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为何不只取一瓢饮

时间:2022-09-11 09:46:45

案例聚焦:

这是一堂校本研修的交流课《黄山奇松》。执教老师通过对文本深入解读后,将本课难点定位于如何让学生感受黄山松精神的“奇”上。教学紧扣品悟黄山松的“奇”展开,在学生感受到黄山松的形状、位置“奇”之后,教师并不满意,花了近10分钟的时间,通过大段激情独白,渲染黄山松的历经的风吹雨打,雷击雪压,目的似乎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感受黄山松精神的奇,然学生并不“感冒”。无奈之间,老师只能更加深情地告诉:黄山松历经那么多的磨难与坎坷,依然屹立不倒,这不正是表现其精神的奇吗?这可是最重要的一“奇”啊……学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里满是茫然……

【思考】

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用“精神之奇”对黄山松的“奇”之表现进行了提升。不知黄山松的精神孩子们能领悟多少!教师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深入”解读文本后的感悟强压给学生。表面上看似解决了学生阅读肤浅的问题,实际上却是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让更多的孩子“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的“提升”真的能帮助“幼苗”成长吗?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一篇文章,真正需要学生理解、需要教师讲解的内容并不多,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他赞成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留到以后再讲。也就是说,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准确把握住文章本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在两者中寻找一个结合点,这一结合点既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又是学生所处的阶段所需要学习的。如此,才能筛选出真正需要教师精心教学的重要内容。

就《黄山奇松》而言,课文第一节“情有独钟”,道出写黄山奇松的原因,形成阅读期待。余下的文字,均围绕“奇”字着笔。作者如何写黄山奇松的奇?其一面上写起: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其二由面到点写了三种最能代表黄山奇松奇的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奇在何处?奇在它不同于其他松树的特殊姿态。正因为黄山松枝干不同的姿态,人们才会为它们起出颇为形象的名字: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其三最后一节再由点回到面,一个千姿百态,道尽黄山松奇在何处。以一个省略号,让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在读者心中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其四,课文最后一句“它们装点着黄山,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回应第一节“我”对黄山奇松的情有独钟,首尾为之呼应,结构愈显完整。

此篇课文是以状写祖国大好河山为主题单元的首篇,内容较为浅显,层次清楚。它为本单元后两篇较为复杂的课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状物方法应为重点之一。与其在“精神”这一贴标签式的解读上空耗时间,何不引领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主要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的方法呢!究竟哪一点对于孩子才真正有用?

课文是一个个例子,这一个个“例子”从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故事情节、思想内涵各个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内容,但我们大不可处处涉及,眉毛胡子一把抓。择文章有特色之处、自己感受至深之处,同时又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生需要老师引导之处,引领学生细细品味、细细享受。正如滔滔江水,只取一瓢饮,这才是教学的大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责编/张晓东

上一篇:人气“达人”田老师 下一篇:致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发展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