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时间:2022-09-11 02:49:15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应该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俩俩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的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五、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

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一点粗浅的看法,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和探讨,真正能胜任新教材的教学改革。

适时,要真正地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进行课堂的教与学的变换。不要打断学生的学与交流,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地做出引导,这样才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通常,应该在歧义产生处引导;在疑惑不解处启发;在重点突渗透;在意味幽远处引领。适时的引导需要教师对课堂的高度关注,包括对学生自学和交流的关注。

适用,不管怎样的教都要真正地适合你的学生,你的课堂。教是为了更好地不教,即自学。所以,每一节课都应该真正地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能提出并解决而去引导。不是让教师去解释去教,而是引导学生真正地去思考,更好地自学。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传承语言文化的语文老师,在广博精深的语文世界里,肩负着把自身手中的接力棒传给同学的重任。所以更要让自身恬静下来,去细读更多的文字,去补充不竭的水源。名师之所以能把语文课化繁为易,其根本更在于这课堂外艰辛的学习付出,执着的热情追求。让更多的同学去感悟美丽的语文,热爱语文,这是我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哪怕是秉烛夜游,也要求索,作一个有一点点精神追求的人。

上一篇:用自身行为去感染孩子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