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进展

时间:2022-09-10 10:17:28

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进展

摘要: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剧,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所有高血压人群中所占的比重亦迅速增加,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有效防治老年高血压病成为近年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结合这一背景对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了解近年来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概况。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流行病学;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3-0064-04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又是导致慢性肾病、心肾功能衰竭及引起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是指年龄大于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若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作为高血压病的特殊类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脉压大;血压波动大;易发生性低血压;晨峰高血压现象;并发症多且严重[2]。近年来,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现将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进展综述如下。

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1991年高血压病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国>60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是40.4%。2000~2001年顾东风等[3]对全国12省市人群的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64~74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是48.8%,与1991年相比比例增加。中国11省市人群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是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仅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同时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例如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或靶器官损害的情况也增加。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群中,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1%。据此患病率和2005年我国人口数推算,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己达8346万,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4]。老年高血压病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趋势。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2.2%和7.6%,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处于低水平,存在较大差距[5]。

2中医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

老年高血压病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并无确切对应病名,但根据现代医学高血压病临床所表现的症状可以隶属于“痰饮”、“眩晕”、“头痛”、“耳鸣”等病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类证治裁―眩晕》曰:“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一震眩不定”。《素问―五脏生成篇》:“头痛癫疾―甚则入肾”。《素问・上古天真论》:“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景岳全书》所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总的来讲,老年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不是由单一因素,而是由体质、精神、饮食、七情、劳欲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体质的阴阳偏衰,禀赋不足、脏腑亏损等为发病的最常见原因,高度精神紧张,劳倦过度或强烈的精神刺激等也是发病的常见因素,恣食肥甘或烟酒过量、或嗜食咸味而聚湿生痰,以致助阳化火也是不可忽视的发病因素。老年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则为正气虚,责于肾气亏虚,水不涵木;心脾两虚、气血不充;肾精不足、髓海失荣。标实则为邪气实,责之于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气血上冲;或痰浊中阻,阻塞脉道,上蒙清窍;或瘀血内生,涩滞血脉,气滞血瘀,损伤脏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阳亏虚,肾阳不能温煦心阳,心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脉,气机不畅,或火热内生,或痰湿阻滞脉络不通,瘀血内停痹阻心脉发为心痹,日久热盛伤津,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致痰湿更甚,血脉更加不畅,脑脉阻滞则发为中风偏瘫[1]。

3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3.1内治法研究吴存莉等[6]观察自拟丹菊葛芩汤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治疗组采用自拟丹菊葛芩汤,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结果2组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但血脂的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黄景瑞等[13]在联用中药治疗老年顽固性高血压40例疗效观察中报道:在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坎地沙坦酯分散片、吲哒帕胺缓释片降压药物基础上另加中药治疗,以甘麦大枣汤为主随证加减,服药4周,总有效率为87.5%,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

3.2外治法研究黄谷等[16]认为:从辨证分型上看,老年患者以阴虚阳亢为主。在对患者的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穴位推拿治疗20次后,症状的改善较为显著,从症状积分均数前后比较,2者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头胀痛、头晕、耳鸣3个症状改善最为明显。董莹莹[17]在精油雾化吸入对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康复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中报道:从血压、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总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观察,证明狭叶薰衣草精油雾化吸入法配合饮食指导、基础降压不但能较好的降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同时对此型患者症候改善也有一定效果。本法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有较好的康复疗效,此芳香外治法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对老年病的家庭化、社区化康复有一定参考价值。

4总结

老年高血压病作为高血压病的一个类型,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基础和特点,积极有效地控制老年人高血压对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老年人高血压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等特点,即使西药联合用药也很难使血压降到理想水平[11]。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一些抗高血压药物也增加[18]。而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调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蛋白尿,防治肾脏早期损害;阵线前移,及早干预动脉硬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19]。

近年来中医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规律及治疗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年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缺乏统一标准,由于采用的辨证分型标准及方法不同,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多数临床研究样本较少,停留在短期降压疗效的观察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无长期随访报道及中药对高血压预后终点影响的评价;很多临床研究采用中西药结合作为治疗组,单纯西药作为对照组的模式,无联合应用后降压西药减停率的报道,只有个别临床研究中统计了降压达标率。今后应加强病证结合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应与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度分层结合起来。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病各有特色,有必要深入研究中西药物联合干预老年高血压病的方案,进行中西药物联合作用的可能机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注重对预后终点的评价,以达到既有效降压,又减少西药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降低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20]。此外,研究表明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必须监测监控老年动脉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21]。王浩中等[22]倡导引入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中医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邹艳君.补益肾气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2]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上)[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1):1~5.

[3]赵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4]王薇,赵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46.

[5]kwokL,BernardMY,CheungY,et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controlofhypertensionamongUnitedstatesadults1999-2004[J].Hypertension,2007,49:69~75.

[6]吴存莉,何香,李靖.丹菊葛芩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病60例[J].陕西中医,2009,30(10):1306~1307.

[7]李建辉,文荣钦,冯自铭,等.化瘀祛浊降脂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6):9.

[8]任昌伟,刘卫东.六味地黄丸化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J].河南中医,2005,25(5):67.

[9]赵金岭,乔新梅,张继磊,等.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50例[J].光明中医,2009,(9):1686~1687.

[10]赵来法.虚性高血压的治疗经验[J].光明中医,2009,(5):930~931.

[11]刘兴东.杞菊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人高血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9):20.

[12]公国睿,倪秀军,李学辉,等.黄精益阴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11):30.

[13]黄景瑞,何祖旺.联用中药治疗老年顽固性高血压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25.

[14]马爱华.温补肾阳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15]谢璞.滋肾清心降压方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16]黄谷,蔡黎,周端.推拿治疗轻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0,(5):867~869.

[17]董莹莹.精油雾化吸入对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康复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8]S.WalleniusE,Kumpusaloh,ParnanenJ.TakaladrugtreatmentforhypertensioninFinnishprimaryhealthcareEur[J].ClinPharmacol,1998,54:793~799.

[19]陈晓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4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1(4).

[20]郭慧君,王知佳.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0.

[21]VesnaBacic-Vrca,SreckoMarusic,ViktorijaErdeljic.SlavenFalamic.Nivesgojo-Tomic.DarioRahelicTheincidenceofpotentialdrug[J]druginteractionsinelderlypatientswitharterialhypertensionPharmWorldSci,2010,32:815~821.

[22]王浩中,赵琼.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温阳法对老年性肾阳虚型高血压疗效研究的必要性[C].2010.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近况 下一篇: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