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焊接教学效率的有益探索

时间:2022-09-10 04:34:11

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焊接教学效率的有益探索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焊接技术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制造技术,由于焊接技术涉及我国的各个生产部门,因此焊接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建设。职业教育学校中焊接专业学生的教学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焊接教学效率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这个问题也做出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焊接;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139-02

1 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的探索和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避免传统的教学方式。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过分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讲授,一切教学计划都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那么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永远都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一味地应付,却并没有分清主次。那么,此时的学生永远都不会“学会”,取而代之的永远是“听会”。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打折扣。另外,有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除了几乎一字不漏地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外,还经常随意地增加或扩展教学内容,这样就使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复杂。如此一来,不仅使教学的重点不够突出,更使教学的内容没有了主次。学生在众多的内容中不知该如何取舍,因此常常显得手足无措,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为的是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授课,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性地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作出安排,不仅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需求,更要在夯实焊接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要点和难点紧密结合焊接实际,让学生在学习时只吸收精华。对于教材中的其余知识,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学,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减少一些授课的内容,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学这些内容,当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和帮助,如此才可以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

此外,积极组织合理的课堂讨论也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在组织课堂讨论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选好讨论的题目以及内容。因为题目和内容选择不好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选择课堂讨论的题目和内容应当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方面一定要紧紧围绕着课堂教程的核心和主要任务;另一方面,所选择的讨论题目和内容要能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深化所学的知识。根据这两方面的要求,所选的课堂讨论题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关于实际焊接方面的题目,另一种是引申题。对于实际焊接方面的题目,其基本要求是题目必须是源于生产实际中的,这类题目必须要同时兼具综合性和思考性,从而能够达到让学生以实际学到的焊接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对于引申类的题目,其要求是源于教学内容,但并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对教学内容的引申与扩展。在选择这种题目时,一定要使题目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总结,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然后进一步利用这些规律去研究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不断强化与加深。

对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兴趣的现象,可以借助于给学生介绍大学生活、经历阅历、工作时间等资料来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去正确引导学生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教师讲授教学内容,要能够把教材中的旧知识进行整合,要敢于打破固定的教学体系,要改善课程过多的弊端。教学时一定要紧密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将与焊接联系密切的管理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等融入到整个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中,积极动员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学习知识不是被动的,而是学习者个体积极主动获取的行为。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将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模式,替代以往的以教师为单一的教学中心,学生只会听,老师只会讲的格局。进行启发式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充分搞活课堂气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教学方式由“老师问”变为“学生问”,由老师“独尊”变为师生平等,使教师能够走下课堂,与学生平等讨论。这必然能够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学习知识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由于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生活学习方式。所以,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必被社会所淘汰。采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进行授课,使得教学效果得以加大改善,使得以往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理论重点、难点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演绎地更加直观、形象、便于理解。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升级,建立一个完善的校园网络体系已成为必然,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入其中,在师生的互动和相互讨论中,提高焊接教学的效率。网络的普及能使学生的疑难问题很快的得到科学合理的解答,更能够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及时主动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知识得到深化。

2 创新实践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良好的实训场所是学生掌握学习焊接技术的一项必要的前提。在焊接的实训方面,要尽量为学生创办一个环境良好、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实习场所和训练中心。学校和教师要给予学生技能训练项目以足够的重视,并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考核标准。为学生将来踏上就业岗位时具备熟练的技术技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实践场所。焊接设备除了必备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外,还应配备有交直流手工两用焊机和逆变焊机,当然,除此之外,还要配备与此相关的焊材。对于实验项目,应当主要针对专业课程,多增加一些综合实验的项目,要把以焊接生产工艺全过程的综合实验项目代替以往的单一演示性的实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分析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室的主体,成为求知学习受益者,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下一篇: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