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益的策略

时间:2022-09-10 10:07:09

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益的策略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为交际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效益优劣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成绩,影响学生英语技能的发展。所以,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促进学生更好的独立地学习英语新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实现在学校“一次求学”所获得的能力转变成“终身求学”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理的输入 交际活动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堂教学集中体现了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原理、过程、模式和方法体系。如果学生能在英语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用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技巧来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知识的规则,应用英语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英语成绩就会不断提高,而且能促使他们学会今后继续独立地学习英语新知识,掌握专业所需的英语技能。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得法。下面,笔者就英语课堂学习方法谈几点建议。

一、掌握课文重点、难点

《全日制中W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文综合体现了语音、词汇和语法,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和语音知识教学的综合性材料。”初高中阶段课文的每个unit的语言知识交叉重叠,都有自己独立的话题、完整的情节以及用于表述话题和情节需要的重点词语、句型和语法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讲解过程中,积极主动去理解掌握“词汇、短语、句型”。

1.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词汇就难以表达思想。更谈不上交际运用了。在初中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对于单词的音、形的学习均能自行掌握词的重点、难点。1)在词义方面,英汉词义的概念存在一一对应的词是少数,如:oxygen:氧。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却占绝大多数,如:suggest:暗示;建议。Hollow,empty:空的。还有一词多性,如,benefit(动词、名词);同根词,如care―careful―carefully;wonder―wonderful―wonderfully;复合词,如,good-looking,five-year-old…。理解掌握这些词的构成,有利于增加词汇量和记忆单词。2)掌握近义词的区别和用法。如try和manage(设法);advise和suggest;light和lamp(灯)等。学生应在教师安排的语言实践中理解和运用它们。

2.短语。英语的短语在这门语言中比较生动,如果学会了灵活应用,能使句子润色许多。短语大多是由已学过的、较简单的词组合而成的,常与原来的词意不同。如,The boy is too young to dress himself.= The boy is not old enough to dress himself. 学习时,要注意它们的意义及构成。

3.句型。句型即句子结构,是从大量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典型句子,是语言构成的模式。如能将学过的单词、词组活学活用,运用已学过的词、词的搭配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表示“一……就……”的句型“Hardly…when…”或“Not sooner…than…”中就有时态、词的搭配等用法。

Hardly had we gathered in the wheat when it began to rain./No sooner had we gathered in the wheat than it began to rain.两句中要求①主从句时态;②连词搭配,即hardly与when连用,而no sooner与than连用;③因hardly或no sooner在句首,主句倒装。把表达同一意义的句型归纳在一起,以便区分和正确地使用它们。

二、加强可理解性的输入

“输入”在克拉申的理论中指学习者通过听和读吸收语音材料。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要充分。章兼中教授在《外语教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英语课堂教学要实行“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原则,以增加输入量。

当然,输入量要有分寸,有难易之分。若材料太简单学生以为英语不过如此,导致兴趣索然;若语言材料太深学生会以为英语高不可攀,觉得大概不是学英语的材料,会半途而废。所以克拉申一针见血地提出,输入应是“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他又进一步提出“i+1”输入公式。如果i代表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i+1表示略高于原来的语言水平。学生通过合理的输入强化可以学到更多的语言。

我国英语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语库和主要输入源。掌握任何知识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于英语课堂学习来说,首先要完整地理解课文语言材料,再理解具体的语言知识,最后又回到完整的语篇中运用所学语言材料以达到全面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

1.课文的理解 根据系统论的整体观点,英语教学必须从指导学生整体阅读入手,以达到对英语教材的结构、内涵和外延整体理解的效果。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往往会利用课文材料、主题和情节,为学生创设听、读、理解课文的环境。

2.知识的理解 听、说、读、写能力的掌握,要理解语言知识,没有语言知识也不能实现语言的运用。在整体理解了课文之后,教师再把一个个语言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如,表示“也如此”的知识点有:

(1)You work hard,and so does he.= You work hard,and he works hard,too.

(2)It is sunny here,so is the weather in Australia.= It is sunny here,the weather in Australia is sunny,too.

(3)My granny can’t carry the box,neither/nor can my sister.= My granny can’t carry the box,my sister can’t carry it,either.

虽然它们表达同一概念,但结构、用法上有区别。

3.知识的归纳 把课堂上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型,根据用法、结构、意义把它们与以前学过的知识归纳一起,有利于掌握、记忆。同义词的归纳、词形相近的词、同根词的归纳、用法相同的词的归纳。

三、积极投入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

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积极参加课堂言语实践活动。言语活动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它们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学习英语必须掌握语言知识,但它不是目的。语言知识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言语活动,才能达到运用言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学生要把所学的语言知识放在有上、下文的句子中去练习,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根据自己已有的能力,参与到教师设置的听说读写的情景中去,培养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要勤于思考,积极主动地接受英语知识信息,大胆质疑和推测,全面地认知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养成辩证思维和立体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茹克叶・.外语教学新方法[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上一篇:对暑期支教及当地英语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Phonics教学法的story time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