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做到“五个结合”

时间:2022-09-10 12:10:04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做到“五个结合”

古人云:德,才之帅也;才,德之资也。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做到“五个结合”:

一、教师要将学生的自律行为和遵守纪律的教育与体育课堂常规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所谓自律,就是要用正确的原则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受到“应当”的规范。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体育教学同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和道德意识。体育课堂的常规要求能够帮助学生用正确的原则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自律,更要强化学生的全体自律。

二、教师要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与体育竞赛活动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大家都知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最好的方式是活动。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技术水平、体育经验,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端正竞赛活动的思想,清楚竞赛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竞争意识,而没有竞争实力也会一事无成。通过体育教师思想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强的学习信念。其实,在体育教学中竞争是无时不在的,只要体育教师善于利用比赛的方法,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教师要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顽强作风的教育与中长跑等耐力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增强意志力的愿望。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白: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如在教学仰卧起坐时,当学生做到肌肉酸痛时,教师就一定要鼓励学生坚持做下去,让学生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

四、教师要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其实,体育内容有很多是要以团队形式参与的。每一个成员都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团队胜利了,大家可以分享集体的荣誉;失利了,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责任并进行自省。体育活动中大多数的活动是团结合作的集体项目,这些活动项目,只有做到“人心齐”,才能做到“泰山移”。比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精神,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中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五、教师要将学生的道德风尚和个性修养的教育与教师的言传身教结合起来

教师要利用“自己”的道德风尚和个性修养言传身教,让学生借助教师的力量去模仿,模仿教师的过程就是塑造自己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民主平等、宽容大度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

总之,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是有机联系、互相促进的。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我们应做到上述“五个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锻炼。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南苑中学)

上一篇:职校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初探 下一篇:让善的正能量润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