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柳湾考古记

时间:2022-09-09 05:29:17

青海柳湾考古记

夏夜人静,风雨大作,雨点拍打着室外的玻璃窗,使我久不能入睡。桌灯下翻阅着《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思绪万千。

柳湾村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东约17公里处。它的北面被巍峨挺拔的祁连山脉环绕,南面则是蜿蜒曲折、川流不息的湟水。由于长时间被河水冲刷浸蚀,形成了跌宕起伏的地貌,柳湾村就坐落在这里。

图1 发掘现场《左一赵生琛 右一作者》

1974年,青海军区某部医疗队来到乐都高庙镇巡回医疗。其中一位军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历史知识也很丰富,他看到某些村民家中摆放着绚丽的彩陶器,非常敏感地意识到它们的宝贵价值,便从村民手中索取了几件返回西宁,请省文化单位鉴定。这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遂派省文物考古干部李恒年、苟相全二位先生赴柳湾进行考察。

李、苟二位具有丰富的文物考古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非常清楚,首先应征集散落于村民家中的古物。为了鼓励村民的积极性,无论是谁,只要拿出一件彩陶器就奖励2~5毛钱。村民的积极性可大了,不几天的工夫,居然征集到彩陶器数百件。征集彩陶不是惟一目的,最重要的是考古人员发现这些彩陶是出自一处规模巨大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地。

图2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梁步庭(右一)视察考古工地,左一为赵生琛,右二为作者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央和地方文物考古机构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从1974年开始工作。参加发掘的有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的赵生琛、李恒年、苟相全、刘溥、卢耀光、马兰、王国道、任晓燕、陈海清、李明、王琦、李国林、王国顺、刘洪玲、郑吉才、彭云、周凌、崔兆年、陈国显、李支武;西宁市文教局的张金庄、钟林;乐都县文化馆的李继祖;乐都县图书馆的白万云;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教科的葛菊梅;化隆县文化馆的刘俊荣;民和县文化馆的赵存录;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院的张晟;湟中县文化馆的武祖德;湟源县文教科的翟录生;甘肃省博物馆的张学正;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苏生秀、刘万云;北京大学考古系的李仰松、李伯谦、张柏、吴加安、张秉志、吴耀利、王晓田、何明、胡昌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谢端琚、王杰、赵信、朱乃诚等,各路考古人员汇集柳湾,吹响了科学发掘的号角。

图3 齐家文化双耳陶罐

发掘伊始,测量先行。当时赵生琛队长为请不请省地质队来测量的事犯难,我向他建议: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我们聘请著名考古测量专家郭义孚先生担任指导老师,他从北京寄来了数封信函,为柳湾测绘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郭义孚先生的指导下,组成了柳湾测绘小组,成员有我和马兰、王国道共三人。1975年的夏末秋初,开始测绘。

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只用了两周多的时间,胜利地完成了柳湾地形图的测绘任务,获得队内的夸奖。

数十人的考古干部手持发掘小铲,成百的发掘工人拿着铁锨和镐头,在向数千年的古墓地进行追踪,揭开了柳湾原始文化的秘密。

从1974年到1978年,历经5个年头,共发掘出各种文化类型的墓葬1500座。其中半山类型257座,马厂类型872座,齐家文化360座,辛店文化5座,出土文物3万多件。

图4 齐家文化猫头鹰面相陶罐

半山类型(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和政县半山而得名)文化的先民们死后,采用一头大一头小的木棺,放入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内,坑内随葬品以饰有犬牙交错锯齿纹的双耳大口彩陶罐为主要特色。其绝代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至前2400年。

马厂类型(1924年首先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而得名)文化的人们死后,采用榫卯结合的长方形木棺,放入带有墓道的土洞墓内,墓道与洞口相接处用木棍封堵。墓内随葬的彩陶器以四大圆圈纹、变体蛙纹为主要特色。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2000年。

齐家文化(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的人们盛行用独木舟式的木棺殓葬,随葬陶器与半山――马厂类型文化时期的陶器显然不同,器物小巧玲珑,质地更加细腻,器形有棱有角或附加三足或圈足为主要特色。其绝代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

辛店文化(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辛店而得名)的墓葬呈圆形竖穴土坑墓,无木质葬具。随葬陶器器物底部多椭圆或小平底,在颈部或腹部置一对环形耳为其特点。

图5 马厂类型文化葫芦头形彩陶罐

用碳十四测定的方法获知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到齐家文化,其间大约经历了600年之久。如果延续到辛店文化人们的活动时期,约有1000年左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定居在湟水流域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原始社会的柳湾人,用他们辛勤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古老文明。

柳湾发掘出872座墓葬中,M564墓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当地村民谓为“墓中之王”。这座墓葬是由考古学者王国道、李明首先发现和清理的。其出土器物95件,其中出彩陶壶、侈口陶罐、精陶瓮等共91件,石斧、锛、凿与绿松石饰等各1件。陶器一部分放在棺内,大部分放在棺外墓室南侧。绿松石饰放在颈部,石斧等3件石器则放在两腿骨间。

图6 马厂类型文化提梁罐

柳湾墓地中,还有一些规模相当小的墓葬,随葬品很少,反映出死者生前占有财富和所居社会地位有着巨大的差别,说明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的马厂类型文化的人们贫富的分化,私有制在产生,正朝着阶级社会的门坎迈进。

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共出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件人形彩陶壶,距今约4000年以上,人们誉之为彩陶奇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瞩目。

陶壶为细泥红陶质,小口短颈,圆腹平底,器腹外涂抹一层红色陶衣,在陶衣上面除用毛笔绘有一组相对称的双圆圈网格纹、一组变体蛙纹外,还有一浮塑人像。人像是首先捏塑出躯体突出部位,然后在突兀线条周围勾勒黑彩。头面部分在壶颈部,五官俱全,小眼、高鼻、硕耳、张口,眉作“八”字形,披发覆面;器腹部为身躯部位,全身,上肢双手捧腹,下肢直立,双足外撇,彩塑手法突出性器官,形象生动逼真。

不少学者见到这件彩陶壶赞不绝口,有的医学工作者说是时间最早的人体解剖图;研究气功的人说这是时间最早的气功人;体育工作者说这是原始人练站桩功的形象。不少学者从性别鉴定上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女性,女性意味着马厂时期的人们仍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有的说是男性,据此认为该时期已跨入了父系氏族公社的门坎;有人说是“男女复合体”,它应是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产物。 图7 半山类型彩陶壶 图8 人像彩陶壶

在柳湾发掘工作的日日夜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青海高原春、秋季风沙大,夏季紫外线强,柳湾所处台地没有任何遮挡,风起黄土满天,骄阳下又无处歇凉,但是大家蹲坑挥铲,坚守工地。远道而来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摄影专家赵铨、刘国强二位先生,无论风吹日晒,雨雪交加,天天携带照相机,不是在室内照器物相就是在野外摄遗址相,手肿了、脚痛了,也从无怨言。几年来大家习惯了清苦的日子,平时吃的是“水对面”,就是面条中放点洋芋、炝点葱花。逢年过节,乐都县按在工地人头,每人批给一些肉、粉条、青油、大米。冬天工地进入整理阶段,老百姓的房子到处漏风,同志们在半夜炉火熄灭后经常冻得无法入眠。每个人都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利益的冲突,没有人事的纷争,只有信念和干劲。

1978年青海省委书记梁步庭偕同省政府有关人员来柳湾考古工地视察,除参观工地,还听取了赵生琛队长以及笔者简要的汇报。他作了两点指示:1.柳湾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物,这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要在村里建博物馆,对各族人民进行历史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2.对这批材料,要抓紧时间整理,编写报告,早日出版。

1979年,柳湾考古队在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成立了《青海柳湾》考古报告编写组,成员有青海省考古队赵生琛、刘溥、马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谢端琚、赵信诸同志,大家齐心协力,全面整理,审慎和细致地进行研究、编写。

《青海柳湾》的出版,是柳湾墓地发掘的1500座原始社会墓葬的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也是我国迄今考古发掘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的展示,是我国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对复原原始社会史,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物质文化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青海柳湾》出版后,于1986年6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1993年12月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责编一粟

上一篇:左旗举办首届奇石旅游节 下一篇:建国初期的兑取现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