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成长的基本条件

时间:2022-09-10 03:21:12

人才成长的基本条件

人才成长的基本条件是人才学特别是人才成长思维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成才思维学是社会思维学的应用学,成才只有在社会思维场中即集体思维的相互作用、相对相关中才能实现。成才的主观条件是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较高的智力,它的客观条件是有利的社会环境和适时的机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也希望天老爷重新振作精神,打破用人的陈规旧制,让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发挥才能,振兴中国。

(一)

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思维环境。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发展状况、社会制度性质、社会政治环境、社会经济形势、社会科技发展和国家的人才政策等等。一般来说,进步的社会制度、昌盛的国势、开明的政治、安定的环境、发达的经济形势、正确的治国方略和人才政策,适宜于人才辈出。

人们在国运昌盛、社会稳定、工作顺利的环境下更容易取得事业上和学术上的成就。据说,英国剑桥大学在上世纪培养出来的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是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急剧转变时期,也可以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例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涌现和学术文化的繁荣,就是明证。当然,这里主要是民主的学术空气,有一个比较开放的文化环境,孔、孟、荀、墨、韩、老、庄等诸子百家自由争鸣,各展所长。同时,士人可以自由流动,择木而栖。

所谓社会小环境是指人们生活中的地域与工作单位、行业与社团、社交与人际关系、学校与师生关系、家庭与亲属关系等等。社会关系、社会交往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朋友、亲戚、邻居、老师、同学、同事等,无不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授业传道、诲人成长的学校,更是人们迈向人生的最早起点。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就在于它的传统效应和师承效应。一般来说,名校都有一套优良的教育传统,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据统计,英国历史上有29位首相、50位诺贝尔奖得主毕业于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剑桥大学有700多年历史,逐步成为培养一流人才的摇篮。俄国莫斯科大学培养了莱蒙托夫、冈察洛夫、别林斯基等杰出诗人、作家和文艺理论评论家。著名大学不在大楼多,而在于培养和聚集第一流的大师,成为大师荟萃之地。名师出高徒。例如,1972年以前,美国92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一半以上(48位)曾在前辈获奖人手下当过学生、博士后研究员或低级合作者。正如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汉斯·克雷布斯所讲:“我毫不怀疑我之所以有这个幸运的机会,得归功于我在科学生涯的关键阶段里有过一位杰出的老师。”

工作单位有时对人才的成长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的单位压制人才、嫉妒人才,有的单位培养人才、提拔人才。一个人碰到一个好的工作单位、好的单位领导人、好的单位同事,应该是一种幸运,就可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既得到使用又得到培养,从而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反之,如果碰到一个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单位领导人和尔虞我诈的工作环境,就很难促进人才成长,而只会扼杀人才。

至于家庭对人的熏陶和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父母影响、道德风气和生活条件的作用来实现的。它对人的成长与未来成就有着巨大影响。许多资料显示,有相当多的领袖人物、政治家、企业家、学者和科学家出身于中等和高级专业阶层家庭或所谓“世家”“书香门第”。据美国1901年到1972年精英家庭出身情况统计资料:最高法院法官的父亲职业中,专业人员占54%,经理或企业主占34%,合计90%;企业领袖的父亲职业中,专业人员占15%,经理或企业家占57%,合计72%;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亲职业中,专业人员占54%,经理或企业家占28%,合计82%(其中4位中学教师、5位牧师、6位大学教授、11位医生、4位工程师、2位学院院长、2位律师、1位牙师、1位外交官、1位作家和1位艺术家)。可见,家庭这种社会群体对人们成长的重大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是多方面和错综复杂的,它包括政治背景影响、经济状况影响、道德教化影响、职业影响和文化影响。一般来说,家庭背景优越、和谐、和睦的家庭有利于人才的顺利成长,当然也有“寒门出贵子”、逆境成才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他们一生所走的道路和事业。、鲁迅、等都曾回忆过母亲对他们成长和成功的影响与教诲。青年歌手谭晶说得好:“我从不知道什么是一夜成名,我的每一步都是妈妈的陪伴、自己努力的结果。”爱情和婚姻对于人才的成长也有很大作用。它不但直接影响家庭生活,还可以成为人们事业上的一种精神动力。美满的婚姻和爱情曾经给了许多杰出人物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生活、工作、奋斗与牺牲的勇气。马克思、居里夫妇的爱情生活就是一例。

人才的成长总会受到社会思维环境的影响。在社会群体中和群体间,必然进行思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各层次主体之间的思维相对相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总体关系系统,不断地提高人类思维质量,这就是社会思维场。社会思维场主要由知识场、观念场和心理场三部分构成。社会知识场亦即社会信息场,“信息圈”实际上就是知识信息的气氛。知识信息通过语言、符号来进行传递和交流。社会观念场是由人们思想观念的相对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群体观念场。在人类认识体系中,往往要建立各种分析、论证和评价事物的观念模型即思维活动所遵循的普遍原理、规则。这种观念模型一旦形成为某种相对独立的精神力量,就对人们的思维过程起到指导、定向的作用,制约着人们的思维线路和思维结果。社会观念场的表现形态主要有: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社会传统、社会舆论、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等。社会心理场即社会情意思维场是指人的群体感情、群体意志、群体动机等社会心理因素所形成的社会总体倾向。

社会思维场对人才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才成长需要群体内和群体间相互思维交流开放的思维环境,需要遵循社会思维的基本规律。闭关封锁的社会环境很难促进人才涌现。交流互补、争鸣互促、民主集中是社会思维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人类社会思维质量和促进人才辈出社会环境形成的根本途径。我国南宋“鹅湖之会”就是理学(客观唯心主义)和心学(主观唯心主义)两派之间直接讲论为学之道的“讲会”,他们通过书信来往,对太极问题笔战争辩,进行着学术争论和思维交流,从而造就了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这些著名学派代表人物,也推进了我国哲学的发展。学术交流可以产生互补效应。维纳创立控制论直接得益于他与神经生理学家罗森勃吕特、二进制电子计算机创始人格罗、博变创始人冯·诺伊曼、人工智能奠基人迈克卡洛等人的相互启发和学术交流。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也需要开放交流,才能推进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

上一篇:音乐的立美审美教育之探讨 下一篇: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四十九:打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