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设计

时间:2022-09-10 08:42:14

基于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设计

【摘 要】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得到快乐与满足,还能满足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从而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户外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需要精心准备丰富的游戏器材,不断创造合作机会,有效地组织游戏活动,发现并挖掘户外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游戏;合作意识;环境;材料;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123-02

幼旱暮献魇侵赣锥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在游戏中不仅会得到快乐与满足,还能满足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从而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同伴及其交往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幼儿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要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在幼儿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在户外自主游戏中让儿童自主探索、自由交往、共同合作也是幼儿园教育模式发展的大趋势。笔者认为,在户外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

一、丰富的器材是幼儿参与户外游戏活动的重要保障

游戏材料是幼儿参与户外游戏活动的载体,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修养,为了在户外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应积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材料,提供去挑战困难、创造合作的机会。因此,笔者根据不同区域投入不同的材料。如攀爬秋千综合区:主要材料有梯子、爬网、各类秋千、麻绳、轮胎、软梯;沙土区:主要材料有沙池、各类玩沙工具;建构区:主要材料有积木、木棍、砖块、各类小推车;和泥区:主要材料有泥巴、模具、充足水源;滚筒区:主要材料有大型塑料桶、铁桶;涂鸦区:主要材料有颜料、笔、桶、自来水、水泥板等;种植区:种植各种时令蔬菜,让幼儿参与管理;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还投入了竹竿、高跷、轮胎车、跳绳、双人或三人自行车、沙包、足球、彩虹伞等价值十几万元的游戏器材。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要求,我园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的生活,保证幼儿每天有2小时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在每天的户外活动中,让幼儿与游戏材料充分接触,在探索各种玩具玩法的同时形成合作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创造合作机会是在户外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重点

幼儿的很多能力还不完善,在游戏合作的环节往往意识不到需要寻找其他伙伴帮助完成。这时,教师需要具有一双观察与发现的眼睛,积极想办法营造合作的机会,这是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重点。在户外游戏过程中,许多游戏需要两人或小组一起参与才更精彩,这就使得幼儿无意中学会了与人合作,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这些活动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儿教师要树立让幼儿从扶着走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意识,一步步指导幼儿意识到合作的好处,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作,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幼儿在与其他伙伴合作的前提下,一起动手、动脑解决遇到的问题,使游戏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案例一:在跳竹竿舞游戏中,由于刚投入新的游戏材料,幼儿兴趣高涨,但都不会跳。因此,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分组合作,两边的小朋友做打开、合上的动作,其他小朋友跳,练习后打开、合上的动作仍然不一致,一不小心竹竿便会夹脚,同一组的幼儿相互埋怨。于是,教师指点幼儿利用口令进行练习,以“打开”“合上”的口令再次练习,但语速太慢,而跳的动作快,游戏再一次停下,大家又开始相互埋怨对方。这次教师没有介入幼儿的争吵中,而是在一旁观察,想让幼儿在实践中自主合作,小组长在一旁弯着腰观察、尝试、寻找办法。通过商议,最后大家终于想出简单快速的办法,小组以慢速说口令,找出一人说口令一、二来配合动作的打开合上,其他小朋友练习跳。经过幼儿的探索实践,终于熟练地跳起了竹竿舞。

在竹竿舞的游戏中,幼儿由不会玩到会玩,自由探索游戏玩法及规则,在探索玩法的同时更加懂得团结合作的快乐、齐心协力的重要性,获得更多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有效组织是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关键

幼儿园能否把教育内容有效地融入各种游戏中去,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乐于合作,需要广大幼儿教师有效地组织,科学地进行引导,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能力。教师的有效组织使幼儿游戏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使幼儿在游戏中积累生活经验,体验游戏的愉快,使幼儿的想象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案例二:幼儿玩轮胎车时,教师为幼儿分好小组,每组5人3辆车。由于人多车少,有的玩,有的在一旁看。幼儿一开始轮流尝试拉空车,但是一用力车就跑很远,不能平衡,这时有的幼儿便主动在后面弯腰扶着轮胎,但是玩不久,弯腰后面扶着的幼儿太累了,游戏便停下来。教师组织幼儿想办法创新其他玩法:有没有又省力又有趣的玩法。幼儿抓耳挠腮,各抒己见。游戏重新开始,这次幼儿渐渐地掌握了拉轮胎的平衡技巧,开始尝试两人合作的新玩法,一人坐在上面一人在前面拉,这样大家就能都玩车。但是前面用力一拉,轮胎就翻车。教师又组织幼儿再仔细思考为何会翻车,找找原因,怎样能不翻车。

经过尝试慢拉,坐在后面的小朋友调整在轮胎上的姿势,把脚伸在轮胎外面,经过多次合作摸索出了规律,保持了平衡,快乐自如地跑来跑去。在熟练拉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拉车比赛,接力比赛。有了新的玩法玩得不亦乐乎。

活动结束后,教师启发幼儿讲述同伴合作的感受,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分享交流后,教师再次提出:轮胎车这么好玩,你们能不能把院子里的玩具又快又省力地收进玩具棚里呢?在老师的组织下,每天下午离园前幼儿各负其责,一起把积木、木马、篮球、沙包、大跳绳装进轮胎车,收进玩具棚内。

实践证明,幼儿在与材料互动和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观察和注意、思维和想象力等心理品质会得到较大发展,学会了与同伴相互交流,培养了规则意识、集体观念及交往能力,促使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今天的幼儿将是新世纪的主人,他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相互理解、平等交流与和平共处,老师应当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意义,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因此,发现并挖掘户外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探索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笔者将继续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模式,更好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做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启发者和引导者。

上一篇:研究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