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在词义扩展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9-11 06:23:43

认知语言学在词义扩展中的运用研究

[本文系山东政法学院科研规划项目――《认知语言学在词义扩展中的运用研究――以中日同义词“看”与“る”的扩展模式为例》(项目编号2014Q16B)中期成果]

摘要:初学日语的人往往会把“我喜欢看书”翻译成日语的“私は本をるのが好きだ”。无疑,这应该是受汉语思维的影响。但,像“意の一致をみる(意见达成一致)”、“いいY果をみる(迎来好的结果)”这种「みる的用法,却不存在于汉语的「看里。由此得出,汉日词汇并不是那么单纯一一对应的。各语言的词汇是如何扩展而来的?认知语言学在词义扩展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多义构造;意义扩张;隐喻;换喻

一、引言

作为中日语言常用词汇的“看”和“みる”,它们之间既有完全一致的意义,也有互不相干的意义。本文将从“看”和“みる”的诸多语义中抽出六七项主要语义来进行分析。在二者共通语义中,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依靠视觉认知对象”。在认知语言学上,最基本语义称为“原型义”。“看”和“みる”的其它意义大都由此义扩展得来。“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观察判断”“理解判断”“基于视觉印象对事物做出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基于视觉以外的知觉对事物进行认知、理解、判断”,这五项语义是“看”和“みる”共同的语义项,其扩展模式也应该相同。

而“经历某事,出现某事”这层语义只存在于日语的“みる”中。汉语的“看”也有其独特的语义――“取决于~,决定于~”和“注意~,当心~”。从共同的原型语义中扩展出了不同的语义项,显然其扩展模式也有所差别。本文将对“看”“みる”的语义扩展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找出二者的异同点,为日语学习者提供简洁便利的词义记忆方式。

二、认知语言学在“看”与“みる”语义扩展中的运用

(一)使视线接触人或物(基本义)――共通意义(第1义)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广义的认知也包括识别对象的颜色、形状,并把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的行为。“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这种行为实际就是通过视觉器官表达出来的认知行为。

1.看海M海をる

上例的“看”与“る”的意义是它们的基本义。无论是日语词典还是汉语词典,上述意义均位于该词意义之首。且可以完全不依赖宾语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印证了“使视线接触人或物”是其基本义的事实。

2.てぬふり/るのもいやだ/るからに

宾语是判断一个动词意义的最重要的信息。宾语缺失依然可以清晰表达出的意义便可视为该动词的基本意义。

(二)观察、理解、判断――共通意义(第2义)

这里的“理解”比第一义里的“认知”在大脑层的活动上更进一步,强调把握事物的本质。可以视为“认知”的狭义。并且,此时的“判断”也包含“评价”之义。“看”与“る”同时具备该义项。只是两者所带宾语并不完全统一。根据两者所带宾语的种类,可以将“看”与“る”的宾语归为四类―文字情报;演出、比赛等;人;其它。

3.文字情螅嚎纯醋值涞慕馐通M辞をる

4.电影・戏剧・比赛等:看电影/京剧/足球比赛M映画/芝居/テニスの合をる

5.人:昨天,去看(看望)老师了。M昨日、先生をに行った。?

日语“る”的词义中,没有“与人见面”的含义。即使后项宾语出现了人物也不会使用“る”原词,而是使用复合动词“かける”,表示的含义也仅限于“偶然遇见”。而汉语则没有该限制。

(d)その他

6.手相・人相をるM看面相・手相

7.相手の色・反辍こ龇饯蛞るM看对方的脸色・反应・态度

例句6中「みる和「看的用法除了认知对象的形状和性质外,更表达了对符号的一种抽象的理解。这种用法在例句7中表达的尤为明显。

(三)不依赖视觉的理解判断――共通意义(第3义)

这里的第3义指的是不包含视觉印象的理解、判断或评价。日语“る”的基本构成是「~ヲ~トる。汉语“看”则是「把~看作(成)、「(一、二人称代名~)看~。①

8.彼女に言わせると、同行しているのがo名に近い推理作家と思われるより、ちゃんと大手の会社

から本を出版している作家とられる方が取材の便宜を恧盲瀑Bえるという算らしいが……(高蚩「南朝迷路p261)

9.令人深思的是,清辉在学校被老师看成“坏学生”,染发、抽烟……②

以上例句这两个词语表达的判断和评价已基本脱离了视觉要素。第3义表达的“理解和判断”与第2义相比,视觉要素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做出某判断的背景,从说话人的意识里慢慢淡出。语言的焦点也由视觉带来的感性认知转移到理解带来的理性评价上。

(四)基于视觉印象对事物做出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共通意义(第4义)

第4意义的重点是,通知视觉感知,根据判断对事物采取必要的措施。该义项产生于第2和第3意义的延长线上。

10.IH・子供の勉をるM照看父母・孩子们的学习

上例中,不仅要通过视觉作用对目标加以认知和判断,更重要的是采取适当的处置。

(五)基于视觉以外的知觉对事物进行认知、理解、判断――共通意义(第5义)

第5义与第2义的不同在于判断的根据由视觉转移到其它感觉器官。在该义项中,通过视觉词汇“る”和“看”来表达其它知觉行为,语言学上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共感”。

11.视觉味觉:料理の味をようM看看菜的味道。

12.视觉触觉:}をみるM(让我)看看(你的)脉

13.视觉听觉:ピアノの音をるM看笑话(=看笑声3:见到他人不幸而感到愉快)

该派生意义的由来可以用隐喻来解释。隐喻从功能上看,“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更是思维问题,是人类认知和建构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一种由旧知向新知的递归扩展,由已知向未知的延伸和渗透。”

因此,无论汉语还是日语,由视觉动词来表达其它知觉行为都是比较自然的语言行为,并没有使用了“比喻”的意识。视觉行为总是处于人类行为的中心。人们主要是通过视觉来认识、把握世界,并对世界做出准确的理解、判断和处置。“存在即可视”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图式。

(六)经历某事、出现某事――日语“る”的(第6义)

该义项只存在于日语“る”中。其产生可以由换喻来解释。以下是该义项下的例句,根据视觉认知世界的要素在例句14到16之间逐步淡化,脱离了说话人的意识。

14.初霜をる

15.意の一致をる

16.解Qをる

例14的表面意义是见到了秋天的第一场霜。实则预示了某种状况的变化,体验到了入秋。例15和16与其说是说话人经历了某事倒不如说是出现了某种状况。可见,“みる”已经超越了视觉上的认知,通过换喻可以来表达更宽更广的意义。

a.取决于――汉语「看の第6x

该义项只存在于汉语中。

17.看价格决定买不买

18.这场比赛看我的

该义项是和视觉紧密相关的,特别是在例句17中,价格需要依靠视觉来确认。但句子的重c不在于看价格的高低,而在于通过价格高低做出“买”与“不买”的取舍。例句18稍有不同,希望大家看的并非“我”这个人物的身体,而是行动、本领。通过“我”本领的发挥来决定比赛的胜负。比赛的胜负取决于“我”。也就是说句子的重点不在于“看”,而在于通过“看”这个动作得到的结果。

b.小心、当心――汉语「看の(第7义)

一般用于命令句中,用于催促对方。一般带有宾语,不带宾语时,会搭配“着”使用。

19.别跑,看车!

带宾语时,并非命令对方通过眼睛来认知该事物,而是要对该事物引起注意。该义项也与视觉相关联。例句19中“别跑,看车”,不是让接受命令的人去认识车辆,而是敦促对方通过视觉去确认车辆的位置、速度、是否危险等。

三、结语

汉语词汇“看”的意义项中,存在由隐喻原理派生出的意义,却没有由换喻原理派生出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看”存在a取决于和b小心、当心这两种含义。意义a当中存在部分视觉要素,所以视为意义(二)的转义比较合适。而意义b则因为存在“注意”等动作行为要素,视为由意义(四)转化而来的“判断后的处理”比较妥当。与“看”相对,日语“る”的语义扩展模式中,隐喻和换喻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在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解释的语义化等方法,形成其多义构造。

【注释】

①「(一人称、代名~)看~(二人称「文の形のほうが多い)この文型では主Zは一人称(平叙文)と二人称(疑文)に限られる。例えば、《清平・张子房》//他看今天不会下雨。(×)

②汉语例句均取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

【参考文献】

[1][日]山梨正明.J知言Z学原理[M].日本:くろしお出版,2000.

[2][日]大堀鄯.シリ`ズJ知言Z学入T6[M].日本:大修^,2004.

[3][日]谷口一美.J知意味の新展_Dメタファ`とメトニミ`[M].日本:研究社,2003.

[4][日]y幸夫.シリ`ズJ知言Z学入T1 J知言Z学への招待[M].日本:大修^,2003.

[5]于康.“~てやる”的语义扩展机制与论元角色[A]日语研究编委会编『日语研究第3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上一篇:略论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及历史意义 下一篇:魅族 老老实实做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