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09 07:05:43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研究综述

摘 要:辅导员绩效考核是高校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对高校辅导员的科学评价,同时还将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意义重大。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基础上,对国内外专家对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问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研究综述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它作为一种有效管理手段和方法,已经成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任用、岗位调配、职务升迁、人员培训、报酬分配、员工激励、平等竞争的前提和依据。

随着中组、人事、教育三部委《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59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许多{校都在推进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人事制度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

辅导员绩效考核作为高校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对辅导员自身的评价,而且也关系到对辅导员个人的任用、培养、激励、奖惩等,同时还将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学者在高校教师和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成果。

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来看,有的研究聚焦目的和意义、有的研究探讨方式和方法、有的研究研究主体和内容。其中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Mills(1997)缪斯认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具有提升行政管理、组织绩效和教师自身发展两个基本目的。Stake(1989)斯特科认为,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必须满足奖罚分明、改善工作、钻研业务、认同学校发展等4个目的。Lonsdale(1988)伦斯代尔等认为,通过工作进度审查和对过程控制,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及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Wolansky(2001)沃兰斯巳衔,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应包括指定的任务、教育服务、学术活动和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Lally、Myhill(1994)莱理、麦希尔认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把学校教学科研要求与教室学科价值观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和教师共同的特定的标准组合。Scriven(1994)斯库瑞文认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必须建立岗位职责考核。Paulsen、Feldman(1995)帕尔森、菲尔德曼提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应在教学质量、教育服务、科研成果、多元评价等方面开展的基本范围。William(2001)威廉姆认为,高校教师在绩效考核中进行自我评价至关重要,这也是一个自我激励的过程,有利于高校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BuChanan、Cohen(1974)布坎南、科恩认为,促进教师个人发展成长的绩效评价应当和决定教师职务职称等方面晋升的绩效评价分开。

从实践研究层面来看,国外专家学者对高校教师和辅导员的绩效考核研究早于我国,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国外高校辅导员制度专业化比较强,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学生事务领域,经过发展,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硕士、博士辅导员制度,工作内容涉及预防自杀、学生健康、投入学习、解决纠纷等各方面。在美国,辅导员工作职责包括学业辅导、社会实践、道德建设、行为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服务等。美国对辅导员工作每年鉴定1次,主要从学生成绩、科研成果、就业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来进行考评;采用“非升即走”的原则,辅导员培训、升职、加薪等都与考核结果进行挂钩,没有通过考核可能就会被直接解聘。在英国,个人导师制和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就业指导组成了辅导员制度。在加拿大,各高校设置了学生服务中心,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大多获得了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他们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文体活动、保险医疗、住宿饮食、帮扶残障及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每年年底考核一次。在德国和法国,实行事业编制+企业化管理的学生事务工作人员,要向大学生提供诸如学习、文体、心理、打工、食宿、法律、社保、就业等服务。在日本,高校自主设置“学生部”,辅导员采取“任期制”考核方式,考核指标涵盖学生管理、运营能力、行政能力、社会贡献度四个维度。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人事制度及分类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问题,也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展开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一些的实际成果。

1951年11月,教育部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中》首先提出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1952年10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制度》中要求“全国高等学校应有准备的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即“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1961年9月,庐山会议出台专门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设置专职辅导员并予以推进实施。1978年,国家为消除带来的影响,开始恢复政治辅导员制度。1980年4月,教育部与团中央下文要求建立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制度。1981年7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条例》中提出,中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辅导员、班主任工作。1990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1993年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明确了要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2004年8月、2005年1月、2006年7月、2014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相继出台。

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来看,李文辉(2007)针对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进行工作分析,以360度方法为基础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辅导员考核体系。陈瑞三、胡立男(2007)提出,把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要求、绩效的增减分指标作为考核辅导员绩效的关键内容,应该做到自评和上评、平时和集中相结合。李燕冰、沈学侦、孙亚斌、张伶俐分别在撰写的《现代管理工具与辅导员绩效测评》(2008)、《辅导员工作绩效科学化管理的意义及实施对策》(2008)和《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的障碍及对策》(2009)中指出了辅导员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和建议。匡玉梅(2009年)指出,辅导员绩效考核势在必行,并就存在的指标设置、考核方法、考核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剖析,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王彬洁、田辉玉(2009)指出,目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很多受主观影响,提出了应建立辅导员量化绩效考核体系,使辅导员考核更加客观公正,为辅导员的管理、培训、奖惩、晋升等提供客观可信的现实标准。杨艳兰(2009)详细介绍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起源、工作职责等,并以此为基础对考核评估体系进行了探索。陈奎庆、袁志华(2009)指出,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要立足于相关学校实际情况和辅导员岗位特点进行构建。徐惠红、李洪波(2010)认为,目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存在职责模糊、指标随意、难以评价、虚假考评等问题。侯晓飞、李白玉(2010)应用多级物元分析模型对辅导员绩效问题进行考评。王军(2012)从辅导员建设的案例出发,就辅导员考核体系、薪酬制度、培训制度、职业发展等进行了研究和重构。李娟(2014)运用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利用文献、访谈、调查问卷、定性定量、360度、层次分析、KPI等方法,形成了辅导员岗位说明书,对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杨宗霖(2014)以四川某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核为实证,查找出辅导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系列实际问题,在运用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辅导员绩效考核进行了研究。

从实践操作的层面来看,建立了基于业绩指标的考核模式、基于任职资格的评价模式、基于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模式等三种基本方法。

基于业绩指标的考核模式主要是以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为基础,根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选取其中最关键且能体现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辅导员工作的规定动作)作为考核的依据,来对辅导员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这种模式目前被部分高校采用,在指标权重的赋予上也不很到位。基于任职资格的辅导员考核模式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职务晋升上根据不同工作年限和学历、论文、奖惩等要求,分为一级辅导员(享受副处级待遇)、二级辅导员(享受正科级待遇)、三级辅导员(享受副科级待遇)、普通辅导员。另外一种是从职称晋升方面上根据任职年限和培训科研等要求,分为初级辅导员(同助教职称)、中级辅导员(同讲师职称)、高级辅导员(同副教授职称),但这一模式起源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主要还是第一种模式运用较多。基于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模式是公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中运用最广泛的模式,它在辅导员绩效考核中是指将辅导员工作分品德、能力、勤奋、成绩、廉洁等几个部分来考查,然后在每部分根据优、良、中、差等级来确定具体分值范围的量化考核指标,最后通过各部分、各指标之和及权重计算出最终得分,以确定绩效考核最终等级。因这种方式广而用之,所以它缺乏对辅导员独有岗位特征的分析,因此其评价结果还不能很好达到凸显辅导员绩效考核的要求。

三、结语

理论来自于实践,是实践的升华;理论反过来又可以到实践中检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讨辅导员绩效考核问题,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一旦考核实施就会碰到各种问题;有的虽然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考核方式方法,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所以考核中有时也会偏差。因此,辅导员绩效考核只有在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基础上,从高校自身实际、辅导员岗位特点出发,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王 军.高校学生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2.

[3]陈瑞三,胡立男.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陈奎庆,袁志华,闫海波,等.辅导员工作效果视角下的考核体系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

[5]杨艳兰.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上一篇:论网络舆论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下一篇:高考美术应试培训与美术教育错位对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