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

时间:2022-09-11 03:00:11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

摘要:情境可以激发探索和创造。情境串创设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新知的探求欲望。数学教学就应该强调或者说应该做到让孩子自己去“做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教学内容创设成一个富有挑战性、可望且可及的,能激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与征服欲的情境串供他们去“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124-02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是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者活动为题材,把丰富的情境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情境的设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知识的渴望,达到学好数学目的。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就很好的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并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儿童感兴趣的故事或活动,构成“情境串”,从而引出一系列问题,形成“问题串”,即把丰富的情境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把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连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知识串”。因此,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研究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下面就情境串教学的探索分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1.情境串创设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原则

情境串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外在的形式,它的重要功能是承载着某一部分知识甚至是一个连续的知识串,学生在解决由连续情境产生的问题串的过程,形成知识串,所以在创设情境串时要遵循这连贯性、完整性的原则。

在开始的实践过程中,我能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操作情境探究新知,创设游戏情境强化练习,创设别样情境形成高潮等等。所创设的某一环节的情境虽然本身是完整的,也确实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没有整体的主线,总给人以跳跳棋的感觉,琐碎且零乱,而且这些情境的创设完全是精心安排的,学生的主体性仍然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于是,我尝试结合教材,把整堂课的内容、甚至是一个单元的几堂课内容,围绕一个主题用几个小情境串起来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始终置身于情境中。我先尝试着把一节课的内容用情境串穿起来:围绕着主题创设一个个小情境,并比较自然地串成一个情境串,组成一个连贯、完整、有戏剧般发展性的情境。在学习一年级上册几和第几的时候,我以愉快的体育游戏做主线,观察老鹰捉小鸡游戏的主题图,让学生数数有几个人?扎辫子的女孩在第几个?解决了基数和序数的问题,我把课后的练习题也串起来,天上的小鸟在和小朋友打招呼呢!赶快数数它们有多少只?绿色小鸟在第几?还有一组同学在滑滑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活动是连贯的、持续的,孩子们就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完全投入,学得主动。

2.情境串创设的人文性、激励性的原则

情境串的设置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创设的,它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平台,也架设了一座“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创设人文性、激励性的情境串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所以情境串的设置的人文性和激励性尤为重要。

在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人文化的情境串,追求情境的激励性,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二年级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毫米、分米、千米以后,在教材上有一道填写合适数量单位的练习题,所涉及到的数学信息全部都是有关于动物的,如:蚂蚁身长3毫米、一只蜻蜓身长大约5厘米,一小时吃蚊子大约840只等,学生很感兴趣。结合课堂的学习知识,我想:何不来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呢?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又让他们对课外的知识有所了解。学生就以“动物知识知多少”为题课下查阅资料、询问专家和家长,能多种途径进行研究。在汇报课上,教室里沸腾了,学生们的脸激动得涨红了,纷纷抢着说自己的调查结果:“老师,我和妈妈上网查到了鱼类的寿命都是很长的, 1794年在莫斯科近郊的一个湖里捉到一条狗鱼,它的鳃盖上穿着一个金环,上面刻着:沙皇鲍利斯放生。沙皇鲍利斯生活的年代是1598~1605年,这条狗鱼在湖里生活了200年左右。”还有的说:“我看书上说把1000个1微米大小的草履虫排在一起仅仅是1毫米长,针孔的宽度大约是1.2毫米,对于草履虫和其他动物小侏儒来讲,针孔就像同巴黎的凯旋门”……在课堂上,学生们不仅交流着信息,还谈着自己的感受:“动物是人的好朋友,它们的灭绝速度惊人,我们不能再滥杀他们了……”课下,他们仍然在不停地讨论。他们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数学真是太神奇了!

3.情境串创设的探究性、问题性的原则

情境可以激发探索和创造。情境串创设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新知的探求欲望。数学教学就应该强调或者说应该做到让孩子自己去“做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教学内容创设成一个富有挑战性、可望且可及的,能激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与征服欲的情境串供他们去“做”。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过程,经过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经历丰富的思维风暴的体验,从而完成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真正成为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会学习的人。所以在情境串创设时应注意探究性和问题性的原则。

在学习《厘米、米的认识》一单元时,我指导学生测量自己一、一拓的长度,并嘱咐他们保留好测量数据。下一个单元是统计,我设计了“统计我们的鞋码”情境,目的在于让这个情境与前面《厘米、米的认识》单元串在一起,我特意让学生继续使用测量一、一拓长度的数据纸,结果学生很快发现了数学问题:“老师,我们组几个人和其他组比较、分析了一下,发现一、一拓长度比较长的同学,鞋的尺码也大。”“是不是手大的人脚也大?”“对呀,你看他们的个子也高……”学生最终得到的收获让我喜上眉梢,这正是老师有意让学生体会出:身体上也有数学秘密。教师创设类似于这样的探究性活动情境,完全出于对学生需要与感受的考虑,是为了让学生非常主动地经历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沃土与时空,将课堂更多地让位于学生,使他们积累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现实生活现象的方法与技能,增强内心真切的体验。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看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在创设完整情境串的实践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整体性的情境的魅力,它能使孩子完全陶醉在数学学习的情境之中,全身心投入,主动愉快地学习。这样的数学课堂,成了学生心智成长的乐园,生发学习动力的源泉,也成了孩子们智能飞翔的天空。

上一篇:数学课与学生四项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新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