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翻译体现的文化意义

时间:2022-09-09 10:18:00

奢侈品牌翻译体现的文化意义

摘要:品牌名称是构建品牌形象的要点之一,它既要体现品牌特点,也要符合大众文化审美意识。尤其是奢侈品牌,其命名和翻译对于打开国际市场,为目的语国家消费者所喜闻乐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方奢侈品牌名称汉译的分析与比较,归纳了其翻译策略和原则,以此来体现品牌翻译符合文化意义的重要性。

关键词:奢侈品牌 汉译 文化意义

奢侈品历来因其高端的品质与品牌文化驰誉全球。它做工考究精细,设计匠心独运,风格独树一帜,因而广受成功人士及上层名流的青睐,体现他们不俗的品位,尊贵的地位。中国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自然成为了各大奢侈品牌争相进驻的重要领地。奢侈品牌的汉译,对于宣传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品牌名称汉译必须要符合中华名族文化,尊重消费人群的审美。

一、 奢侈品牌翻译策略

1.完全音译

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这也体现在了奢侈品牌命名当中,比如很多奢侈品牌就直接以创始人或设计师的名字来命名,以示尊重与纪念。于是,在这类奢侈品牌汉译过程中,通常采用完全音译,即在翻译时保持原有的发音。完全音译可以很好地体现该品牌的异国情调或高端独特,比如Chanel(香奈儿)、Lancome(兰蔻)、Prada(普拉达)、Lincoln(林肯汽车)等。这些翻译力求做到信、达、雅,选用汉字时尽可能雅致,迎合消费者对品牌的期待。

2.完全意译

有时为了使品牌翻译达到源语与目的语文化内涵一致的目标,汉译时会采用完全意译。比如Beetle ,意译为甲壳虫,既表明了该品牌汽车的形状酷似一只甲壳虫,同时也反映了其经久耐用的特点。又如美国骆驼牌香烟(Camel)、苹果电脑(Apple),也都采用了意译法,达到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

3.音译结合

音译结合策略是指根据品牌名称原有发音或部分发音,创造出符合目的语文化意义并且反映品牌特色的新词。比如佳译的典型Coca Cola(可口可乐)、Starbuck(星巴克)、Goldlion(金利来)等,充分迎合了消费者的文化心理需求,有助于产生对该品牌美好的联想与预期,刺激消费欲望。

二、 奢侈品牌翻译相关原则

1.功能对等原则

功能对等是指翻译时不求字面的生硬对应,而要力求达到两种语言间功能的对等统一。奢侈品牌翻译要遵循这一重要原则,做到音、形、意完美统一,相得益彰。译名需符合消费群体的心理期待,有睹名思物的美好联想,以树立奢侈品牌高品位的追求。

著名化妆品牌Estee Lauder 汉译为“雅诗兰黛”,该译名确实达到了音、形、意的完美结合。“雅”为高尚雅致,“诗”代表浪漫梦幻,“兰”营造芬芳高洁之气,“黛”有温婉沉静之感,选词的确是字字珠玑,不可多得,让人不禁联想想到女性的美好。而且,四个字声调不同,读起来抑扬顿挫,颇富音韵之美。又如法国品牌Lancome(兰蔻),译名令人不由自主联想到中国文化中的“如兰似芷、豆蔻年华”之意,选词时也极尽揣摩之力。还例如德国名车Benz,在中国大陆被音译为“奔驰”,完美体现了该汽车速度快捷的特色,大有“纵横万里”之气势,与大陆汽车消费者心理契合。而在香港Benz则被译为“平治”,让人联想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语,这与香港人的奋斗精神相一致,注重了其文化意义。Chanel (香奈尔)、Audi(奥迪)、GUCCI(古驰或古琦)、Rolex(劳力士)、Versace(范思哲)等诸多成功的品牌翻译,都无一例外的体现了功能对等原则。以上的佳译,是得益于译者精当地把握住了两种语言的表层意义与联想意义,理解了品牌所蕴含的文化及风格,达到了功能上的对等。这有利于迎合消费者的文化审美。

2.简洁明快原则

奢侈品牌翻译应当具有醒目、渴望、易记等特点,要力求简洁、明快、易识。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印象深刻且产生美好的联想,从而俘获他们的“芳心”。品牌命名的译语字符形式要简短,2至4个音节最佳。

知名汽车品牌BMW(宝马)的三个字母是Bavarian Motor Works的首字母缩写,原意为生产该汽车的“巴伐利亚汽车公司”,累赘拖沓,缺乏美感。中文译名为“宝马”,简洁明快且寓意深刻,使人豁然联想到“宝马良驹,驰天下”的酣畅淋漓之感,符合消费者对汽车这一交通工具的心理期待。著名汽车品牌Rolls&Royce(劳斯莱斯),最先被汉译为“劳尔斯·罗依斯”,冗长拗口,效果并不好。后来调整翻译为“劳斯莱斯”,简短易记,顿生音韵之美,果然反响极好。无独有偶,电脑公司Hewlett—Packard Co.是由两名创始人名字组合而成的,翻译成汉语为“休利特——帕卡德”,起初在中国市场采用这一译名,不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较难扩大品牌影响力。针对这一现象,公司调整翻译,选用以“H”与“P”打斗的两个汉字,那就是“惠普”。这既保留了品牌对创始人的纪念情怀,也赋予了其新的内涵,表达了惠泽大众之意。而且,“惠普”二字朗朗上口,作为品牌宣传方式之一,取得了不俗的反响。这要求译者在极好领悟品牌特色的前提下,运用创造性思维,用字锤炼,文化浓缩,灵活选用翻译策略。

三、结语

奢侈品牌翻译是复杂的再创造,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通。这需要译名一方面体现品牌内涵,保留原有特色;另一方面尊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心理,符合其文化审美。这有利于企业“决胜于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占领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刘伟丽.解读名车品牌翻译中的隐喻[J].考试周刊,2009(27).

[2]时蕴婷.奢侈品牌名称汉译若干问题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4).

[3]胡月增.商品品牌翻译中的文化内涵[J]. 商业研究,2010.

[4]张名权.品牌命名和品牌翻译中的隐喻[J]. 商场现代化,2008(558).

上一篇:经验之谈 2期 下一篇:对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