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操研究文献现状综述

时间:2022-09-10 01:28:43

中国体操研究文献现状综述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7-000-0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0-2010年11年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有关体操方面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关体操的研究,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研究的内容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竞赛,教学,训练方面;对生理、生化、力学、音乐编排方面的研究不足;有关损伤方面的研究,有待提高;关于选材方面的研究很匮乏。

关键词中国体操研究综述

体操的科学研究是为体操的教学和训练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提高竞技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客观反映当前我国体操科研论文的现状,总结当前体操科研论文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可以为今后我国体操科研工作者从事体操方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同时对促进体操运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对2000-2010中有关“体操”不包括“艺术”、不包括“心灵”、不包括“头脑”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搜索与统计。

(二)数据统计法

把所获得的数据根据年份通过EXCEL进行数据统计,并一一按研究方向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文核心期刊中体操科研论文的时间分布

在2000-2010年期间,2001年的研究论文最多共计70篇,占总数的12.32%;2010年47篇,占总数的8.27%;2009年共计31篇,占总数的5.46%;2008年共计29篇,占总数的5.11%;2007年共计52篇,占总数的9.15%;2006年54篇,占总数的9.51%;2005年46篇,占总数的8.10%;2004年68篇,占总数的11.97%;2003年53篇,占总数的9.33%;2002年53篇,占总数的9.33%;2000年65篇占总数的11.44%。

(二)研究内容分布方向

查询2000到2010年公开发表的论文共计568篇,参照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以及体操教材中的分类方法,将检索到的论文划分为基本理论、教学、训练、技术、竞赛、心理、规则、编排、生理、生化、损伤、音乐、选材、力学和其他16个研究方向。

1.基本理论

有关基本理论方面的论文为109篇,占总数的19.2%。这说明我国体操研究目前在基本理论方面研究的较多,在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大多都竞技体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体操的发展史、中美体操竞争力的比较、体操运动的功能价值研究、体操的分类、竞技体操的优势和潜在危机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这对于体操的潜在价值和体操的文化内涵以及体操的纵深发展有较大的价值。

2.教学、训练和技术

教学、训练和技术方面的文章共计201篇,占论文总数的35.4%,其中教学116 篇(占论文总数的20.4%),训练40篇(占总数的7.0%),技术45篇(占总数的7.9%)。学校一直是学术界最为活跃的地方,是高水平论文的发源地,是各项运动开展的试验田和人才库,在体操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有关教学改革的体系研究、教材教法的建设与改革、体操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方面的论文很多,但08、09年这两年出现减少的迹象。训练方面多是探讨运动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方法途径、训练对身体某一特定技能的影响以及训练周期的特点等方面的文章较多。这类论文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运动员身心发展规律及体操技术动作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其具有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为体操的教学与训练指明了方向。在这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方向上,体操的发展还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的研究共计168篇,占论文总数的29.6%,竞赛方面123篇(占总数的21.7%)。有关竞赛的研究如此之多,竞赛几乎全是体操的三大赛事和我国的全运会,内容主要是实力分析、竞争力的比较、竞技运动发展特征以及趋势、成绩分析等。在体操规则方面45篇,这方面的论文较多。成上升趋势,规则方面多直接和体操的三大赛事相联系。从规则的变化来研究竞赛、训练的影响的较多,以及规则的变化对体操发展的趋势的也较多。但从2008年国际体联(FIG)修改新规则后,2009年没有一篇有关规则的论文出现。研究竞赛、规则方面的研究都是为我国的奥运争光战略服务的。

4.生理8篇、生化3篇和力学3篇

生理、生化、力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科研论文结合电脑、录像机、摄影机、肌电图机等仪器设备,从生理、生化、力学方面在体操领域的研究,解决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对体操运动训练过程的科学化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体操技术的诊断、技术的创新与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变化进行定性分析、对科学合理安排训练、掌握运动负荷、加强训练过程科学化和提高运动成绩具有理论知道作用。但这方面研究的潜力是巨大的,从生理、生化、力学方面研究体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5.心理方向

心理方面的文章共计8篇,占论文总数的1.4%。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这与我国运动心理学起步较晚,水平有限分不开。但是随着我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方面的研究会逐步增多,心理研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6.音乐与编排

音乐编排方面的论文共计9篇,其中音乐1篇、编排8篇(占总数的1。6%)。随着竞赛规则的改变,编排、音乐的研究不断增加。我国在音乐编排方面的研究和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音乐编排上的研究也将逐步增多。

7.损伤、选材、健身与其他方向

损伤、选材、健身和其他方面的文章共计59篇,其中损伤30篇(占总数的5.28%),选材5篇(占总数的0.8%),健身12篇(占总数的2.1%),其他12篇(占总数的2.1%)。损伤方面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说明这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这方面主要有损伤的治疗方法,如何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以及运动员的损伤特点和原因的分析。这也与当前我国体操运动员训练损伤严重,提早退役有很大的关系。有关医疗体操健身的研究也逐年上升,这说明在物质文化丰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研究体操健身效果的同时,挖掘了体操的理论功能,同时也让体操更好的为大众服务。有关选材的研究只有两篇,实在太少,这表明,在我国体操选材方面的专家少,以及我国在科学选材方面理论体系不完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运动员的选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的发展,选材不当,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应该在选材方面多做研究。

三、结论与建议

(一)有关体操运动的研究,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建议在我国体操水平还未取得决定性优势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加强对体操运动各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竞赛、教学、训练方面。出现重复选题,创新力度不足。建议扩大研究领域。

(三)对生理、生化、力学、音乐编排方面的研究不足。建议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应用水平。

(四)有关损伤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应该在造成损伤的原因上多做研究,从而较好的预防的损伤的发生。

(六)关于选材的研究很匮乏,当局者应建立适当机制引导广大科研者多从事此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抓住契机,准确切入,理清要点,增强体质 下一篇:“无为而治”在体育教学中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