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慈善活动现状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9-09 02:57:58

浅谈我国慈善活动现状及应对措施

摘 要:慈善是个人或群体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以自愿为前提,通过采取某种途径向社会及受益人提供无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援助的行为。这些救助不单是资金方面,也包括一些劳务和精神、实物。当前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慈善活动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便有更好的对策解决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慈善 救助 道德

作为道德范畴,慈善反映了人们建立在仁慈、同情和慷慨上的救助行为。它以无私的道德情感调节和引导道德行为,用爱心对贫困者和遭遇不幸者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所以贝克尔给慈善这样的定义:慈善就是将时间或产品转给没有利益关系的组织和个人.

一. 慈善伦理的内容

当慈善由个体行为扩展到整个社会层面时,慈善便具有了社会道德的含义也就变成了慈善伦理行为。所以我们可以将慈善伦理定义为:在慈善活动中用来调节慈善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是慈善活动中各种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心理的综合体现。是依据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价值理念对慈善活动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升华。它的目标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确保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进而实现人类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 慈善伦理的特征

1.公益性

作为慈善行为的主体,不应该抱着追逐利益这样的目的。慈善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对他人对社会的回报,是捐赠者基于内心对他人的关心、同情而对他人施以援手,属于的志愿行为。所以在慈善活动中,捐赠者牺牲了个人利益,而对他人或组织做出贡献,所以慈善伦理是一种公益行为。

2.人道性

慈善伦理也体现着人道性,这集中表现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也应该同正常人一样享有权利和自由,所以每个人建立个人幸福时必须充分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做有损别人利益的事情。

3.自律性

在慈善活动中,慈善主体享有充分的主动性,因此在慈善活动中,慈善主体必须具有很强的自律性。慈善伦理的主体要做到在进行慈善活动时是真正地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心理。

三. 慈善伦理的功能

发挥慈善伦理的功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道德价值观体系。慈善体上有三种功能:其一,经济功能。慈善可以用来调节市场分配带来的不公现象,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其二,政治功能。由于分配失衡而引起的公众对制度合法性怀疑。政府可以通过慈善的模式,解决一些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这样更利于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其三,社会功能。民间的一些慈善组织发展壮大有利于更加广泛的募集到资源,给弱势群体带来帮助,从而有效缓解社会矛盾。

四.我国当前慈善活动现状

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浪潮。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跻身慈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各种慈善活动,各种慈善组织也形成开来,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在我们身边总能涌现出很多好人好事,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当前慈善活动出现的一些问题。

1.慈善观念不正确

慈善是不应该求回报的,慈善本身就是一种摒弃了“功利”这层外衣的行为,当前一些人为了一己私欲,刻意制造噱头以慈善的名义来满足自己的私利,这样便有悖慈善的初衷,变成了一种交换或者是交易。

2.慈善模式不合理

慈善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当前的慈善模式是只有弱势群体通过媒体或者其他途径被人们所知晓,人们才会意识到这些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才会采取救助行为。而媒体的覆盖面是有限的,很多弱势群体还处于无助状况,所以慈善应该是个人和社会群体自愿而又主动地进行的行为,然而这样的行为目前还不普遍。而对这种情况,官方应该引导和实施募捐活动,这样就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和社会群体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募集到更多的善款善物。

3.慈善机构发展不全面

当前,我国慈善机构发展还不够全面,总的说来一共有两点。第一是慈善机构数量较少。专门从事慈善的机构数量有限而民间慈善机构数量又较少。其二是慈善机构信誉度低。这表现在慈善机构运作的各种信息没有向捐赠者公开或者打着非营利的幌子将善款用来营利;慈善机构没有相应的体制和能力来及时有效地救助那些应该得到救助的人;慈善机构内部出现了挪用贪污善款善物等腐败行为。这些方而导致了慈善机构的公信度下降,违背了广大捐赠者的初衷,势必挫伤捐赠者的积极性。

4.动员机制和鼓励机制乏力

虽然慈善是捐赠者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但是,如果他们认识不到慈善的意义和价值,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会被挫伤。目前中国有关慈善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社会舆论无力,对于慈善的意义和价值很多人都不了解、激励慈善的政策和法律还需要健全。这些方面必定会影响个人和社会群体对慈善活动的参与。

五. 促进慈善活动的措施

1.树立新的慈善观念

我们应该让更多人认识到,慈善不仅是私人捐赠,也是一种公共行为;慈善不是某些人和社会群体的事情,而是所有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共同责任,需要我们所有人来参与。慈善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拘泥于捐款捐物,还包括义工、义演、义卖等方式,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所有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才会真正认识到慈善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地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这样才能解除受助者的痛苦,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2.提高慈善机构的透明度

提高慈善机构的透明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善。首先,慈善机构自身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让自身的运作更加透明公开,确保让每一个捐赠者都能够知情,这样才能提高慈善机构本身的信誉度让捐赠者更加有积极主动性。其次,政府应该制定有力的规范措施,监督慈善机构的运作。做到有法可依,杜绝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

3.加大正确的舆论导向力度

在这种氛围的营造过程中,媒体应该加大慈善宣传和舆论导向的力度,使合理的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是个人或群体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以自愿为前提,通过采取某种途径向社会及受益人提供无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援助的行为。慈善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的,这样才能将正确的慈善意识普及;同时媒体舆论应该对于个人和社会群体乐善好施的行为给予高度肯定,树立正面的教育形象,不要无端怀疑或者指责捐赠者的行为动机。只有这样,才会鼓舞更多的人和社会群体参与慈善活动,关心和支持中国的慈善事业,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列部)

上一篇:浅析越南经济制度的变化 下一篇:中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