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检测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时间:2022-09-10 10:32:12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检测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检出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别、计数及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标本做支原体培养, 检测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93份支原体阳性标本中,单独uu阳性321份、单独mh阳性6份、uu合并mh阳性66份。单独uu对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为44.2%,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1.9%、91.3%、91.3%;uu合并mh阳性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5.5%,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都为80.3%;单独mh对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较为敏感。结论 uu与mh有不同的耐药谱,uu合并mh感染对抗生素耐药性增强。通过对支原体及其药敏的检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支原体;泌尿生殖道;药物敏感试验

支原体是一类不需要寄生于细胞内而能独立生长的原核微生物,是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重要的病原体之一[1],其感染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对其感染疾病的诊断、治疗、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株的产生极其重要。现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阳性的393份标本的检出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393份标本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7年4月~5月份的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38例,女性255例,年龄在18至63岁之间。来自妇科160份(占40.7%),来自皮肤科117份(占29.8%),余各科的病例均占不足10%。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男性采用尿道拭子插入尿道口内2~4cm,转动取柱状上皮细胞或取前列腺液、;女性患者于宫颈管内1~2cm处取宫颈分泌物。其中宫颈拭子231份(占58.8%),尿道分泌物125份(占31.8%),前列腺液28份(占7.1%),9份(占2.3%)。

1.2.2 检测方法

检测试剂盒为珠海市丽珠集团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一体化试剂盒,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和结果判断标准进行。

1.3 统计分析

用χ2检测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检出支原体种类分布

393份阳性者中,单纯uu阳性321份(占81.7%),单纯mh阳性6份(占1.5%),uu和mh合并阳性66(占 16.8%)。

2.2 321份uu的耐药情况

见表1。表1 321份uu的药敏结果抗生素敏感份数(%)中敏份数(略)

2.3 6株mh的耐药情况

对dox?min为100%敏感,对ofl和lev的耐药率为16.7%,对cla?rox和azi的耐药率均为100%。

2.4 66份uu合并mh阳性者的耐药情况

见表2。表2 66份uu合并mh阳性者的药敏结果抗生素敏感份数(略)

3 讨论

ngu的致病病原体之一是支原体,抗生素是治疗ngu的主要药物。由于不规则使用抗生素,包括滥用抗生素和使用方法不当,以及支原体耐药基因的出现,导致支原体耐药性呈现增强的趋势[2],从而导致对支原体所致疾病的疗效不佳。

本资料显示大部分的支原体感染者标本来自妇科及皮肤科,超过50%的标本为来自女性的标本,可见女性泌尿生殖道是支原体的易感部位,这可能与特殊生理构造有关。

本结果393份支原体阳性标本中,以单独uu阳性为最多,其次为uu合并mh阳性,这与林世平等的报道[3]一致。

从表1可看出,uu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ofl、rox、jos、lev、spa、dox、min、azi、cla。从表2可见uu合并mh感染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ox、ofl、azi、cla、lev、jos、spa、dox、min。综合表1、表2可见,uu合并mh感染者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uu单独感染者(p<0.01,有显著性差异)。

本次结果与我国其它地区的结果相比较,发现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支原体耐药谱存在一定的差别,在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均可能有较大的差异[4~5],因此,临床上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避免经验用药,应根据个体的支原体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阴斌震,肖改娥,茅佩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j].陕西医学检验,2001,16(4):45.

[2]路麒,张志刚.393株解脲支原体药敏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89.

[3]林世平,赖志南,姜维娜等.953株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5,12(3):207~209.

[4]邹伟文,罗文英,胡军,等.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42(2):38~40.

[5]郑利雄,王竹.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病原学及支原体药敏检测结果分析[j].南华大学报(医学版),2002,30(3):243~246.

上一篇:心电图C值在左心室肥大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阑尾黏液囊肿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