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才强县思考

时间:2022-09-11 05:54:37

实施人才强县思考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近年来,**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把促进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把人才工作作为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人才工作环境得到优化,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活力有所增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全县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配置人才资源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全县人才工作正处于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重要阶段。

一、目前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县人才工作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不容忽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匮乏。从学历情况看,全县现有五类人才共计4073人,其中,中专(高中)以下学历有2422人,占59.47%;研究生5人,占0.12%,本科学历有284人,占6.97%;大学专科学历1367人,占33.56%,且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工作后进修党校、函授等取得学历,国民教育学历相对较少,含金量不高。从职称情况看,高级职称70人,占2.61%,中级职称864人,占32.26%,初级职称1194人,占44.59%。高级职称人数偏低,初级职称人数偏大,特别是缺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从人才专业结构方面看,基础专业人才供大于求,而信息、金融、外贸、法律、外语、计算机、城建规划和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人才缺乏,特别缺少熟悉并善于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的人才。从人才行业分布来看,全县现有的人才大多集中在党政机关、县属事业单位,尤其是教育、卫生行业居多,其中教育类专业技术人才1702人,卫生类专业技术人才359人。

三是对人才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人才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个别单位、部门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念,没有把人才放在足够重视的位置,没有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个别人还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以行政级别、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没有正确的人才观念;有的人还没有走出“管人”的误区,没有形成为人才服务的观念。还有的个别单位、部门、企业人才观念不强,对引进人才也不够重视,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引进人才积极性不高。

四是人才工作机制不健全,人才作用发挥不尽如意。人才工作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有关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流动、激励等方面的制度。现有人才中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利于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这说明在人才的流动机制,合理配置人才和最大化发挥人才价值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人才交流机构,由于受场地和人员的限制,具体工作仅仅是管理一些县属毕业生的档案、签署毕业生就业人事合同、社会人事职称评定、档案托管出具一些相关证明等基础性工作。同时网上人才市场只是初具雏形,人才找工作很大部分须靠熟人,靠领导介绍;企业需要人才也要靠熟人、靠领导去寻找。没有真正地做到为社会人才交流合作提供服务,没有起到根据市场需要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客观因素,**地处边疆,区位不明显,经济不发达,产业规模不大,城市化水平不高,人文和生活环境较差,吸纳人才的载体、空间和引力有限;二是是陈旧的人才观念还没有消除,论资排辈、官本位等思想观念还在一些人头脑中依然存在;三是体制改革滞后,有的单位、部门人才短缺、人才闲置、人才流失、人才难以合理流动,用非所学和学非所用同时存在,人才的活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埋没人才,压制人才的情况依然存在;四是政策措施不力,对人才队伍发展变化和人才竞争等方面的情况不够重视。

二、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强化人才意识,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要充分认识人才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核心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提高到全县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切实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真正把培养好、吸引好、使用好各类人才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事情来抓,在具体工作中,要全面体现用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道。同时,把人才工作效果作为评价组织、人事部门以及其他机关部门和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人才培养力度。一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教育、培养。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根据各类人才特点,实行分类培训,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强化实践锻炼,促进人才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努力提高人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各类人才全面发展。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教育为先。要切实把教育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发展国民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产业、扩大人才资源总量。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加强人才培养。三是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把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学习,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完善人才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培训工作要统分结合,强化有关职能部门、用人单位、个人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把教育培训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逐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合理负担的多元化人才培训投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对人才培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党政人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知识水平。同时,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对口提升学历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四是创新培训机制。对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要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坚持改革创新,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加大干部教育培训投入,加强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建设。从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着力办好市场经济知识、WTO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专题培训班、切实解决干部培训工作系统性不强问题。五是加强实践锻炼。实践对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发现人才、提高人才。始终坚持干部下基层、基层出干部的用人导向,提倡和鼓励党政干部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企业挂职,让党政干部在基层、在经济建设一线、在艰苦环境中、在复杂形势下经受锻炼,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坚持选派党政正职到省内外学习先进经验,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注重选派后备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对优秀后备人才要制定具体培养目标,跟踪管理,重点定向培养。六是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要以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县职业中学、农广校、农函大及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场所和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为依托,以“农村科普会协作”为载体,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办学模式,采取函授与面授结合、长训与短训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辅导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学习培训与推广服务结合等有效形式,重点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市场经济知识(农民经纪人)等方面的培训,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实用型人才服务网络等措施,增强乡土人才带头致富本领。

(三)推进机制创新,广开门路吸引人才。一是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的人才。要树立“人才引进是最明智的引进”的观念,着眼于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以“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宽广胸怀,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并出台全县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开辟高层次人才、急需人才的“绿色通道”和广大实用型专业人才的“直快通道”,规范引进人才的工作程序,完善考评、试用等办法措施。逐步建立“来去自由,柔性流动,专兼结合”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招才引智借脑,做到人才资源的规划、开发、调配。要与县内重大发展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工作布局一起抓,为发展特色农业、壮大支柱产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以项目为载体招才引智。结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推广好的经验,以我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等各类项目为平台,面向国内外,吸引相关人才和智力,为项目建设服务引进人才。(二)以产业为支撑集聚人才。结合我县着力培植生物药业、电冶、八角、旅游、畜牧、热果、珍贵用材林、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引进人才。(三)围绕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施引才引智工程。要突出重点,引进高学历的人才;要拓宽渠道,加强乡镇、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载体引进人才;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聘请专家学者成立顾问团为全县服务。(四)以需求为导向借脑引才。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柔性引进和区域合作机制,根据各单位各部门和企业的实际需要,通过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使用“候鸟式”人才。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制度改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人才队伍的活力,取决于人才工作的机制,机制活则人才活。在人才使用工作中,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开放的眼光、务实的态度,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评价人才;深化制度改革,逐步推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实践中评价人才。(二)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把干部交流轮岗与干部能力素质提高与党性锻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交流轮岗,使每一名党政干部找到最适宜自己工作的部门和单位。要加大部门之间、行业间交流轮岗力度,尤其要加大上下级机关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乡镇与乡镇之间干部人才的交流轮岗力度,促使人才在合理流动中得到优化配置。逐步实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建立和完善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三)完善委任制和聘用制。进一步提高委任制选人用人质量,扩大选人用人范围,打破“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全方位、多视角地选人用人,增加选人用人的透明度,破除人才选拔任用中的暗箱操作和神秘化色彩。积极探索党政机关干部聘任制,通过评聘分开、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把申请权交给个人、评审权赋予社会、聘用权归于单位,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激发党政人才队伍的活力。(四)创新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在任用、晋升、奖励、重点培养和项目承担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使他们在竞争中锻炼、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充分发挥潜能。二是健全人才激励制度。对党政人才,重点是结合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综合体现工作职责、能力、业绩、年功等因素,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适当拉开不同职务和职级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强职级的激励功能;进一步完善健全干部激励机制的做法,努力形成以发展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对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是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各种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对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类科技人才,重点是结合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采取年薪制、期权和股权激励或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等方式进行激励。对高技能人才,按技能等级和岗位性质定酬,可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职位,实行特岗特薪。同时要推行以项目和课题为主的研究组织形式,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三是健全服务体系,改进管理,盘活现有人才。用活人才而不是管死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做到合理有序流动与稳住现有人才互动、引进外地人才与发挥本地人才作用并重、搞好服务与改进管理兼顾。(一)加强人才市场建设。重点是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使现有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积极探索建立人才配置与资金、项目、技术等要素配置相贯通的机制,引导人才市场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发展路子。(二)优化人才流动服务。要整合人才信息资源,按照分类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组织、人事部门干部信息库和各有关单位、部门人才库,使之成为涵盖五支队伍的人才库。重点跟踪在外的**县籍优秀人才,同时搭建各级各类用人单位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制度。依托县人才交流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人事、人才测评、人才派遣、薪酬设计、人才选聘等服务项目,改革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大力发展劳务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劳务派遣、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事务等服务项目。要放宽户籍准入政策,推广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人才工作居住证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三)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在制定引进人才政策时,同步考虑稳定现有人才政策,调动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对在本县各类行政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在职期间可给予享受当地政府一定数额的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对村级农民技术员兼任的也应给予定额补贴。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帮扶指导等方式发挥作用。

(五)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做好人才工作,事业是基础,感情是关键,待遇是保障。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归根到底,要以最好的服务来集聚最好的人才,以最优的环境来吸引最优的人才,以最大的诚意来留住最需要的人才。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切实做到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工作创业环境、生活学习环境、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人才观,克服陈旧观念和狭隘认识,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树立公正、公平的人才工作思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要有爱才的感情、识才的慧眼、聚才的方法和用才的胆魄。在制定和落实有关人才的政策时,要讲精神、讲奉献,同时也要考虑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切实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创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营造有利于建设人才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能否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顺应时展要求、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要紧紧抓住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后备人才三个环节,围绕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分布科学、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的总体目标,摸清现状,掌握信息,分析症结,全面规划,不断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办好各类技术人才培训班,开展国际认可的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及培训工作,培训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创新内容,改进方法,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培训教育质量评估,优化整合各种培训教育资源,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二是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全县公务员队伍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的不健全,造成目前队伍特别是基层学历层次低、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活力等现象,影响着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的形势对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标准,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职能转变的要求,改善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办法,激发队伍活力,提高行政效率。三是加强青年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妇女人才和党外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对青年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妇女人才和党外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明确培养重点,制定培训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注重从他们中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四是重视民营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工作。把各类人才纳入党和政府的工作范围,切实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政治上一视同仁,在政府奖励、人才培养、职称评定等人才政策上同等对待、统一安排,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资源运用上平等开放,在改善创业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上积极提供服务。五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开发措施和培训计划,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依托县职业中学校、农技推广中心、农广校等各类培训机构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培训网络,以此辐射和带动各类农民技术协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切实抓好按需培训。进一步完善“绿色证书”、“乡土人才资格证书”认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职称评审制度,探索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力评价办法,步入“认证-培养-评职-使用”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路子。建立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六是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根据人才工作需要,县委、政府要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基金,并随着财力增长逐年增加。把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要划出一定份额用于人才开发。企业要按照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逐步完善科研经费投放机制,充分用好人才资源开发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七是健全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进一步发挥奖励政策的导向作用,完善奖励政策,加大奖励力度,建立公开、公平、科学、合理的人才评选奖励机制。

(七)加强人才市场建设。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重要载体。目前,人才短缺、外流与人才积压、闲置的现象并存,既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又阻碍了经济的更快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人才市场为各单位提供有效的人才服务。一是不断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要抓紧进行各类人才、劳动资源整合人才市场,逐步拓展人才市场的社会功能,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交流、测评和人事等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和劳动市场信息网络,尽快实现与国内国际人才市场信息网络的互通,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健全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多元投资结构的人才中介机构的行业协会,消除人才流动中城乡、部门、身份、所有制等方面的障碍,引导人才有序、合理流动,从而调整人才结构,加快人才市场进程。二是抓好人才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人才市场服务环境,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作用。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力争使我县人才市场设施普遍落后的状况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改善。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发展网上人才招聘、人才推荐,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提高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特别要从我县实际出发,加快党政专业人才市场的建设,完善人才中介机构的职能,发挥其在党政人才建设中的作用,形成党政人才推荐、录入、监督、仲裁功能齐全的配套机制,保证党政人才市场的公平竞争。三是加强人才市场管理和政策法规建设,不断规范人才中介服务关系、聘用关系和招聘应聘行为,推动人才市场管理由政策性规范向法制性规范转变,切实维护人才市场秩序。

(八)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抓住机制建设。一是建立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训机制。研究制定人才规划,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培训,重点培养和提高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培训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建设人才培训工作新机制。二是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逐步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要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要按照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组织依法监管的要求,大力推行聘任制。技能人才的选拔,要采用技能竞赛和社会招聘的方式进行。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位子。三是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党政领导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任职试用等制度。加大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快车道”。进一步完善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完善后备干部选拔制度,着眼各项事业长远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认真落实群众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健全干部推荐、考察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完善党政机关干部年度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四是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综合考虑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人才评价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观念,不存私心,不循私情,客观评价人才,公正对待人才,科学使用人才。四是建立健全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人才激励机制。要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九)加强组织、人事部门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继续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学习与贯彻落实全国、省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组织、人事干部的政治培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学习型、思考型、实干型的组织、人事干部。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加强人才工作理论和政策研究,为全县人才资源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是坚持执政为民,树立良好形象。组织、人事业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与一般公务员相比较,组织、人事干部对行政权的运用,更为经常,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培训教育活动作为一件大事认真组织,切实抓好,教育组织、人事干部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干部人事纪律,树立公仆形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上一篇:构建和谐社会思考 下一篇:退耕还林工程补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