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探究气息

时间:2022-09-09 07:45:10

让数学课堂充满探究气息

数学教学一定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因为没有探究,学生的思想就会故步自封,离开了探究,学生的实践也就毫无意义。那么如何使数学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呢?

一、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

数学学习是动态的、以问题为核心的过程,主要是学生通过探索性的活动,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并且从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认识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注意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多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究的舞台,让学生自己尽情演绎、发挥,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这一节课后,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泰列斯在游览埃及金字塔时发现,塔高竟无人知晓。他惊讶地说:“这是可以马上测出来的啊!”随后,他根据影长很快测出了塔高。大家想想看,他是怎么测出来的?利用的是哪个数学知识?同学们稍作思考后回答:“利用三角形相似。”我接着又问:“那么大家能不能试着找一找怎样利用三角形相似来测量塔高呢?”学生们热情高涨,人人动手参与,不一会便找出了方法,有的学生还画出了示意图,写出了求解的过程。这时,又有学生提出:“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咱们学校的旗杆的高度呢?”我及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整个课堂又掀起高潮。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主角”,主动学习,充分猜想与验证,师生很好地进行了合作。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观察、尝试、合情推理、建立猜想、演绎证明与实验验证等。这些研究方法会使人终生受益。

二、实际操作,促使学生探究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主动地探索、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最重要的一条是要重视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究、归纳、总结,才能真正领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旋转的性质”时,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张硬纸板,让他们动手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洞,再挖一个小洞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旋转中心和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然后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移开硬纸板。学生进行完以上操作后思考: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和旋转角有什么关系?旋转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先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下来,然后再用手中的工具进行测量,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旋转的性质。这样的操作活动,步骤清楚,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感知的基础上理解新知。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不但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积极评价,鼓励学生探究

科学、正确、及时地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爱护学生的探索热情,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自主探索,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

例如,我在教学“分式的乘除”中一道题目时,遇到了问题。我在备课时,准备了三种比较两个分式大小的方法。可在课堂上我刚一提出这个问题,便有同学说出了答案。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马上鼓励他们:“非常不错,你们的表现令老师很开心。那么,同学们是不是还有不同的意见呢?”然后,我又和学生一起探究这个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思考,纷纷举手回答,最后竟得到了五种不同的方法。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巧妙运用评价进行调控,也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转换角色,引导学生探究

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霸占课堂,霸占讲台,霸占孩子们宝贵的时间。我们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我们不能再一味地把学生往所谓的“标准答案”上引,而应该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启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探究的气息,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责 编 肖 飞)

上一篇:想象力搬家啦等 下一篇:鳄鱼桥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