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对策

时间:2022-09-10 06:15:12

浅谈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对策

【摘要】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油气生产成本的一项主要构成内容,在油田企业产量和成本矛盾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合理有效地控制该项成本,是企业推行低成本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油田 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时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理论定义就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在施工、管理及辅助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在油田企业,目前人工成本费用约占总成本的近1/4。因此,在石油石化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全方位降低成本,推行低成本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各个石油石化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实现增储上产、完成勘探任务及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

一、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现状

按我国劳动法律规定企业使用劳动力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而这部分报酬必须包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职工教育经费及工会经费、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而职工工资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工资形式发放的奖金等。人工成本管理中由于工资总额决定着其他工资附加费用的发生项目和数量,因此职工工资总额意义重大,工资总额理所当然成为管理重点。长期以来,油田企业对人工成本的管理主要是对工资总额的管理,而控制工资总额的关键就是控制职工人数。这也是中石油2008年削减5%员工总量,控制成本的重要原因所在。为了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油田企业持续不断思考各项措施对工资外收入进行清理和规范,例如不再计提福利费,而是将其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同时从税控上严格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更是进一步把原来由企业成本中开支的电话费、市内交通费用、误餐费用等纳入工资总额管理,规范了企业工资成本的控制。

二、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

首先对人工成本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劳动工资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以工资总额管理代替人工成本管理,并没有真正将人工成本管理纳入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容。例如多数职工对人工成本的概念比较模糊,单纯认为人工成本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而没有认识到社会保险费用等很大部分也属于人工成本的范围。

其次是人工成本事前控制做得不够。虽然许多油田企业为了控制人工成本,也组织开展一些调查分析活动,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统计和数据计算上,缺少规范的预算编制办法和控制措施,更做不到通过对人工成本的调节控制而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工成本的预防控制和期末人工成本效益评价,不仅是人工成本的管理方式,更是未来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效率的根本途径。

再次是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劳资、财务等各个部门,劳资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中仅能对工资及按照国家规定以工资为基数提取的社会保险等项目实施管理和控制,而对其他人工成本项目的开支情况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由于油田企业施工区域跨度大,施工人员多,导致信息不畅,财务、劳资部门不能及时共享人工成本发生的信息,从而影响人工成本的对称性及管理效率,不能为以后年度人工成本的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三、改进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思路

现阶段,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以工资总额为主,而不是以生产任务为依据,不利于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工资总额不是与生产任务挂钩而是与人员的多少挂钩,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员的积极性。

第一,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提高各级人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把人工成本控制纳入变动费用管理,强化预算控制。要提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不仅要加强对人工成本控制思想的广泛宣传,更要让职工明白市场化条件下收入与任务完成的对比关系,让职工意识到企业负担的不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还有更多隐形人工费用。例如社会保险费用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费用,根据国家规定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工资总额的16%计提,住房公积金费用按照人工成本总额的12%缴纳,这些也已成为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油田企业要让职工明白不仅仅是职工每月收入中的现金部分才列入人工成本,实际列入成本的人工费用基本上是职工现金收入的二倍,因此职工必须树立人工成本控制的节约意识,每层级的管理者都应建立约束机制,让人工费用发挥最佳效益。

第二,将人工成本控制纳入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将各种人工成本统一预算口径,全成本控制。保证人工成本的日常管理有制度、有约束、按规范的程序控制和操作,将人工成本纳入变动费用控制。财务部门和劳资部门共同控制人工成本,并对人工成本与同期任务进行对照评价和分析。同时引入人工成本财务预警制度,采取事前事中超前控制方法,定期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应在每年财务决算后对照年初人工成本预算指标,并分析人工成本人均效益指标,对比年初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对人工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判定。根据预算和实际的对比分析,制订后期的全面人工成本控制方案。人工成本应作为硬性指标考核兑现,出现异常必须进行预警通报。

第三,改进方法,引入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即硬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保持人均人工成本增长幅度低于人均企业增加值及人均钻井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达到合理比例,这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人工成本的消耗必须与企业效益相一致,否则企业负担过大,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降低。如果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增长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一致,那也相当于没有控制人工成本。只有当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才是人工成本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人工成本增长时,企业的工作量降低或单位效益降低,则说明人工成本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员过多或者是单位人工成本的比例过大,企业必须要考虑压缩人工成本,削减人员或者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支出,逐步保证人工成本的增长低于企业整体产值的增长幅度。

第四,转变劳动用工方式,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办法,规范劳务费支付渠道。一是要转变劳动用工的形式,由劳务派遣逐渐向业务外包过渡。节约人工成本并不意味着减少职工收入,相反通过转变劳动用工方式 ,才能有效缓解目前油田劳动力需求增加与人工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二是劳务费管理纳入工资总额是大势所趋,在转变用工方式、规范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在实行人工成本总额硬性控制后,也要防止各类从业人员挤占工资总额指标,各类用工的支出要合理分配,列清渠道。

第五,加强职工福利费的管理。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在人工成本控制中要明确划分企业职工福利费、工资以及其他成本之间的关系,禁止调整职工福利费范围和标准,防止因人工成本的增长或隐性压缩而侵害职工应有的权益。同时也要制定福利费开支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和使用范围,防止扩大内部各类人员分配差距,从而降低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总之,油田企业应进一步深化人工成本管理认识,加快实现由工资总额管理到人工成本管理的转变,做到人人关心成本、人人参与成本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为推进油田企业科学有效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昌钧,蔡葛峰,徐华.企业人工成本及其控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7.

[2]冯韫华.浅析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及对策[J].新财经,2010.

[3]张莉,刘希宋.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体系与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

[4]王虎刚.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探析[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作者简介:牟静,女,陕西西安人,长庆钻井总公司,研究方向:成本管理。

上一篇:浅析钻井企业废旧物资管理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