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前途与高职生集体主义道德行为的养成

时间:2022-09-11 10:42:21

浅谈前途与高职生集体主义道德行为的养成

[摘要] 社会主义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每个公民必须服从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在集体主义视域下,要从全体国民层面进行道德宣传、教育和引导,也要要求在高职生生活中进行切实的道德养成教育。

[关键词] 高职学生 集体主义德行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我国一切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必须只能是集体主义。高职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只能是在集体主义原则下,换句话说就是:集体主义是促进高职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一、个人道德行为界定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节人与人(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集体、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伦理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而道德行为是在内心道德思想指引下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决自主的活动,是内心思想在自觉意识指引下开展的积极能动且具有社会性质的外在表现。本文所涉及的道德行为是指道德评价为“善”的行为。高职生道德行为发展目标也就是马克思曾经明确宣称的“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这是与集体主义原则相一致的。

二、三条个人道德行为养成途径

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是个人道德行为养成的三条途径。

社会舆论是指作为社会多数人的意见,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压倒性效力。它常常有形无形地构成公众看待问题的“正常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并可能进而形成相应的校园风气,会对高职生个体形成强大压力,导致高职生个体心理趋同倾向。在心理上与社会舆论保持一致,是适应校园环境的有效方式,反之则被视为“反常”,导致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甚至遭受各方面的抨击。它使高职生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意识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这里就要求做好舆论监督工作,指引社会舆论朝向道德的方向。唐凯麟在《伦理学》一书中是这样分析社会舆论对人们善恶价值观影响过程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包括行为的动机、行为选择的方式、行为的后果)总是要对他人或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这些行为也就成了他人或社会进行价值评论或判断的客体。当人的行为具有‘利’人的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他人或社会的需要时,他人或社会就会予以肯定,并通过‘善’的评价而获得行为的价值(包括功利价值精神价值),反之,他人或社会就会予以否定,并通过‘恶’的评价而表明其负价值。”

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留或遵守着前辈们的行为方法和做事原则,并将这种行为方法和做事原则作为正确经验流传给后代,因此形成一定的传统习惯。这些传统习惯能够经受历史考验,以当事人的眼光看来,肯定是好的,但从个别事例看来,则不一定是行得通的,但其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人们行事时,赋予事物以价值,他们把某些目的看做对他们有绝对价值的东西,因此就努力追求,并将这种追求传承给子孙。他们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视各种进步和发展,也将这种情感传承给子孙。

高职生道德行为养成最为重要的方法是将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内化为坚固正确的内心信念。

先来看看梯利在《伦理学导论》中在谈到快乐主义时是怎样叙述内心信念形成过程的吧。他说:“最初人仅仅由他的快乐和痛苦所支配,但不久他就学会把他的快乐与使他快乐的事情联系起来,并转而热爱这些事物本身。婴儿把母亲的观念与从母亲得到的快乐联系起来,慢慢就爱他母亲了。金钱本身并不是具有使人赞赏和快乐的东西,这是一种获得所欲东西的手段,所以慢慢在我们心中它就和快乐的观念联系起来。因此,守财奴就变得为金钱而爱金钱,宁愿弃绝金钱能买来的欢乐而不肯付以片里。道德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构成的。它们使我们得到许多我热衷的利益,渐渐地我们就把我们的热衷从这些利益转向带来这些利益的事物上,变得为德性而爱德性。”

社会舆论、高职生的内心信念和校园文化传统习惯这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只有当社会舆论或校园文化传统习惯认为是善的或恶的,高职生在自己的内心中又具有同感时,其作用才能实现。即也就是说没有内心信念的支持,再强大的社会舆论或校园文化传统习惯都不能起作用。高职生只有拥有正确且坚定的信念,才能在重重艰难困苦面前坚持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这三种途径又是统一的,唐凯麟在《伦理学》一书中指出,“道德的行为由于获得他人或社会的‘善’的评价,因而表明了该行为的外在的社会价值”,即也就是指明了社会舆论的作用。接着他又分析了社会舆论对内心信念的影响结果:“而主体的行为在获得道德的这种外在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主体自身也会因而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升华,从而体现出行为的内在道德价值。”也就是说只有将社会舆论和校园文化传统习惯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才能在高职生活动中外化成为高职生的道德行为。

三、高职生道德行为养成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出现的几个倾向

在传统习惯中人们形成各自不同道德观,正如梯利所说“人赋予事物以价值,他们把某些目的看做对他们有绝对价值的东西,他们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视各种进步和发展。换句话说,他们把人生看做有意义有价值的,看做善,看做对他们是最好的东西。”因此,就有可能偏离集体主义的立场,发展成为利已主义或是个人主义。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马克思讲要“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也认为“人应向无上的价值和完满的自我的可能去超越”,“因此对个人行为而言,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外界事件负责”。道德是一种价值,但“价值选择是多样的,但在具体处境中却无法给出确定的选择。在相互冲突、抵触的可能性选择中,无论怎样选择,人都不可能最后证明他的选择是合理的,不能肯定它所决定的价值。同时,每一选择的后果也是难以预见的,给他人造成的是祸还是福、是善还是恶;给自己带来的是凶还是吉、是誉还是辱,人都无法把握。但人必须对其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因此,在最后,依然要强调以集体主义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这样的坚持,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参考文献:

[1]郭广银.伦理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唐凯麟.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上一篇:多维度开展思想教育,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素质 下一篇:浅谈改革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以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