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思考

时间:2022-09-11 02:59:57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思考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辅之以恰当的管理,让学生主动地的参与学习,这些问题应是学校的工作重点。面对高职学生目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应引起高校有关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策研究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原因;对策

近几年来,在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社会大力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背景下,使更多的学生愿意走进大学,继续学习,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能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但是,高校的扩招,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随之而来的教学质量滑坡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据湖北某高职院校所做的对该校在校高职学生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他们既对学校制定的各种奖励措施没有兴趣,也对各种惩罚措施没有压力和紧迫感。目前,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不乏出现“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齐齐求职于招聘会”的情形,用人单位的选择,就业市场的取舍,对高职生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一、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思想因素混杂,学习观念模糊

部分高职学生把学习仅仅看作是为了应付考试,混个及格,获得文凭,为谋职取得一些资本,因而在学习上不愿思考、不求甚解,只希望找到考试的捷径。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专业是父母、老师替他选的,并非自己的意愿,所以不想学习。还有学生认为紧张的高中生活已经过了,到了大学就应该好好轻松,他们认为培养社交能力,广泛交友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至于学习――“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2.价值取向茫然,学习目标不明

部分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没有了升学压力,便没有了奋斗目标。他们中有的认为大学时代是谈恋爱的黄金时期,于是,谈恋爱又成为新的“奋斗目标”,但当他们被问到毕业后如何工作、今后如何发展等问题时却表现出茫然和无知。还有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课程实践以及择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又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阻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进程,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3.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主体是高考第五批(有的省是第四批)录取的学生,也有部分中职生和技校生,一般来说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课程进度,课下不会学,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等,这些是导致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二)客观原因

从学校方面看,高职学生对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安排颇有意见,认为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无法使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课程安排不合理,没有安排选修课,上课没有多媒体教室;缺少电脑知识普及讲座及专业就业前景讲座等学术活动,以及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加强社会实践等方面缺少机会。对于教师教学情况,部分学生,认为不够生动,不够吸引人。

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上对高职教育也存在不少误解,认为高职教育是低层次的、不正规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都是一些较差的学生等。再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给部分学生造成的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在找工作的问题上会流露出无助、气馁等悲观情绪。

二、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远大志向和抱负

强劲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学校应从理想信念教育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改革“两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把中国近现代史的实例与当前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密切结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人生规划相结合,真正让先进的、科学的政治理论融进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学校还应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要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和抱负,教育他们要通过学习过硬的知识和本领为社会作出贡献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正面疏导,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正视竞争

学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让学生们了解社会,了解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高职学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用人单位不仅要看文凭,更要看水平;市场经济特别欢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只有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基本功打牢固,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引导学生正视就业困难时,也应广泛开展毕业生就业前以及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辅导,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基础岗位。

(二)加强学校管理,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1.强化就业工作的导向功能

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因就是将来能找到一个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职业。为学生做好毕业指导及推荐是学校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一方面,学校加强就业指导,针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困惑,通过授课的形式给予解答,避免其他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而不知所措,以增加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就业形势,把握就业市场脉搏,为毕业生提供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通过网络等手段开拓就业渠道;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做好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登记备案,建立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学校还应该积极与校学工部门沟通,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及时通过学工部门反映给学生,并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所需信息的要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好的教师不仅关注教学的艺术性,更注重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指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是指教师的人品师德。同样的教学内容,经不同的教学处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高水平的教学艺术会激起学生意想不到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增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三)以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导向,增强学校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职教育是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它是面向地方经济、面向产业、面向大众的,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工作都是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展开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学校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规律和满足区域经济要求的发展规律,因为一方面,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产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信息密集型等现代产业转化,新岗位上急需大量在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在我国由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转化的过程中,企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岗人员的素质。为此需要高职院校提供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现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另外,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技术结构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劳动技术含量的提高,对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学校要从更多的视角来考虑学生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确保专业设置有较高的质量,增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新动力。

总之,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高职院校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可用人才。面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现象,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从学校管理出发。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切实服务。

上一篇: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成人教育的发展走向 下一篇: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