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对预后影响分析

时间:2022-09-09 04:00:54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对预后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观察组的血浆白蛋白、BUN、Scr以及24hUPQ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结合;预后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蛋白尿、水肿以及高血压等,该病病程时间长、迁延性强,且病情进展恶化,患者随时面临慢性肾衰竭可能,当前其治疗及预后效果尚不理想。我院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标准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型标准[1]。男患者32例,女患者28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为(41.2±5.0)岁;病程11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5.3±2.1)年;尿蛋白定量为0.7~4.0g,平均尿蛋白定量为(2.1±0.9)g。23例为血尿,27例伴高血压,10例为轻度氮质血症。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层次、疾病类型、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西药治疗,即采用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清晨口服治疗,1.0mg/kg・d,1次/d,连用8w,视患者具体情况每周酌情减量10%直到维持量;高血压患者辅助钙拮抗剂、ACEI制剂以及优质蛋白等治疗;感染患者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疗,并禁止使用肾损伤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中药治疗,即补气益肾汤,药方为黄芪30g,丹参、熟地各20g,淮山、半边莲、枸杞各15g,泽泻、山茱萸、大黄、岗梅各10g,水煎服(先武火后文火久煎30min后),1剂/d;脾肾阳虚患者施加仙灵脾、仙茅;气阴两虚患者施加麦冬、太子参;肺肾气虚汗出患者施加防风、白术;湿热较盛且伴血尿患者施加白茅根、小蓟、炒黄柏;水湿浮肿患者施加茯苓、前仁。

1.3疗效判定标准[2]参照1997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标准》,将其分为完全缓解、显效、有效以及无效4个等级。完全缓解:患者经治疗后,肾炎症状与体征消失,尿红细胞消失持续可达3~4个月,尿蛋白持续阴性;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肾炎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尿红细胞持续减少≥25%,尿蛋白持续减少≥50%;有效:患者经治疗后,肾炎症状与体征改善,尿红细胞持续减少<25%,尿蛋白持续减少<50%;无效:患者经治疗后,肾炎症状与体征未见改善,尿红细胞、尿蛋白未见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血浆白蛋白、BUN、Scr以及24hUPQ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一般而言,慢性肾小球肾炎并不属独立疾病,大部分为免疫复合物疾病,因此其发病机制未见明确。经血液循环作用后,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会大量沉积于肾小球内,或由抗原、相应抗体于肾小球局部形成,将补体或其他炎性物质激活后引起组织损伤,后期肾小管间质损伤、血流动力学因素使肾小球持续病变[3]。

当前,该病行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多不理想,就中医而言,慢性肾小球肾炎属"尿血"、"腰痛"、"水肿"范畴,临床症状以阴虚、气虚最为多见,少有脾虚,中医多采用健脾益肾、益气固表法进行治疗[4-5]。补气益肾汤方中的熟地可填精益髓、滋阴补肾,黄芪可利尿消肿、补气摄血,两药联用可达到气阴同补、气血得充、阴阳调和的疗效;泽泻可通淋利水、善补阴不足,其联合淮山、枸杞、山茱萸后可益肾补脾;半边莲、岗梅可清热解毒;丹参可活血通络;大黄可荡涤瘀浊。多药联合可起到气阴双补、滋补肝肾、利尿泄浊、清热活血等功效不失为治本为主且标本兼治的良方[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较之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且未见严重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文战.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3(05):150-152.

[2]徐慧宁,杜雪荣,李丽萍,等.活血化瘀法及其方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0(02):89-91.

[3]吕芳,王亿平,曹恩泽,等.曹氏清补法治疗慢性肾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12(03):1502-1503.

[4]Kimmel PL, Varela MP, Peterson RA, et al. 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 and survival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effects of duration of ES-RD and diabetes mellitus[J]. Kidney Int, 2000, 57(3): 1141.

[5]Parvanova A I, Trevisan R, Iliev I P,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icroalbuminuria: acrosssectional, case control study of 158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J]. Diabetes, 2006, 55: 1456-1462.

[6]王立媛,王亿平.慢性肾炎中医药研究近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2(07):1226-1227.

上一篇: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质量改善 下一篇:双镜微创与开腹手术治疗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