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时间:2022-09-11 02:42:55

创新网络: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创新网络是近年来国内外创新研究者最为关注的方向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经济范式(西方经济学家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因科技―产业革命引起的技术创新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变革后所形成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都正在经历着一场大调整,创新网络日益成为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东亚尤其是日本的成功挑战,北意大利工业区的创新能力,以及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区的成功,都充分说明了网络的力量。事实上,随着竞争条件的变化,在全球市场上,产品的开发越来越需要广泛的专业能力,甚至那些大型企业也无法单独行事。人们注意到,网络是成功创新的基础;创新的位置已经从企业转向网络。网络的重要性引来了一系列相关概念,如,创新网络、学习网络、知识网络等,这些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创新网络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将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经济领域的研究。

一、创新网络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在传统经济学的各种模型中,企业被假定为单独行为的个体,它们之间的连通性被忽略了。科斯在交易成本的框架中解释了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把二者看作由交易成本所决定的相互竞争和相互替代的两种制度安排。但这种两分法仍然忽略了现实世界中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拉尔森提出应该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科层的三分法代替企业与市场的两分法。威廉姆森进一步用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解释了经济活动的规制结构,提出了最接近网络组织概念的中间组织,认为它是比市场更有效,比企业更加灵活的协调方式。他把所有这些处于市场和等级之间的组织形态统称为网络。米切尔把网络定义为联系特定的一组物体或事件的一个特殊的关系类型。他把构成网络的这组人、物或事称为“行为主体”或“结点”。伊斯顿把网络定义为一种模式,或一种隐喻,用来描述一些相互联系的实体。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企业网络理论。90年代以来,这种理论不仅被用于企业行为研究,而且渗透到市场理论和组织理论的研究。

这里采用的“创新网络”概念来源于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研究政策》第20卷第6期关于“创新者网络”的研究专集。在该期的论文中,都是在完全等价的意义上使用“创新者网络”、“创新网络”概念,并使用这个概念表示创新过程中企业的联网行为。弗里曼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他进而把“创新视野中的网络类型”分为:合资企业和研究公司、合作R&D协议、技术交流协议、由技术因素推动的直接投资、许可证协议、分包、生产分工和供应商网络、研究协会、政府资助的联合研究项目等类型。其中一些实际上是创新网络中的双边关系类型。目前,“创新网络”概念已得到广泛使用。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合作创新与创新网络给予关注。本文基本接受上述创新网络概念,并把“创新网络”看作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为获得和分享创新资源而在所达成的共识和默契基础上相互结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总体结构。

创新网络具有开放性、信息传递的双向性、相互往来的平等性、地理位置集中性、非产权关系属性、虚拟性等特点。其功能有:(1)网络内企业与政府建立联系,有助于政府为企业做创新支持;(2)网络提供了创新所需的技术、知识,实现了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增加了突破技术障碍、加速创新的可能性;(3)促进人员在网络内的流动,增强创新能力;(4)有利于分散风险,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7)网络内企业的持续比较,激励企业不断创新;(8)网络内用户与企业的交流,有助于企业把握创新方向。

二、创新网络的进化

网络关系的发展过程也是信息交换过程、适应过程、常规化和社会交换过程。对于有效的联网来说,重要的是演化出详细的关系规范,诸如共享、信任、文化和承诺。目前,人们对网络的形成条件研究颇多,但对网络的进化过程与机制研究较少。

戴尔和延冈具体考察了丰田公司的美国供应商网络的产生与进化过程,展示了一个核心企业如何成功地创造和管理着知识共享网络。有三类制度创新在网络的产生与网络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供应商协会、知识转移咨询团、核心群体和小群体的学习小组。该网络的进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网络结构,即弱联系阶段、与核心企业的双边强联系阶段、多边的强联系阶段。在早期阶段,在网络成员间存在着弱联系,有很多结构孔,所交换的知识主要是明言知识。接着,通过一对一的知识转移和供应商协会的工作,丰田开始发展出强双边联系。进化的最后阶段是在成员间强化了多边联系,供应商不仅认同了整个网络,而且发展出了一些共享知识的子网络,发展了与其他成员共享知识的义务关系,网络水平上难言知识的创造和共享成为实质性内容。

Doz等人通过对R&D协会的经验研究,识别出创新网络形成的两种路径,即自生过程和构建过程。前者基于潜在成员面对经营环境的共同威胁所形成的相互依赖、共同利益和相似观点;后者是一个起触发作用的个人/ 企业/政府积极招募潜在成员加入网络,因为在相互依赖程度较低、没有认识到共同利益的情况下,网络的形成需要某种发起人的干预。但两种路径并非截然对立。不过,寇伽特则认为,合作结构形式的出现并非一种在市场、企业以及中间形式的合作治理机制之间进行抽象的静态的选择,而是在具体产业背景中形成的初始条件下自生自发的产物。技术的、社会的、制度的系统互动影响着网络的进化。但无论如何,个人/组织的主动性的一面是不容抹煞的。其实,在网络进化过程中,存在着角色职能的重要差异。有人将网络进化中的重要角色分为三类:设计者、经营者与维护者。然而,并非每一个网络都有清晰的网络水平上的角色界定。洛伦佐尼等人对意大利自动包装机行业三个依靠企业的网络结构进行了跨时研究,他们表明,通过审慎的设计与构建,经理人员能够开发出一个专业化的供应商网络,同时建构出一组窄化了的更具竞争性的核心能力。上述研究都力图表明,行动者可以促成网络的进化。

创新网络演化机制包括:(1)自组织增强机制,是指没有外界的干涉而能自行组织、创生、演化形成有结构的系统的过程和结果。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适应性组织,也是具有自组织增强的动态系统,倾向于具有多重渐进状态。(2)弱联结机制,格兰诺维特认为根据关系双方交往的时间、情感深度、亲密程度以及具有互惠性特征,可将行动者的网络关系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弱关系联结更能给行动者带来有价值的各种资源。(3)信任机制。卢曼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把信任分为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立维克和邦克认为信任的形成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一个人对交往中的得失结果的精确计算为基础;第二阶段以一个人对交往对象的认知了解为基础;第三阶段以交往双方在情感及认知上的相互认同为基础。只有在第三阶段,交往双方间的关系才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并建立起真正的相互信任。企业集成创新网络也是通过这种信任机制把企业和组织粘合在一起,同时,通过信任机制整合网络内的资源和知识,形成网络新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网络的治理结构

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视野里,网络被看作一种治理方式,人们致力于解释各种替代的治理形式如市场、层级、网络等的经济合理性及其相对效率。但这种方法假定机会主义是一种标准的行为方式,并隐含地将每次交易看作孤立发生的事件,没有认识到任何交易都嵌入在此前关系的历史和更广泛的关系网络之中。这种批评或者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或者基于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方法。前者强调企业知识基础与核心能力在治理选择中的关键作用,后者强调建构网络的企业已然处在社会网络之中,强调结构与行动间的互动和历史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交易成本方法做出修正,才有可能解释诸如网络这类替代的治理结构及其动态演化。例如,雷维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效率边界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企业应该关注独特的资源(核心能力) ,以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只有这些独特的资源应该在企业内部加以治理。企业应该通过外部契约获取互补性技能。因此,交易的属性决定了企业效率的边界,而这个效率边界应该得到持续的评估。

上述研究更多是关注市场/网络/层级三类治理结构的比较效率,相对疏于对网络本身的分析,因此还需要考察各种不同的网络选择。罗伯逊等人将网络分为五类:马歇尔工业区和“第三意大利”工业区具有高度的纵向和横向专业化,但后者也有高度的合作协调;钱德勒式企业既有高度的纵向一体化,又有高度的协调;日本企业创新网络的特征是高度的协调和供应商的高度所有权;硅谷创新网络则有较低程度的协调和非正式的横向合作。各种网络治理的选择与产业生命周期有关。詹德探讨了跨国公司的国际创新网络的结构差异。他区分了技术能力的国际复制和国际多样化。前者是指跨国公司地理上分散的单位拥有相同技术领域的技术能力;后者指地理上分散的单位体现着独特的技术能力。据此,可将国际创新网络分成四类:国际复制型、国际多角型、分散混合型、向心型。埃斯塔德斯和拉马尼将企业创新网络划分成几个子网络:科学网络(与大学和实验室的联系)、政治网络(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专业网络(与专业协会的关系)、金融网络和企业间网络。进而就这些网络对企业R&D、生产和营销职能以及技术能力的动态演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于各个企业而言,各种网络的作用并不相同;对于特定企业而言,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网络的功能也并非等量齐观。

参考文献:

[1] 张伟峰. 创新联结:企业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方式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 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3] 王飞绒, 陈劲. 技术联盟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组织间学习的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4] 李新春. 高新技术创新网络――美国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比较[J]. 中外科技信息, 2000 (1).

[5] BeBreson,C.and F.Amese,works of innovators:A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 Research Policy 20,363 -379.

[6] Hausler,J.Et.al.1994.Contingencies of innovative networks:A case study of successful inter-firm R&D collaboration.Research Policy 23(47-66).

[7] Hagedoorn,J.1995.Strategic technology partnering during the 1980s:trends,networks, and corporate patterns in non-core technologies. Research Policy 24(207-231).

上一篇: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长效机制的中外借鉴研究 下一篇:外源营养元素对园林植物色素以及光合作用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