避免根据各自利益采取不同的政策。

(2)政府部门应不断提高运转效率。简化油地关系协调手续,减少对油田的制约层次,降低门槛,提高办事效率。

(3)油田企业要切实履行国企责任,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履行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实现绿色发展和服务国计民生的社会责任、巩固壮大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责任,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油田企业履行经济责任主要包括:依法经营责任、照章纳税责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责任、提供安全产品责任、内部控制责任。管理运用财政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本、其他公共受托资源、资金以及从事经济决策活动、经济执行活动、经济监督活动中,应当承担与职责相称的经营责任。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油田企业要积极向社会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情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组织企业职工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情况。参与当地经济建设,解决当地群众就业情况。减少环境污染,推广绿色产品,减少运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主动、深入细致地做好本单位的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切实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认真研究油田企业内部及周边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掌握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的动态信息,自觉承担起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同时油田企业还需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内部矛盾,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油田企业要致力于建设有效的地方政府参与机制,不断完善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渠道,与地方政府建立战略互信,形成可持续发展共识,发挥合力创造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影响,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最终实现油地合作双赢的局面。

上一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的思考及改革建议 下一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