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时间:2022-09-11 02:16:45

中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摘 要】 学生是问题的主人,只要是他自己发现的问题,就能积极地分析、尝试、猜想问题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创造出探索的欲望、激情和认知基础。提出问题是需要勇气的,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点拨、激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 培养 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面临这样的情况:无论怎样鼓励,部分学生就是不主动提出问题。他们一部分是因为不敢或不愿提,还有一部分是不能、不善于提问,他们不会思考,不知道问什么、怎么问。这样就让我们不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真正的知识障碍。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进个体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会学习的方法之一。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生是问题的主人,只要是他自己发现的问题,他就能在头脑中建立问题的模型,就能积极地分析、尝试、猜想问题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创造出探索的欲望、激情和认知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想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为,必须由他们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点拨、激励,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想学"的主动状态,引他们"入景入情",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求得快乐。精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最好方式。为了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要以问引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质疑、创新的动力,产生探究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提出新的问题。从他们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活泼、趣味四溢的问题情境,使之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提高提问能力。

二、营造民主氛围,适度、适时评价,培养自信心,使学生乐问、常问。

提出问题是需要勇气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中,要多使用激励性、鼓励性话语,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不管答对与否,提出什么问题和看法,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让学生懂得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消除紧张感,才会感到自由和安全,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大胆提出问题,出现奇思妙想,培养出问题意识。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我们可根据问题的质量和数量,评选最佳提问人和最佳问题。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潜移默化,教会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会问、善问。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新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问“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如何与原有知识有机联系”、“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对于实际问题,应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如“可能与哪些数学知识相关”、“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什么”;几何问题可引导学生问“怎样获得这个条件”、“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了”;而复习课中,可引导学生问“这部分知识的体系是怎样的”、“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几何基本图形有哪些”等等。不同情境下,针对不同的知识,提问的方法和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考虑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面对情境会思考,会联想,会总结,逐步掌握提问的诀窍。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扩大成果法、特殊化方法、变化条件结论法、逆反思考法、实验观察法等。引导学生动用这些方法进行思维,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出问题的质量。

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说:“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是生命攸关的”。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即对有些内容不能讲解过细,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不分主次,抓不住最基本的东西,不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老师不讲就不会,没有自我开拓的能力,不会自己钻研新的问题,依赖性较大,难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观点,从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较难形成。教育调查也表明,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另外,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争辩、去猜想,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结论,发挥各自学习中的潜能,在相互争论、交流中产生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当然,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方式还多。比如,因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所以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培养问题意识也很重要。同时,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此外,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

参考文献

《龚春燕与创新学习》杨春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魏书生精讲学生高效学习法》魏书生河海大学出版社

《合作课堂》L.A.巴洛赫著曾守锤吴华清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教学评价》顾益浙江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推敲新课程课堂》徐斌广西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数学因生活而更加灵动 下一篇:数眼看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