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型少数民族扶贫式旅游开发探索

时间:2022-09-10 02:38:49

政府主导型少数民族扶贫式旅游开发探索

摘要: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发展是我国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历史任务,云南省彝良县木椿沟苗族风情园是一个以政府主导少数民族扶贫式开发的典型例子,在扶贫过程中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依托,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因木椿沟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特点,遇到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滞后,社区主体居民参与程度不够,文化传承和展示力度较小,旅游产品的开放和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政府主导型扶贫旅游开发可以发挥政府职能优势,快速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状况,实现经济可持续、生态环保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主导;少数民族;扶贫式旅游开发

一.前言

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 要在市场机制运作基础上采取主导型措施扶持旅游产业发。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与社会原因,社会经济发展较滞后。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发展, 是发挥政府职能和优势,在旅游发展的初期和一定阶段, 组织、调动各方面的要素和积极性, 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方式、手段创新, 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在开发过程中,政府始终在旅游宣传促销、规划、培训等方面承担起组织、协调等主要任务[1]。

彝良县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距县城16公里,是进入省级风景名胜区小草坝的必经之路,有57户247人,其中苗族32户137人。这里民风淳朴,是一个白苗聚居的苗族传统文化风情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村落,苗族风情浓郁,苗族文化历史悠久,村民热情好客,好爽奔放。气候温和,可种植玉米、洋芋等多种农作物,拥有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地270亩,有养羊等畜牧业。

2011年,彝良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龙安乡木椿沟苗族风情园,把村庄建设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平衡,环境优雅,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村,塑造一个集居住、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苗族风情园。目标一是解决山区农民的居住问题,把危、旧的苗族土木房,可以把村庄建设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平衡、环境优雅、人人安居乐业的新村;二是主动融入中国小草坝景区旅游发展圈,体现以旅游开发促农、以城带乡的核心,把少数民族文化亮点变成增加农民收入的支点,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和少数民族特色,把农村和城市,农业和旅游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结合,使之彝良县、乃至昭通市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样板新苗寨。

二.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状况及自然条件各异,在少数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在木椿沟风情园开发过程中主要凸显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

木椿沟苗族风情园按照原规划主体工程已完成,但是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内部装修、水电设施滞后。同时区内通户通组道路的布置却通而不畅,形成断头路。二期建设包括登山风景线路建设、绿化、进村公路、水利设施等,也因为资金短缺而停滞,无法发挥现有资源的功能,还不能满足旅游者游憩需求。

现在给排水,电力,电信等设施基本可以满足现状所需,但是由于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成后的发展壮大,当地人口和旅游人口的不断加大,对住宿、供电、供水、排水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现状的各种设施进行改善和功能的提高。

(二)旅游吸引力强,配套设施和旅游功能不强。

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具有极其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氛围,保持着“原始”状态的耕作方式、、阶层观念、道德价值等,这些与城市中的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极强吸引力,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体验彝良苗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现状的风情园建设基本满足了当地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的需求,但不能满足外来的旅游者物质与文化的需要,特别是无法满足村民和外来游客的盛装集会活动,餐饮、休憩、娱乐、停留和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人们经过风情园只是走马观花的看已建成区建筑,停留时间很短,没有形成旅游消费,不利于村民经济收入增加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交融。

(三)收入低,卫生和生活观念较差

虽然政府加大了对木椿沟苗族风情园的惠民政策和各种补贴,村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相对较低。村中没有浴室,几乎没有安装太阳能。村内卫生环境较差,新房屋建成后牲畜采取各户分散养殖,基本实现人畜分离,但依旧在很近的院子中,大多数牲畜用房卫生条件较差,并且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将达幅度增加,如果不进行统一养殖规划和加强卫生管理,木椿沟将会成为具有漂亮外壳的“原始”苗寨。

(四)苗族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较小。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当现状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人们就会改变现状。建成后砖混结构的平房取代了土房、危房,村民的居住水平提高,但苗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被看电视等其他现代娱乐方式取代,村民们不再聚在一起聊天、唱歌、教习传统文化,导致了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村内只有24位老人会苗族传统的种麻、煮麻、纺线、织布、印染、刺绣,新一代的年轻人身上日常穿的已不再是苗族布衣,有的甚至连节日苗衣都没有一件,穿从城区买来现代的服装,还认为是时尚。村民中只有寥寥几位老年人能吹苗族芦笙,重大节日还需要从外村、甚至外县请芦笙吹奏者来表演。苗族文化在渐渐地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很多原著文化在不断的消失。

三.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发展对策

(一) 寻找和建立有效融资模式,紧抓基础设施建设

前瞻性解读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政策,认真研究省内扶贫、资农、信贷、环保、加工、引资等各项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积极对接昭通市关于农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发展非公企业、种植养殖、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制定符合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自身实际的规划建设系列政策,成熟和完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村容村貌整治措施,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能源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办法等政策措施,为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创造优良的环境和实施保障。同时积极引进具有良好信誉和投资能力的企业,发挥PPP模式的优势, 该模式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和理论,依托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缓解了公共部门支出不足,提高了公共支出效率的新公共管理模式[2]。结合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与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镇域内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为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二)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

合理的政策引导、合乎当地实际情况的保护和建设措施是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顺利实施的保证。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招商和扶持企业与当地村民,随着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的加快,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招商引资,是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支持。走出一条以商招商、以商带农、以企哺农的新路子。围绕木椿沟苗族风情园旅游产业地位为未来20年重点建设的支柱产业,同时改造提升特色农业、优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三)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

成立由市、县、乡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村组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的领导。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由县建设办公室直接统筹、协调、管理、考核,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有序工作,做到“协调到位、责任明确、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保持廉洁高效运作机制。立足长远,发挥优势,一次性理顺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的管理和协调体制,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现状,有效地借助政府行政权威动员社会力量并协调重大关系,为木椿沟苗族风情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体制。政府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对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足够的财力扶持。建立有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财政补贴制度。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和发展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降低其组织成本,更可以降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居村民的经济收入。

(四) 加强传承和展示苗族传统文化力度

木椿沟是具有较为传统的原生态白苗村寨,要吸引外来游客除了加强基础建设以外,最重要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示。首先,要派专人挖掘和整理木椿沟苗族的传统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几个方面入手,探寻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具有可开发的和操作性的亮点,建立民族历史文化展示区。其次,成立由政府扶持,本土民间文化能人牵头的人木椿沟苗族文化传承和开发小组,将木椿沟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习人发展壮大,然后传播到整个社区,让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受益。还有,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民俗风物,依据不同旅游目的的游客把观光、度假、求知、消闲、娱乐、参与式体验等项目融合在一起,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旅游产品。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政府导向,从各种媒体上加强宣传,同时可与旅游开发企业联合,制定专业性的宣传企划,还有要积极主动融入到小草坝旅游圈,把小草坝的自然风光和木椿沟的少数民族特色进行捆绑式宣传,借力提升木椿沟苗族风情园的知名度,吸引县域以外游客。,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少数民族传承和发扬的少数民族旅游。

四.小结

在扶贫过程中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对自然资源的生态利用,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政府职能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提高层次,多方位进行扶贫式旅游规划和建设,如何把社会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农户有效的结合起来,如何把继承和展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现代的营销模式相结合,快速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状况,实现经济可持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还需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梁焰,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贵州民族研究[J],2006.4,38-41.

[2]唐祥来,公共产品供给的“第四条道路”—PPP 模式研究, 经济经纬[J]2006.1,67-69.

作者简介:杨冬琴,1983年8月生,云南保山人,硕士研究生,昭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管理与农村发展。

上一篇: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之我见 下一篇:论汉中休闲旅游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