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时间:2022-09-25 03:09:38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摘 要: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在道德教育效率低下的今天,重读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仍带给我们以深刻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王阳明;道德教育;启示

王阳明是我国明朝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与程朱理学大相径庭的“心学”体系,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以至近代的教育思潮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道德教育一度陷入困境的今天,重读王阳明的道德教育思想,仍带给我们以深刻有益的启示。

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作为其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他首先提出了“万物一体论”的哲学论点。在古今中外众多的哲学体系中,该理论亦自有其独到和智慧之处。

一、“万物一体论”――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据以建立的基点

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和人都有心或良知,所以天地万物在本质上都是一体的。他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的一点灵明。”①换言之,他认为:天地万物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天地万物与人的差别只在其精灵的程度,人类精灵的程度最高,而动物、植物、矿物等的精灵程度则依次降低。一切个体在道德人格上是一体的,因为人都有良知,圣愚的分别只在于其良知有无障蔽或障蔽到什么程度。

众所周知,达尔文用进化论的观点证明了人类与动物在生理上的连续性,王阳明则用直觉的智慧提出了人类与动物、植物、乃至自然万物在心理或精神层面具有基本的一致性,这一点与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的。我们曾经历了与自然作斗争,把自然看做人类的对立物的时代,由此从自然中获得了很多,也一并带来了自然对人的惩罚,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今天,我们重又提倡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重又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人类与整个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当然,王阳明比我们走得更远,以至他说自然万物与人有着共生一体的精神,这与我们时展至今的基本理念是有着明显的相通之处的。正是在这种“万物一体”的博大的体认之下,人与物的二元分割不复存在,纯粹客观的自然本体的“天理”受到置疑,代之而起的是人所能认识所能把握的,甚至与人浑然为一体的“心即理”的提出。

二、“心即理”――王阳明教育本质论“心学”的哲学铺垫

王阳明的“心即理”的论点,曾招致众多的非议与批判,很多人据此认为王阳明是主观唯心论者,说他否认了客观物理的存在,等同了主观的“心知”和客观的“物理”。但这里是不是存在某种理解上的误解与偏差呢?当然,如果把王阳明的“心即理”理解为某个具体的个体所把握、认识到的“理”,以常识就可以看出他的理论漏洞:你可以一无所知,但公理万物从未一刻不在。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心”从整个人类所能领会的某种“天理”,就像休谟所提出的“感觉之外还存在什么?”,就像康德对“物自身”的追问,对那些人类智力所无法企及的绝对的“天理”,即使它的确存在,与人类又有何干?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阳明提出“心即理”,正是使遥远神圣、高高在上的“天理”重又回到我心所能够体认的人间来,从而使人对“理”的追求能反求诸心,追随自己的智慧之光,这在当时对于促使人们摆脱程朱学派章句语录的桎梏,无疑具有时代性的巨大解放意义。

在“心即理”的理论基础上,王阳明自然而然就提出了:一切学问都应是“心学”。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②,一切客观真理和事物都存于心中,并依存于我心。一切教育都应是发展“心学”的教育。所谓“心学”,就是尽心之学。用我们今天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表达:所谓教育本质,就在于发展人心,亦即发展人的心理,人的精神,使人能够成其为人,使人能够成就其自己。另外,根据王阳明的观点“心的昭明精察处即是良知”,即:当“心”达到昭明精察的境界,与“理”的最高形式“良知”便相遇了,融合了。换言之,王阳明认为,教育的本质即在于修身,在于道德的提高,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心”的境界的提升,对“理”的充分把握才成为可能。因为只有在更高的境界上,人“心”才能更充分地明白“理”。

三、致良知――王阳明教育目标的总体表达

如果说“心即理”旨在提出了某种认识论的基本理论的话,那么“致良知”便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具体教育目标了。正是“心即理”的存在,使“致良知”成为可能与必要。“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那么,“致良知”便是为学之道。换言之,德育之外无教育,“而每一个经典中也都蕴藏着‘心’或‘良知’的某种精神构造,具有与之相应的陶冶价值”③。

另外,在王阳明看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体”与精神、仁德、良知是一个东西,“良知之诚爱恻坦处便是仁,无诚爱恻坦之心,亦无良知可致也!”如此看来,这里的“良知”与儒家的“仁德”是一致的,因而“致良知”亦有类于儒家的“明明德”和“亲民”的教育目标。另外,他又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为一体之用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致良知”直接对应了“明明德”,而一个“致”字,则又包含了对良知之用――“亲民”的深层体认。对这两者之间的类似与共通之处可作如下理解:1.教育目标在主观方面是明明德,或阐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德之本体。“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④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涵养德性,而不在灌输知识与训练技能。2.教育目标在客观方面是亲民或发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德之功用。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这两个目标是不可以分离的,应以明明德的精神去做亲民的工夫,又应通过亲民工夫去培养明明德的精神。而两者孤立所造成的可能偏差便是:或失之玄学的虚妄空寂,或流于政客的权谋智术。凡只知明自我的明德不能亲民,或只顾亲民而不能明自我的明德者,都不足以言致良知。

四、知行合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

“致良知”体用兼顾的教育目标,必然地决定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论。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仅指方法论而言。

“知行合一”的主要内涵有:1.“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冯友兰曾说:“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人们必须致良知与行事,而后良知之知,方为完成。此阳明知行合一说之主要意思也”。黄宗羲也说:“致字即是行字”。2.知行的逻辑合一与过程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真知必能行,不行非真知,知行的推移是循环的,有时知在行前,有时知在行后。3.知行是互相渗透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由此可以看出,知行是并进的,互相渗透的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总之,致良知不能悬空进行,而必须在事物上磨练。知行是并进的过程,在行动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否则只是一场话说,虽听之又有何用?

另外,结合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来看,当时有不少的程朱派理学家,论其所知,则居敬穷理,精微渊博,观其所行,则贪婪卑鄙,同流合污,其知行不仅未能合一,而且形成鲜明对比。因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是要人戒空谈而重实践,要人禁绝恶念于初萌之时;要人注意行为的动机而排斥虚伪的行为;要人免去失行与空想的毛病。

今天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正愈来愈陷入一场困境之中,道德教育的投入愈来愈高,而产出却愈来愈低,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低下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西方的各种道德教育理论虽一路登场却实用性甚微。重读王阳明的“知行和一”论也是对当今道德教育偏差的反思:我们的道德教育在知的层面已做得足够多,却很少能够践其行,甚至即使能督其行,也绝少导之以“致良知”的动机。“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愿我们今天仍能从王阳明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汲取经久不衰的精神启示。

注释:

①转引自于述胜,张良才,施扣柱.中国教育哲学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24.

②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298.

③邱椿.古代教育思想论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2.

④邱椿.古代教育思想论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16.

上一篇: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思考 下一篇: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