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辅以足部护理临床效果研究

时间:2022-09-10 05:34:14

冠心病患者辅以足部护理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辅以足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仅给予药物治疗,B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足部护理,治疗方案均为1次/天,10天/疗程,连续4个疗程。结果: 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A组。结论:足部护理辅助治疗冠心病效果明显,在临床实践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足部;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omplementary with sufficient reflection nursing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then divided into A, B groups, A group only received drug treatment, B group received drug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foot reflexology, treatment options are 1 time / day, 10 days / treatment for 4 courses.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A group. Conclusion: Sufficient reflection nursing auxiliary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s obvious effect, in clinical practice has great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Foot nursing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 1]。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症状主要归属于心痛、厥心痛、真心痛、胸痹等。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的病变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 、缺氧而致心悸、气塞、心痛等症状 。单独使用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大,相反,有的还可能引起并发症 。研究表明足部护理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对冠心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探讨足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中的辅助作用,我院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具体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49例,女51例,平均年龄58岁,病程为2个月~16年,大多数为5~9年;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A组:男24例,女26例,B组:男女各25例。治疗时程为40天。

1.2临床症状

1.2.1心绞痛型:心绞痛有三种类型: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和混合性心绞痛。发病时常表现出阵发性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并向左上肢放射,也可放射到肩部及右臂;常出现焦虑情绪,持续3~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有时心绞痛表现不典型,可表现为虚弱,嗳气,晕厥等,需要及时作出真确诊断。

1.2.2心肌梗塞型:疼痛部位与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剧烈的压迫感,胸闷感,严重时胸骨后可出现刀割样疼痛,常波及整个前胸,但左侧常重于右侧。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易与腹部疾病混淆。另外还伴有低热,乏力,心悸,烦躁不安、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程可达数小时。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均不能使症状得以缓解。

1.2.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许多病人的冠状动脉有广泛的阻塞却没有心绞痛症状,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过心绞痛。这类病人与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易发生心脏猝死和心肌梗塞,所以应注意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平时的心脏保健。

1.2.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此种类型是在心绞痛的基础上病变进一步发展,心肌广泛纤维化而产生的。患者表现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此种类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部分患者可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1.2.5猝死型:在急性症状出现后6小时内可发生心脏骤停而导致死亡。是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性的突然死亡,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性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1.3治疗方法

1.3.1A组:主要有亚油酸丸,口服5粒/次,3次/天;安妥明0.5克/次,3次/天;维生素B620毫克/次,3次/天;毛冬青注射液,肌注1支/天;复方丹参液,4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紧急时可选用硝酸甘油片,吗斯酮胺,心可定或3―羟酪胺;必要时可用去甲基肾上腺素加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1.3.2B组:在对患者使用同于A组治疗方法的同时辅以足部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通过相应的血位反射区按摩护理:采用补法、和法、散发等按摩手法对心、肺、肾、肾上腺、垂体、甲状腺等反射区进行按摩。治疗方案:30min/次,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2)进行足部保暖护理:可用温水泡脚;行主动或被动足部活动,同时对周围环境的温湿度也可做出调整。另外采用热水袋、被褥等对足部进行保温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需保持足部24h温度与体温相符,为微循环的畅通提供保障。尤其冬季患者更应做到足部的保暖工作3)嘱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家中作自我保健按摩,以达远期治疗效果。

1.4疗效标准显效:患者表现为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日常体力活动基本恢复正常,3个月内病情稳定,未见继续发展。有效:患者表现为轻微不适感,能进行短时间的日常体力活动,伴随症状未见明显改善,3个月内病情未见稳定。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减轻。

2 治疗结果

本次研究重点观察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血脂等4项指标。治疗前后两组均要做详细的上述指标的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4项指标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经过3个月的随访,预后情况却不相同。A组50例中显著的25例,有效的25例,无效的0例,总有效率100%,平均复诊天数27d,复诊率80.2%;B组中,显著的为38例,有效的为12例,无效的为0例,总有效率100%,平均复诊天数60,复诊率18.5%。结合法治疗的B组比对照组A组的显效率有明显增高,且复诊率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2]。而心绞痛为其主要症状。

现阶段,冠心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效率较快,但在治疗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药物常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使用机体会对该种药物产生一定的耐受性。经过临床试验的证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足部护理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而且远期效果较好。

本法重点在于对足部心血管功能区进行按摩护理和足部保暖护理,可通过手厥阴心包经络作用于心脏,这也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所在。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穴位,它对心脏有保护与滋养作用,因此通过对手厥阴心包经刺激为主治疗冠病、心绞痛[3],可收到确切的疗效。在用药贴敷症状减轻之后,再对患者施以足反射疗法。进行足反射疗法时,开始时力道要轻,逐渐加重,具体力度应以患者能接受为依据。后对重点反射区加强指按摩力度和次数,例如按摩心、大脑、小肠反射区,可改善内脏动脉血管硬化[4],增加血管的弹性,对心梗型冠心病有很大帮助。按摩护理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力道:开始时力道要轻,逐渐加重,具体力度应以患者的主观感受及病情为依据。②对于脊柱结构发生改变的患者,治疗时可增加整复手法。③冠心病的病变发展迅速,足部按摩多采用拇指推按法和食指扣拳法。通过足部保暖的方法对患者保持足部温度与体温相符,保证患者微循环畅通也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疾病的保健、预防、治疗的需求愈来愈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疗法辅以足部护理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要比单纯用西药更易被群众接受,能很好地满足大众预防、保健、治疗的需要,所以中西医结合有着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 张瑞霞, 浅谈神经反射足部反射对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作用[J], 包头医学, 2009,33(2). 114

[2] 高润霖, 吴宁, 胡大一, 等. 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D].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60~ 337.

[3] 江迅, 杨剑学, 陈锋, 足底反射疗法对降低高舒张压的辅助作用[J], 微循环学杂志, 2010, 20(3): 69, 72

[4]王绪西, 杨秀惠, 魏婧婧, 足部反射区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06, 25(5), 356-359

上一篇: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80例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下一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