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时间:2022-09-09 09:07:48

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摘 要:探讨了我国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上存在的认识偏差、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化问题严重等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要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实施仿真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及改进教学手段。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高校;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0-291X(2012)35-0266-01

实践教学是指利用校内课程模拟实验和校外企事业单位实习等手段,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于会计学专业,虽然我国高校普遍实施了会计实践教学,但存在诸多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应针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进。

一、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对会计实践教学的认识有偏差,实践目的还主要处于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这一层面上,会计实践环节的设置没有系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1],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升华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多停留在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环节上,且实验内容较简单,所涉及业务不全面,忽略了对学生从宏观层面进行财务问题分析和管理的能力的培养。

3.很多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手段大多处于手工阶段,没有很好地将手工与电算化、网络等结合在一起。甚至有的院校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主要是基本财务软件的操作训练,普遍使用的ERP软件的操作训练较少[2],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学不到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软件。

4.会计模拟实验形式化问题严重,重视程度不如理论教学。在教学安排中,实验课时往往不足,实验内容和过程也较简单,实践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没有系统性,更谈不上与理论教学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机制。

二、相关改进建议

1.要纠正对会计实践教学认识上的偏差,充分认识到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重视会计实践教学设置的系统性、课时安排的充足性、内容上的充分性及过程上的合理性,树立实践教学要与理论教学形成良性互动机制的观念。

2.通过仿真教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可在会计模拟实验中,设计一个模拟经济组织,让学生根据这个经济组织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业务登记账簿、进行会计核算、编制报表及进行财务分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经济组织当中。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有一个感性的了解,熟悉和掌握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及方法,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

3.丰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强调了讲授和作业练习,只重视传授和吸收知识,忽视了知识的应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须丰富和改进教学方法,如可以广泛开展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此外,要实施先进的财务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将手工、电算化、网络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到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手段,如可利用网络教室,使老师和学生可通过各自的计算机对教学内容进行互动式探讨[3];又如,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实问题进行模拟教学。

上一篇:安阳传统民居的柱础艺术探讨 下一篇:汽车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