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政治课生活化教学

时间:2022-09-11 04:34:56

实施政治课生活化教学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政治课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过去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求真求实,政治课堂生活化,是我们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最终归宿。高中政治教学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的教育,是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的心灵呵护和人格塑造的教育。而生活化就是我们教育之源,从生活出发,让课堂与生活接轨,走生活化教学之路。

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改方案中首次出现了“模块”设置。模块即“主题单元,是为了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而“本真教育”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对课程设置、教学规律、教学程序及教学效果的研究,变教书型为研究型,教中提高,教中优化。育人不仅是单向地育学生,也包括对教师的促进与提升。对政治教师而言,要改变新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必须选择一种紧扣政治课各模块的内涵、体现模块教学的优势、能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要求的教学策略,其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无疑是优选策略之一。

作为有意识的独特存在体,人更多是追求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而教学实质就是教师与学生的特殊生活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这就说明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重视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它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浓厚兴趣,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学、问、思、辩、行等有序的良好行为习惯,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例如利用生活问题导人新课或统贯全课,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求知欲;还可以利用问题设计悬念,可使教学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把学生一步步带人“柳暗花明”的胜境,美不胜收;当然也可以利用问题预留伏笔,使课堂余味无穷,给学生一片求索的天地。例如在讲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框时,书本中有一幅漫画——《他敢剪吗?》,为了讲清楚“矛盾”这个重要的概念,我设计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设定拿剪刀的人叫甲,另一个叫乙。甲要剪乙头上的绳子说明了什么?说明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相互排斥。2,甲敢剪吗?不敢。因为甲乙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3,他不剪行吗?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最后大家得出结论:不剪也是不行的。因为矛盾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人们要承认、揭露矛盾,并想方设法解决矛盾。如此倡导问题教学,做到求异设问,变中求新;创设矛盾,激起波澜,诱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

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通过教学,能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政治课程设计上建构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必修课程模块,以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公民的政治生活”“投资与创业”“生活与消费”等为主题,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对学生生活的关注。这体现了高中政治模块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活性。高中政治新课标指出,“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恰当运用各模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努力将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与此相适应,政治模块不管从主题名称还是从模块的实质内容,均体现出与生活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所有的模块均缘自于生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总之,中学政治课教学要在实践中以生活化教学为抓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完善,以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只有这样,政治课教学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益。

上一篇:我的非典型性中学生活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中对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