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主导地位的“师”“生”转换

时间:2022-09-10 07:49:55

语文教学中主导地位的“师”“生”转换

【摘 要】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一般都是老师处于主导地位的,老师怎么教,学生跟上怎么学,所以就有了”师傅不高,徒弟弯腰”的现象出现。我们在讨论教师水平的层次不齐的时候,也应该反思一下以老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的缺陷。文章探讨了从“师”“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以教师为主导地位转换成以学生为主导地位之后,带来的能力提高的效果,为小学语文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主体 作文提高 能力拓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的语文知识,并且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应该是“指教”和“引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获得者,而这个获得的过程主要是由学生的” 学”来完成的,所以说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学”应该处于主导地位。

一、以学生 “学“为主导地位的教学实践体现

1.基础知识的掌握

“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是” 师父领进门”的过程。主要包括汉字、词语的识别和书写,发音和朗读,语句段落的理解和分析,句型及其规律等,这些都是学生掌握语文,理解汉语这门语言的基本功。一般而言,上小学的学生因为语言环境的影响,对于句子的理解不成问题,但在语言表达和情感内容的理解上都比较单一,所以老师就应该起到一个引导教学的作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和引导都是以“一对多”模式进行的,所以说学生要掌握这些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比较高级的段落修辞手法等都是要考自己完成的,即“修行靠个人”。如果老师布置了任务而学生不管或者完不成,最终结果就只能是因为其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造成成绩上的差异。语文成绩差异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作文上,作文作为考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终极标杆,已经越来越成为学生考试路上的一道拦路虎了,很多学生因为其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平时完成作业和锻炼不够,写出来的文章就半生不熟,干涩无味。所以说,语文成绩的好与坏,关键在学生的“修行”上面。

2.语文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语文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了学生“听话”“ 说话”“总结”“ 阅读”等能力,这些技能最终都是要靠学生这个教育主体来完成的,老师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给每一个学生都说尽天下话,读尽天下文。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这样去做:(1)学生彼此之间多交流,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和社会人士多交流,面对小学生,很多家长都是愿意好为人师的,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交流的机会。与人主动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掌握“听话”和” 说话”能力的过程,完成得好,就能听明白话,听的懂意思,说清楚话,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过程老师不可能全程跟进,只有学生自己去完成。(2)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去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大量的课外读物,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冲动,才有了学习的动力,成绩才有望提高。(3)在一篇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对于每句话句和段落意思的理解,是学生掌握全文思想的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让学生去读,去练习逐句,逐段的理解,才能百炼成钢,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量的积累只能靠学生自己,老师代替不了。

二、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对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授受过程,倒不如说成是对一种兴趣的催化和引发过程。教学的过程应不仅仅止步于教授知识,更应该是授人以渔,是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有自己探索知识,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以学生的“被”学习转换为” 去”学习,即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学生因为其性格特点不同和环境影响的不同,所感兴趣的方向、对事物的追求,和生活习惯也就不一样。有的学生记忆力比较好,善于背诵;有的学生思维敏捷,逻辑性较强,所以善于辩论;还有的学生想象力超级丰富,对于作文的构思比较容易。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要在设身处地的为其量身训练其特长的同时,要注意搭配学生相互之间有沟通和互相影响的机会,这样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读书听写的良好基础,同时也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让语文课堂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绚丽场景。也就是说,老师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喜欢上语文,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主性,教学的过程也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特点各个击破,但又总体控制学生素质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应该是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主要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才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学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体,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宗旨,就是以学生各自形成其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为根本目的,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若非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为根本目的,则语文教学将失去其根本意义。而目前教育界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考试指挥棒转,教师的“教”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学”也是为了应付考试,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一切为了考试,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原则,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教学精神原则。

【参考文献】

【1】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韩雪屏著.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沿着强军的弹道前进 下一篇:Veritas瞄准混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