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R&D投入关系分析

时间:2022-09-11 10:03:59

高技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R&D投入关系分析

【摘 要】 文章将江苏省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公司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结构两方面全面衡量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r&d投入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高技术企业中,外部治理结构的政府资助强度和内部治理结构的主要变量对R&D投入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公司治理结构; R&D投入; 利益相关者

一、问题的提出

开展研发活动、加大R&D投入是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新活动。但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企业都存在研发动力不足、研发意识不强、R&D投入不够的问题。R&D活动具有高风险性、收益跨期性、严重信息不对称性和外部性等特征,使得委托问题尤其严重,这可能制约着R&D投入水平和实施效果,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和其他相关问题。而且,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为企业的研发活动和技术创新提供较好的基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R&D投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公司治理与企业R&D投入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特别是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结构等因素对R&D投入的影响。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政府、股东、董事会、管理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因素与R&D投入的关系,特别是政府这个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提到。

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将利益相关者因素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方面,在江苏省的A股上市公司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选择了50家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判断标准的企业,拟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R&D投入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且同时考察公司规模、现金流量、盈利能力等非治理变量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

二、研究假设

(一)政府对研发的资助

企业愿意进行R&D投入是为了研发成功带来较大的收益。在研发活动中,企业需要支付包括购置研发设备的价款、研发人员工资和研发投入资金的融资成本等研发成本。政府在研发活动上对企业的资助,是一种事前补贴。政府的财政直接补助,分担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所需要的研发成本,使企业的实际研发成本降低,研发收益提高,从而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和R&D投入。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H1:政府资助强度与企业R&D投入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股权集中度

较好的股权结构安排有利于解决经营者行为带来的问题。多数观点认为,在股权较分散的情况下,中小股东持股比例小,监督收益不足,“搭便车”行为是其较好的选择,因此不利于企业研发投资决策中问题的解决。当股权较为集中时,股东利益与企业创新效果紧密相连,此时股东监督激励企业创新的动力较强。但当股权过于集中时,企业研发活动失败的风险由少数大股东承担,可能会导致大股东对研发活动不支持。据此假设:

H2:一般情况下,企业股权集中度与R&D投入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当股权过于集中时,企业股权集中度与R&D投入强度又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高管持股和报酬

股权激励成为股东对管理者进行激励的有效措施,因为这样可以使经营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当管理者持有较多的股票时,他们将与其他股东一样,更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研发活动和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很重要,既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和价值增长,也与管理者未来报酬密切相关。而且,股票期权的激励手段使经营者在可能获得较大收益的情况下,承担较小的风险,可以激励企业经营者积极进行R&D投入。

另外,一般情况下,经理获得的报酬越高,股东要求其完成的业绩也就越好。由于研发活动成功所得到的回报较高,即使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经理层还是愿意进行R&D投入。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3:高管薪金报酬与R&D投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H4:高管持股比例与R&D投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四)董事会结构

独立董事作为独立于公司管理层的监督人员,可以更加客观地在公司战略选择、经营决策等重大问题上作出判断,可以解决由于内部人控制导致的董事会职能失效问题。因此,独立董事可以更加有效地监督管理者行为,降低管理者行为的短期性,有助于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R&D投入进行督促。由此假设:

H5: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R&D投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五)负债比例

研发投资风险大、回收期长,债权人为了能按时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保障债权的安全性,经常会在债务合同中加入一些限制性条款,包括限制他们进行高风险的活动,限制企业的现金流出,这样,可能会使得企业不得不减少R&D投入。而且,高负债情况下的研发活动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性,因为R&D投入会减少当期利润。结合分析假设:

H6:资产负债率与企业R&D投入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一)样本确定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鉴定标准,本文将高技术企业界定为属于《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生物制品业、生物药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药生物制品、电子、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化工、能源等行业中高科技产业的企业。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和创业板上市的江苏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剔除了业绩过差的ST、PT公司,业绩出现非正常波动的公司以及新上市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的公司,最后确定了50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样本公司。数据来自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2011和2010年年报资料,通过对年报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得到实证分析的样本数据。

(二)变量确定与模型建立

因变量是企业的研发投入,关于企业R&D投资的计量方法较多。本文主要考察企业的R&D资金投入强度,R&D投入强度用当年的R&D投入额除以当年的销售收入来衡量,用符号RDR来表示。

自变量包括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变量。在内部治理结构变量中,本文分别选取了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高管人均年度薪金报酬、高管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等变量构建模型;外部治理结构变量为政府资助强度,即政府研发补贴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在构建模型时,除了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外,影响R&D投入的还有很多其他性质的因素。因此,笔者在回归模型中加入了其他影响R&D投入水平的控制变量,主要选择了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等可能对R&D投入金额有影响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变量定义详见表1。

根据前述分析,本文构建了如下的回归模型,对公司R&D投入水平进行拟合回归,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对企业R&D投入产生影响,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并进行相应的显著性检验。

RDR=β0+β1GSR+β2SR5+β3AS+β4MSR+β5IDR

+β6ALR+β7SIZE+β8CFR+β9LPR+ε

其中,β0为截距,β1~β9为系数,ε为残差。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13.0,在对模型进行回归检验以前,先对全部变量做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列示和分析样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指标。

从描述性统计的结果(表2)来看,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值为4.52%。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显示,研发强度为2%企业的研发活动勉强维持,5%以上才有竞争力。数据说明江苏高技术企业研发强度不足,一般在发达国家高技术企业的研发强度可达到20%,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政府资助强度的均值为1.6%,政府补助的绝对额平均值为2 363.05万元,金额比较大,为公司研发投入的52.6%,说明政府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激励力度是很大的。从内部治理变量来看,股权集中度较高,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为52.8%,高管持股比例均值为17.46%;独立董事的比例平均为30.15%;高管人员平均年薪差别很大,最高的达到100万,最低的只有3万;资产负债率均值为23.46%,说明样本企业负债水平较低,财务风险较小,但也未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从控制变量来看,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和盈利能力都不理想,前者平均值仅为30.85%,后者也只有8.51%,现金流量和盈利的不足也会成为阻碍公司R&D投入的因素。

在分析中,分高管持股和未持股公司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发现高管持股公司的R&D投入的平均值低于高管未持股公司的水平,而其公司盈利能力高于高管未持股的公司。这说明,高管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既是公司价值增加的最大受益者,更是公司经营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因此,对于高风险的企业研发活动,会进行慎重的决策,所以在R&D投入指标上会低于高管未持股的公司。

(二)相关性分析

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3)来看,研发投入强度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及高管持股比例呈负相关,与其他指标呈正相关,与政府资助强度、独立董事比例及高管平均年薪等指标的相关程度较高。说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其R&D投入强度较低,政府资助强度较高、独立董事较多的企业,R&D投入强度较高。

(三)回归分析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表4)看,调整R2为0.602,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另外,考察了模型中自变量的VIF值,发现所有自变量的VIF值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回归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两个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政府资助强度的回归系数为正值,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研发资金,降低研发风险,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独立董事比例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系数为正值,说明独立董事对企业的研发活动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资产负债率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相反,不能证明负债水平对R&D投入存在消极影响。

高管人员平均薪酬的回归系数为正值,并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对高管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可以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和技术创新。

高管持股比例的系数为负值,与预期不相符,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高层管理者作为公司经营风险的承担者,对于高风险的研发活动,他们会更为慎重地决策;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股权集中对R&D投入不一定有促进作用。

控制变量公司规模、企业现金流量和公司上年盈利能力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对技术创新有刚性需求,不会因为没有现金流或企业亏损而停止研发活动,而且公司规模大小与R&D投入强度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小企业也可能更注重研发。

五、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高技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R&D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政府对研发活动的资助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对R&D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且高管持股比例与R&D投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独立董事的存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高管平均年薪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有显著正面影响,资产负债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有负面影响但不显著。

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资助从绝对金额和相对资助强度来说都较高,但高技术企业的股东对高风险的研发活动仍然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研发活动与一般市场活动不同,它具有风险性、外部性等特点,有的企业就不会自主进行研发活动,以求“搭便车”,坐享其成。因此政府应该对R&D活动进行干预,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上的支持,对企业的R&D投资进行引导,消除R&D活动的市场失灵,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风险,促进研发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实现,使企业自愿进行R&D投入,进而提升高技术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胜强,刘星.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21-124.

[2] 冯根福,温军.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7):91-101.

[3] 胡卫.政府资助企业R&D的政策工具及其效果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6):54-59.

[4] 刘胜强,刘星.股权结构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J].软科学,2010(7):32-36.

[5] 周杰,薛有志.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R&D投入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6):1-9.

[6] 韩秋兰.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R&D投入关系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1.

[7] 张子峰,王凯.外部治理机制对中国上市公司R&D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75):215-217.

上一篇:卖空交易机制在我国具有会计信息的外部治理作... 下一篇:基于博弈论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