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9-11 01:01:19

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探讨

【摘 要】本文以上海九所高校的10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统计调查结果后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现状。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学习动力不足及对考试感到焦虑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高校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科学的学习观,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和指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心理 调查研究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09-02

大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主要包括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心理适应能力、情绪情感和意志品质等个性心理特征。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多数为独生子女,且已为“90后”,由于前期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及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加之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培养。当今大学生中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动机不足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本研究以上海地区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了解和评价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现状为近期目标,以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为最终目标。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上海部分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000名,涵盖了医学、文学、理学、哲学等多个专业领域。

2.研究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制定大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情绪情感等四个方面的调查,共36道题目,题型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类,以单选题为主。

3.问卷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由各高校辅导员协助发放与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995份,其中有效问卷983份,有效率为98.79%。

4.资料统计分析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

二 结果

1.基本资料

983名研究对象中,男生448人,女生535人;党员115人,团员683人,入党积极分子146人,群众39人;一年级360人,二年级264人,三年级150人,四年级158人,五年级51人;来自211或者985工程大学的学生385人, 非211或者985工程大学的学生598人;独生子女639人,来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大学生336人。

2.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68.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平时能够积极主动学习,顺利通过学校规定的相关课程,20%的大学生表示虽能顺利完成功课,但学习较被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78%的大学生表示喜欢所学的专业,22%的大学生表示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79.6%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但也有20.4%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处理好学习和娱乐之间的关系;76.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动机明确,但也有23.7%的大学生表示感到迷茫,在大学学习生活阶段不知所措。

3.大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情绪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39.9%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方法灵活多样,

* 资助项目:2013年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3-D-141);2011年度上海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编号:B11036)

54.8%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方法较为单一,有5.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合理;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考试成绩,60.8%的大学生认为考试成绩是自己平时学习的成果;56.8%的大学生表示考前稍微有点紧张,有9.5%的大学生在考试前感到非常焦虑,甚至出现失眠等生理反应;49.1%的大学生表示在一周内可以摆脱考试失利引起的沮丧情绪,有11.7%的大学生表示难以在短期内忘记考试失利的事件;39%的大学生会为其他同学取得较好成绩表示祝贺,但也有2.5%的大学生会因同学取得好成绩而内心感到非常难受。

4.大学生学习行为的调查结果

36.6%的大学生认为不应该出现迟到、早退及旷课的现象,但47.4%的大学生表示可以理解,认为大学学习应该灵活,不拘泥于集中授课的形式;大学生平时学习的场所以宿舍(56.1%)、图书馆(52.7%)和教室(36%)为主;大学生平时主要通过看专业书籍(54.3%)和网上查询资料(53.1%)来进行学习;37.9%的大学生表示每天上网的时间为1~2小时,45.5%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为3~4个小时,16.6%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大学生上网主要用于看新闻、学习专业相关知识、看电影及在线交流等。

三 加强培养大学生正确学习观的对策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阵地,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高校要树立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的理念,营造全员育人的工作氛围,为大学生的学习观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是加强大学生学习观培养的首要环节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调查结果显示,48.9%的大学生是经过调剂进入目前所学的专业,可见,很多大学生攻读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第一志愿报考的专业,专业思想不强是大一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喜欢所学专业,就会缺乏学习兴趣,进而出现不及格甚至延毕的情况。因此,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是加强培养大学生正确学习观的首要任务。

2.健全奖励和助学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大学生学习观的培养

对于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表现突出的大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典型和先进大学生的事迹来带动多数大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设立各类助学金,缓解来自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也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而建立良好的学习心理。

3.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大学生学习观的培养

当前,大学生的授课还是以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材陈旧等问题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因此,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刻不容缓,教师队伍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采用PBL、CBL、案例式教学和小组讨论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培养正确的学习观。

4.提高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能力是加强大学生学习观培养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大学生教育教学的首要负责人,教师的学术水平、授课方法及学术影响力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本研究结果也显示,28.3%的大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到不满意,认为课堂上学不到知识,主要靠课后自学。因此,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明确师资队伍的职责,完善师资队伍的考核机制等途径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励师资队伍的教学热情,增强师资队伍的责任感,使教师队伍更好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有利于学习观的培养。

5.重视和发挥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学习观培养中的优势和作用

辅导员队伍大多数为留校的青年教师,一方面他们的年龄与大学生相近,有共同语言和话题,辅导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感悟去影响和带动大学生的学习;其次,在大学校园内,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辅导员应通过定期的谈话了解大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每个大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改善学习行为,使其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进而培养科学的学习观。

大学生学习观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涉及家庭教育与环境、高校教育与环境、社会环境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多个环节。因此,对于大学生学习观的培养,需要发挥社会、高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的作用,高校应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强化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及提高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等途径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培养科学的学习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辅导员要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观念的培养,只有真正做到自我教育,才能使大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培养科学的学习观。

参考文献

[1]张华玲.我国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综述[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62~65

[2]邹玉龙.大学生学习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76~77

[3]周贤、刘灵娟.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1):100~102

[4]王丽.硕士研究生学习心理调查及分析研究――以兰州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0~162

[5]范伟、逯曼、王雪君.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106~107

上一篇:数字化校园的内涵及其构建 下一篇:农村中学传统体育课程资源调查与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