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竞争力和地方经济发展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建设

时间:2022-09-11 05:38:31

基于竞争力和地方经济发展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建设

一、竞争力理论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麦克尔・波特在《国家的竞争优势》中提到,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于四个因素,即环境因素、社会需求、相关产业发展和公司及其结构,除此之外,政府和市场机遇是影响这四个因素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越来越需求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导致教育层次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层次结构的需要发生偏差,专业结构不能正确地反映劳动力结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需求相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出现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还会造成人才的浪费。以唐山为例,其对理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始终保持前位,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人,河北省高校毕业生34万人,唐山市接收毕业生30000人,较2006年增幅超过30%。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约24000人,师范类毕业生约6000人;所有毕业生中,本科以上约10400人。唐山本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为此还引进国家部委院校的非唐山籍毕业生数量在2000多人。目前在建的曹妃甸工业园区将在2010年后迎来用人高峰,其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自动化、冶金钢铁、化工、电力、建筑、机械制造等方面,尤其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人才急缺。显然唐山本地院校必须开拓创新原有办学思路和模式,开设人才需求旺盛的新专业新课程,提升自身竞争力,否则将很难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竞争力是指在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下,高校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能力,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能力。通常我们可以在这一分析框架中,对“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维度进行剖析,反映大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影响因素。如果说研究型大学取向于教学的综合性、科研的前沿性、管理的科学性和环境的学术性的话。那么“教学型”大学应该取向于教学的严谨性、科研的针对性、管理的有效性和环境的包容性。“教学研究型”则应考虑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定。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新建地方本科校院多数为建在地级城市的专升本院校,并以城市命名为“某某学院”。这些院校基本上本专科教育并存,有的仍以专科教育为主,对照大学竞争力要素中的二级指标,他们在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校园氛围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落后,目标定位不清

由于这些学校长期处在专科层次,其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基本停留在专科学校层次。对于怎样建设本科、建设什么样的本科既缺乏感性认识,更缺乏理性思考,发展方向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保守落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亟待更新,质量标准缺乏针对性,在教学、管理等方面要么是专科教育的简单延伸,要么正在摸着石头过河。

(二)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不少学校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升本后不仅师资数量问题没有解决,而且教育质量和学科结构也成为突出问题,不同学科专业间教师比例不平衡。加之教学任务繁重,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因而学术视野窄,学术水平较低。此外,由于学校的品牌弱势、所处区位劣势、条件较差,存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难以留住的问题。

(三)学科单一,后劲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体系从专科层次演变而来,学科单一,缺乏规范性、时代性、前瞻性和共生性,很难通过内部整合实现学科的优化,更难以在较长时期内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多数学科的教师缺乏科研意识、没有科研成果,即便有层次也较低。普遍缺乏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不健全,学科发展缺少动力机制。

(四)校园氛围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

由于办学层次低,对外交流和开放不够,即使在校园扩建和迁入新校区后,仍然存在注重小团体利益、眼前利益得失的氛围,缺乏大气磅礴、海纳百川、充满爱心、宽容开放的校园文化;缺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竞争意识。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以唐山学院为例

(一)目标定位是特色发展的动力

对于唐山学院来说,目前适逢迎评促建的关键时期,明确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结合实际考虑,其功能定位应以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为基准,思考自己的功能发展目标,即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门人才为主,积极开展科技研究,力争更多成果转化,最终用以服务社会。

(二)特色形成是办学的基础与源泉

大学的特色是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特色是力量之源,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以下列举唐山学院可着力形成的特色:

办学精神特色。在抗震二十周年纪念时给唐山人民题词:“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把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2006年到唐山视察,殷切希望唐山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并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唐山学院应以抗震精神为指导,抓住机遇,勇于创新,科学发展。

办学目标特色。唐山学院整体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应是“应用型”,服务对象定位应是“面向地方”。依据此战略目标,最终确定各学科或系部等局部发展目标。

学科专业特色。唐山学院应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除了工科专业的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应提到足够的高度来重视。

人才培养特色。要求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中的程序与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创新,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校园环境特色。唐山中华第一园工业文化园的建立,是唐山学院校园环境特色的一个很好体现。除了物质文化环境之外,唐山学院还应注重非物质文化环境的形成,充分发挥大唐画院的校园文化载体和素质教育平台作用,为弘扬先进文化,增强艺术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是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度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090385〕

(高秀兰,1964年生,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成本管理。杨丽娟,1972年生,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理论与财会实务。吕冰,1977年生,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投资、金融、区域经济与财务分析。沙彬,1961年生,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理论与财会实务)

上一篇:“订单式”模式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施中的问... 下一篇:关于高等院校创新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